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他想,如果今天弄不清楚的话,估计今晚是睡不着了,脚下不由自主就来到了郡邸,既然都来到门口了,只得硬着头皮求见陈修。
  陈修让了坐,两人刚一坐定,齐绍就急迫的道:“大人,下官冒昧打扰,还请大人赐教。”
  “本官知道你来做什么,只是赐教不敢当,可以共同进步嘛。这是前人所留之难题,不知齐大人有何想法?”陈修微笑着问。
  “这……”齐绍虽然有些为难,可还是硬着头皮答道:“老太太与其媳各有一套说法,然而又无任何的证言证据,实在难以断定孰对孰错,下官实难下断言。”
  陈修心道,你要是贸然下断言的话,这刑狱审讯的司法官我可就不敢给了。
  他在纸上面写的是一个现代几乎人人都知道的一件小小断案趣事,当初他还猜过答案呢。
  一个老太太状告儿媳说,她的儿媳不孝顺。今天是老太太七十大寿,儿媳竟拿一碗野菜玉米汤给她吃,儿媳却在房里吃鱼吃肉,要县官治儿媳的罪,然而县官问起证据,老太太又拿不出,儿媳也直呼冤枉,所言与婆婆尽皆相反,请判断何人有罪?
  “那么,这个案子落在你的手里,你又如何呢?”陈修眯起眼睛问道。
  齐绍面有愧色,讪讪道:“下官愚钝,这案子婆媳两人所言俱无证据,但总有一人在说谎,下官实在判断不出何人说谎。还请大人教我。”
  陈修笑道:“其实我也不知道。”
  “啊?”齐绍有些失望。
  “不过其中既然有人说谎,那就找出证据来。”陈修接着说。
  齐绍无语,要是能找到证据,他怎么会来问他?有了证据谁是谁非自然清楚明了,案子自然也就水落石出了。
  陈修像是看出了他心中所想,也不再卖关子,“其实也并非毫无办法,那县令吩咐人做了两碗面条给两人吃,并且在面条中下了轻微的呕吐药物,两人将今日所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县令一看,也就明白了何人说谎了。”
  齐绍一思索,面上大喜,“妙,此法大妙,学生受教了。”
  “要破案,讲究耳细,眼细,思考细,身为父母官,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你能做到这点吗?”陈修问道。
  齐绍点头,“下官才疏学浅,但做任何事都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陈修哈哈大笑起来,“好,本官就要去东安郡上任,有司法一职,你可愿?”
  “啊?”齐绍怀疑自己听错了,“我?我吗?这个我何德何能?”刑部官员那么多,随便拉出一个来都比自己强,这可是人人都争破头的好差事啊,怎么轮得到自己头上?
  “不错,你且回去好好准备准备,与家里人商议一下,若愿意的话,我这一纸调令就给你留着了。”
  齐绍慌忙行了一礼,喜道:“下官愿意,大人提携之恩,下官莫不敢忘。”
  送走了齐绍,陈修接下来几天陆陆续续选好了六司的人选,算是基本满意的。
  此事闹的沸沸扬扬,京中大街小巷都传遍了,有人愤愤不平,不明白自己为何能力出众资历又老,反而没有被选上,也有人摇头叹气,到现在都没明白这选人是怎么选的,难道就是看谁合眼缘吗?
  这挑人的法子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哈哈一笑,“这人惯会胡闹的,哪有这样子选人的?不看资历,不看能力,就随随便便一道题就选中人,简直胡闹。”
  大太监在一旁附和道:“陛下说的是,他所选的俱是名不见经传之辈,要协助他建郡,这些人能成吗?当初他来找陛下要人,奴才还着实为陛下担心,要是把陛下得力之人选走了,可不得心疼死。”
  “你个老货,朕都没心疼呢,你心疼个什么劲。”皇帝心情极好,显然这马屁是拍对了。
  “嘿嘿!老奴不是替陛下心疼嘛?”
  “你的衷心,朕是知道的,你派人去催催这个陈修,让他别胡闹,早日前去上任去。”
  “是!陛下!”……
  陈修接到皇帝催促,这才不情不愿收拾行装,带上人准备出发。
  这个皇帝真是的,估计还是怕他找皇帝要钱,所以催他快走呢,他走了,皇帝就清净了,当皇帝当到一毛不拔的份上,古往今来就这一个了。
  京里的事请基本定下来了,林文轩的商队多了个皇家的光环,虽然只是这个光环就要分走五成的利,陈修还是很满足了,林文轩的商队占了一成,毕竟林文轩要出钱出力组建,剩下的,就是京城的势力划分了。这事有王丞相督掌,陈修是很放心的。只要京中无人扯后腿,陈修才能放开手脚。
  虽然现在才刚起步,陈修开出的还是空头支票,但不妨碍陈修画出的这个饼有多诱人。
  此次离京,那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陈修大展宏图得机会到了。京城,劳资再也不想来了!
  尽管陈修他们紧赶慢赶,还是用了半个多月才到东安郡地界,此时的东安郡在遭到兵祸之后,一派萧条的景象,十室九空,房屋早就倒塌,路上几乎没什么人,田间地头杂草丛生。
  陈修深深叹了口气,看来他身上的任务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啊!
  远远的,陈修看到了破败的城门口,有一人骑在马上翘首而盼,那身影像极了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只是那个人怎么会在此?他不是说了要回琼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