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在潮市万物皆可粿。
  如果来潮市,别的都可以先放一放,但它的粿品一定要先尝一尝,这可是它的特色。
  周年年做好了准备,什么牛肉粿条、草粿豆花、炒粿条都得去尝一尝。
  因为沈知节不喜欢吃,只要了两个红桃粿,咸口的挑了香芋、脆笋和土豆,甜口的只要红豆和奶黄,看着老板把他们要的口味用筷子夹起放进盘子里。
  接着,果然看到老板如推荐上说的那样,要把水晶粿用热油煎炸一遍。
  水晶粿的粿皮是用番薯粉揉成团蒸熟后放凉,再分成小份擀成非常薄的薄皮。虽然有些复杂,但只有这样做成的粿皮在蒸熟之后才会变得剔透莹亮,吃起来也更加有糯感嚼劲。
  随着老板的动作,原本透明的外壳被煎得滋滋冒油看起来金黄酥脆,周年年滋滋有味地看着老板手脚麻利地将一个个水晶粿下锅煎好,又按照口味分别放到不同的透明打包盒里。
  没等多久,周年年他们的就弄好了,沈知节十分自觉的接过老板递来的打包盒,里边还放了他家独家的酱汁和辣酱,就跟着周年年往外走。
  两人走出市场,海洋吹来的微风拂面还挺舒服,她的长发跟着有风的方向被轻轻撩起。
  潮市的自然环境没有像云城那样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冬季特点,温暖湿润,一件稍厚的外套足以过冬。
  “我们去吃卤鹅吧,看看传说中的狮头鹅有多好吃。”
  第163章 潮市假日(3)
  周年年他们是临时起兴, 选择了一个相对距离较近的城市。
  如今恰好是不年不节的时间段,学生还没有放寒假,距离打工人的周末也还有几天, 无论是美食打卡点还是风景打卡点,人都不算多。
  也算是完美避开了旅游大军吧。
  周年年心想。
  青石板铺就的人行路面, 沿街的楼栋下是一排溜店铺,方正复古的门牌匾额, 再加上仿80年代的建筑造型, 让人宛如置身在那活力与激情燃烧的年代中。
  潮市是一个拥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宗族色彩的城市, 穿过这条街道就可以看到远处浓墨重彩的祠堂,有些游客会冲着它独一无二的人文风景来欣赏游览, 但周年年不是的。
  她就想随心所欲的吃吃喝喝、走走看看,完全放松无内耗无负担式旅行。
  这么想着, 周年年轻轻地旁边看了看。
  旁边人即使提着打包盒,身姿也一如既往挺拔如玉,口罩也遮不住的隽秀优越气质。
  她不由嘴角一翘, 心里有点甜。
  为了让这次潮市之旅不虚此行, 周年年通过本地人的介绍里总结得出,有三样是必须得吃的。
  第一是卤鹅。
  第二是牛肉火锅。
  第三是各种粿品。
  至于海鲜生腌,周年年最近的肠胃受不了,只能含泪放弃了。
  两人要去的卤鹅店就在这条街上, 据说是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本地卤鹅店, 最重要的食材——大鹅选的真正狮头鹅, 卤香浓郁、肉质鲜嫩多汁, 简而言之就是好吃得不得了。
  大鹅富含氨基酸, 清炖鹅汤不用放任何调味品都自带鲜美buff,非常好喝。
  鹅也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大鹅, 成年后的大鹅能长到15公斤之多,有“世界鹅王”之称,脑袋大眼睛小,头部顶端和两侧具有较大黑肉瘤,是它的显著特征。肉瘤会跟着鹅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故称狮头鹅。(注1)
  用周年年的话来解释就是,本地生的鹅种优良,好培育,成长期短,份量超大只,肉质好吃。
  非常适合把野生物种吃到快灭绝、最后只能人工繁殖的大吃货国人。
  “咦,今天不开门呀?”
  紧闭的店门顿时让两人脚步顿住,周年年仰头望着老旧的招牌,眉头紧蹙,满脸写着失望。
  好不容易特意来,结果老板不做生意。
  沈知节环顾四周,顺着过来这一排店铺就这家没开门,他想了一下,掏出手机准备搜索附近卤鹅。
  “不如……”周年年握住他的手,手指着尽头处。
  沈知节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确实有一个出摊的摊贩将矮桌、矮椅随意摆放在周遭。
  再仔细一看,明明是路边摊居然也有三三两两的人围坐在那聊天休息、喝茶吃卤鹅,脸上挂着一派惬意的表情,慢生活模样。
  周年年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走!”
  沈知节没有说任何扫兴的话,而是陪着她一起走向没有店面的路边小摊。
  “不是我吹牛,我家的卤鹅绝对好吃哩,物美价廉,今天现宰的狮头鹅,靓女你们吃一次就知道了。”
  老板带着包头帽站在这辆移动小推车后忙活着,透过玻璃方框里陈列的各种鹅翅、鹅脚、鹅肠、鹅肝……当然还有几只完整大鹅,都用不锈钢托盘晾着。
  他笑容憨厚,配合灰白的鬓发,让人很难起恶感。
  接受老板安利的周年年拉着沈知节选了单独的一侧,远离那几个说话声大的食客,坐在老板的斜后方。
  走到小推车的正前方,老板正有条不理的将卤好的大鹅分块切片,周年年默不作声,只是打量着这辆卖卤鹅的移动三轮小推车,尽管间隔一层玻璃,依然能看到小小的四方台面收拾得很整洁,正中间架着口锅,锅里熬制的应该是卤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