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是两位老熟人,裴烟雨和裴松雪。
  两个人的神情并不是很好,尤其是裴烟雨,印堂发黑,脖颈发红,反观裴松雪虽是一脸平静,但嘴角有血痕。看起来刚刚吵了一架。
  裴玉清自然也是留意到裴烟雨的现身,他握着筷子的手猛地一紧,收回视线,垂首遮住眸中那翻腾的黑色,那翘密的羽睫在他的下眼睑处投下一片阴影。
  人到齐之后,城主以箸击杯,先是言长序之辞,而后开始对此次下墓之行娓娓道来。
  “诸位皆为我大周之江湖英勇之士,我甚感诸君能至此,与我共谋。”
  “言那南诏小国,之所以为我泱泱大周所吞而尽残,非但因我国之勇悍铁骑,亦有几分南诏国主之昏聩无能之故。我等此番明日将下之墓,其主乃当年为南诏国主所弃之四皇女,亦为当年南诏赫赫有名之将领。”
  城主稍稍一顿,接着说:“要说这南诏皇室,复姓贺兰…”
  第24章 南诏
  话说当年, 南诏太女乃当时凤后所出,国主大喜过望,为小女取名贺兰熹。“熹”字,寓光明璀璨之途、仁爱之意, 足见国主期望太女长大后, 能成为一位心怀仁爱的君主。
  太女满月之时, 举国欢庆,宫内大摆满月酒宴。国主欣喜至极, 饮酒颇多,回宫途中偶遇一浣衣局奴侍, 此儿郎美貌异常,国主一见倾心, 遂于当夜将其带回自己的寝殿‘麒麟殿’加以临幸,并册封其为正六品郎主。
  册封宫人之事, 此前并非未有,但从卑微浣衣奴一跃而成正六品, 且首夜便宿于帝王寝殿,此等情形实为首例。
  亦正是那一夜, 浣衣奴身怀龙胎,国主龙颜大悦,在其尚未诞下龙胎时, 再度晋封, 册为正五品中郎。
  凤后为此心生不悦,而更令凤后烦闷之事还在后头。
  中郎分娩诞下一女,当时夜空群星闪耀, 一颗紫微星划过天际。司天监大喜过望,高呼下一任明君国主于今夜降世。
  听此言, 国主意欲给此女取名贺兰稷,“稷”字,寓五谷之神、丰收之意,亦含“社稷”之义。
  这下好了,除了国主、中郎,前朝后宫都很不开心,最为不开心的当属凤后及其父家。
  凤后之母在朝任太傅一职,门下学生众多,自然人人皆上奏折称,中郎原乃低贱的浣衣奴,未生女便晋封已然破例,再以“稷”字命名,实不该如此。
  据传,当时朝堂针对小皇女取名之事,争执不下,大有国主若不更改主意,那些号称是为江山社稷着想的文臣们便要当场一头撞死在柱上,以死明志。
  迫于无奈之下,国主将小皇女取名贺兰若,寓若木,取自山海经里的一棵神树,意美好。
  但太女自幼便不学无术,时常从学堂逃课、殴打宫人、顶撞师长,功课更是一塌糊涂,在宫内声名狼藉。反观四皇女贺兰若,聪慧伶俐且乖巧懂事,每日鸡鸣便起身练武,学习时认真听讲。
  ——太女和贺兰若,就是极为典型的“别人家的熊孩子”与“别人家的好孩子”的鲜明对照组。
  自此,朝堂对于废除太女,改立贺兰若的呼声越来越高。
  太女一党坚信,要想令太女成功继承国主之位,就两条路,要么太女自我反省,痛改前非,浪。女回头,要么暗中使坏,抹黑她人,不择手段。
  识时务者为俊杰,太女宛如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指望她犹如水中捞月,她们只能选择后者。
  在太后薨逝,宫内举行丧礼之际,众皇女需得于灵堂守孝。在半夜,独留四皇女一人于灵堂内,一侍人蓦然闯进,快速解其衣裳,只着中裤。
  此时,室外猛地闯入一群护卫,连同护卫长,称有刺客闯入灵堂。一看四皇女衣衫整齐跪在蒲团上,而有一年轻儿郎赤裸上身伏在她身上。
  管你三七二十一,当即就有言论称“四皇女寂寞空虚冷,不顾皇家礼仪,在灵堂与侍人大行苟且之事。”
  流言纷纷,越传越离谱,国主直接将其派到军队里,命其镇守边疆。
  后太女登上帝位之时,大周来犯,贺兰若率兵多次击退敌军,保家卫国。南诏子民对此极为称赞,对贺兰若的拥戴呼声越来越高,遂有“只知南诏有若,不知国主名谁”之言传入宫中。
  新任国主听了,这能忍?自然是不能忍。
  贺兰熹蠢笨至极,又极为暴躁易怒,在位之际未行一件好事,坏事却做了一箩筐。
  她听信小人的谄媚之言,当即就把贺兰若召回,收回兵符,又令自己的心腹暗中送一杯毒酒至贺兰若府中,命其喝下,对外则宣称贺兰若病死。
  游离城城主说到此,微微摇头,叹息一声:“那贺兰熹并未将贺兰若葬到皇陵,而是特意选在这哀牢山,将其消息封锁,故世人并不知。”
  听到此,江凤缨偏头,侧过去与贺问寻小声嘀咕:“这也太坏了吧,给人选址还选个这般晦气的名字。”
  贺问寻小鸡啄米似地点头,表示赞同:“对呀,好坏啊!”
  皇室贵族选址,极为注重风水,所选皆是绵延山脉,名字皆具吉祥、安宁之意。而哀牢山这山名一听,即便贺问寻此等对风水一窍不通的外行人,都能明白其选址蕴含多少恶意。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