第135章
  那一刻,凌怀苏生出了某种功德圆满,杳无牵挂的感觉,好像卸下了什么重担一样。
  锁阳岭上,仅存一线的天音塔底下忽然爆发出刺目的强光,瞬间穿透了煞气,逆转大阵在自爆的强悍元神下分崩离析。
  不知过了多久,煞气终于被逼回地底;又不知过了多久,黑云也缓缓散去,阴翳褪了色。
  东边第一抹天光破晓,山河辽阔,曙色八千里。
  原野上,既不见了天音塔,也不见了凌怀苏。
  第65章 逢生
  黑暗无边无际,仿佛洪荒之初的混沌。
  凌怀苏的意识是涣散的。
  他在混沌虚空中起起落落不知多久,原以为自己碎成一把飞灰上了西天……
  直到他嗅到了一缕淡雅的茶香。
  凌怀苏睁开眼,见微风穿林,他坐在熟悉的凉亭里,不远处的小火炉上架着个水壶,骨碌碌地冒着热气。
  水沸的那刻,一只手拎起了水壶。
  莫问真人将热水注入茶壶,洗茶,润杯,最后把沏好的第一杯茶放到凌怀苏面前,这才老神在在地看了他一眼: “醒啦。”
  眼前的莫问比记忆里年轻几分,还未蓄起那把江湖骗子式的山羊胡,落拓的气质却与后来如出一辙。
  凌怀苏怔然望着他,嘴唇微微掀动: “师……”
  “嗳,别瞎叫。”莫问真人截口打断他, “我去年刚当上掌门,还未曾收过徒弟呢。”
  亭边不远处便是莫问真人的居所,山间碧涛如怒,云雾缭绕,此处是摇光山无疑,只是一草一木又与印象中存在说不出的细微差别。
  凌怀苏端起茶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水烫得他舌尖一缩,灼痛感切切实实地传来,不是任何高明的幻境能够捏造出的。
  这里是真实的,四千年前的世界。
  ……那他现在,还算活着么
  莫问真人似乎看出了他心中所想,似有若无地笑了一下: “你并非魂归故里,而是元神破碎之际,被吸进了天音塔内。那颗铃铛,是打开天音塔的钥匙。”
  凌怀苏摸了摸颈间的铃铛: “……这里是天音塔”
  “非也,此处是摇光山。”莫问真人啜了一口茶水,摇头晃脑地说, “一念一世界,所谓天音塔,便是众多尘世的交汇,它本身跳脱于时间之外。你只是进入塔内,被引到这个世界了而已。”
  闻言,凌怀苏情不自禁地坐直了: “您说过,塔内是万般虚妄。”
  莫问真人慈爱地看了他一眼: “傻孩子,一万个尘世,可不就是一万种虚妄么”
  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老东西一说到关键处就喜欢卖弄玄虚,没想到年轻时就已是这般德行。
  从前,每当他神神叨叨卖关子时,凌怀苏都懒得听他扯淡,毫不给面子地拂袖而去。
  但此时,凌怀苏耐着性子,恭恭敬敬地说: “请掌门赐教。”
  莫问真人往茶壶里续上热水,在一片氤氲水汽中悠然开口: “花开花败,日升月落,天命难违,万事万物都有其注定的轨迹,岂是人力所能更改的世人皆贪求一个完满,奢望回到过去,踏上那条未选择的道路,殊不知,只有踩在脚底的路,才叫作真实。”
  他语气不咸不淡,宛若茶前饭后随意的闲聊,凌怀苏半晌才堪堪消化了他的意思,心里是一腔无以复加的震撼。
  凌怀苏强压住自己不稳的声线: “所以,您早就算到这一切了。”
  摇光山的灾祸,局中人处心积虑的谋算,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以及千年后的破釜沉舟……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未卜先知,洞彻命数到这个地步,已是超凡入圣,按理说早该飞升成仙。
  可为何,这样的人,最后悄无声息地圆寂在了山洞里
  霎那间,凌怀苏心里隐约有一个猜测呼之欲出。
  他本以为,摇光山的变故已经足够惨重。
  可如果在原定的命数里,是远比如今残酷的万劫不复呢
  倘若卜算一道,不仅需要预见未来,更重要的是畏天知命,放任自流,才算“得道成仙”呢
  凌怀苏迟疑地开了口: “您是不是做了什么,才……”
  话音戛然而止,凌怀苏顿了顿,后面的话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声音,仿佛有一道无形的禁制封住了他的嘴。
  莫问笑眯眯地冲他摆摆手,把回答挂在了眼角眉梢上—— “天机不可泄露”。
  “这几日,灵江城内有个大户人家迎来一件喜事。”莫问真人拨了拨碎茶叶,轻描淡写地岔开了话题, “小望啊,下山看看去吧。”
  ***
  灵江城坐落于摇光山脚下,青石板铺成了十里长街,灯火喧嚣。
  凌怀苏下山时是个傍晚,城中炊烟袅袅,软红十丈的烟火气裹了他满头满脸。
  不怎么费力地,他找到了师父口中的“大户人家”。
  因为灵江城是他幼时的俗世家乡,那个“大户人家”就是凌府。
  凌府门庭若市,无数亲朋好友,士绅名流踏破了门坎,道喜的声音翻过朱墙,一路传到了街巷。
  凌怀苏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扫出去,看见了久违的凌府匾额,石狮,庭院……这些记忆中快要褪色的景物,在此时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
  他在大门前驻足良久,直到老仆唤了他一声,才怔然回神。
  那老仆远远看见一个陌生男子望着府门发呆,见对方通身的气度,心里有点犯嘀咕,犹豫片刻上前道: “这位公子,看您在此伫立已久,可是寻人还是有其他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