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看来这位莫大人的背景,我们该仔细调查一番。”宁远随手将枣核丢进火炉里,激起点点火花。
  临近十一月,天气渐冷,宫里早早备上火炉,而宫外的贵族家中亦不例外。
  此刻,虽没多大本事但吸引了众人目光的大皇子宁高觉,正坐在荣国公府待客的小厅里烤火,他对面坐着的,便是伤病初愈的池国公。
  “不知大殿下今日来,是为何事?”池国公尽量压下话语里的警惕与提防。
  “舅舅您是当真好气魄,您可以不在意,本殿可是万万不敢忘怀。”宁高觉唱高调。
  池国公是宁平江的亲舅舅,与宁高觉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以前宁高觉对池国公也不是这般称唿,但自从池国公于回京路上救了他一次,他便也喊起了舅舅。
  池国公额角**,显然对这一声“舅舅”并不愿认,“大殿下言重了。”
  “哪里是言重,那可是救命之恩!前些日子舅舅养伤不出,且宫中突然出了那些事情,本殿也不好来打扰您静养,如今舅舅伤好了,本殿自是无论如何也要来探望的。”
  “多谢大殿下挂怀,老夫确实已经大好,大殿下可以放心了。”
  “是啊,这下本殿可算是放心了。”宁高觉说着起身,叫手下把他带来的东西抬进了厅内,“一点谢礼不成敬意。”
  然而池国公看到宁高觉抬进来的三个大箱子,却是变了脸色,忙推拒道:“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啊?舅舅这是何意?”宁高觉装的一副愚笨模样,“本殿那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只有这些金银俗物,舅舅也不缺,但思来想去,再俗气,也是本殿唯一想到能感谢舅舅的方式了。”
  听这话的意思,池国公却又有些拿不准了。
  朝中的风言风语他比谁都清楚,见宁高觉抬着三个大箱子进来,第一反应便是宁高觉把朝中的流言当真,真以为自己能娶池雅玉,便横冲直撞直接抬着聘礼来见。
  故而他才拒绝,绝不能给宁高觉这个莽夫可乘之机。
  但似乎,宁高觉并没有这个意思,这三箱并不是聘礼,是他误会了。
  “大殿下太客气了,心意老夫领了,正如你所言,金银府上不缺,大殿下还是带回去吧。”池国公仍是推拒,一来谨慎,二来客气。
  “这怎么能行?”宁高觉面露伤感,“本殿本就无以为报,舅舅连这点心意都不肯收,这不是要本殿寝食难安吗。”
  “这……”
  “莫不是舅舅担心本殿心意不诚?”宁高觉恍然大悟,作势就要开箱给池国公验货。
  真要开了箱,倒是也不好收场了,传出去叫人听了笑话,说池国公收礼还要验货,好似他对礼物要求有多刁钻似的,往后哪还敢有人轻易与他来往。
  身在贵族世家,最重要的便是人情人脉,没了来往,他也不好办事啊。
  这一犹豫,就叫宁高觉抓住机会,道一声告辞匆忙离去。
  池国公一个没拦住就让人跑了,这时候再后悔自己可能真的上了当,却有些为时已晚。
  见自家主人神色阴郁,管家小心翼翼问道:“老爷,可要开箱查验?”
  “开开开,开你个头!这箱子开了,还能退回去吗!”
  “是是,是老仆愚蠢。”管家忙低头认错。
  “还不快去把三殿下请来!”
  “是、是、是……”管家佝偻着身体匆忙退了出去。
  而另一头被宁高觉抢了先机的宁平江也早已等候,他只是慢了一步,还是被晟景帝留下多问了一个问题,这才会落在宁高觉后面,否则以他的敏锐,怎会让宁高觉得逞。
  但宁平江无从察觉晟景帝是否是有意为之,对方没有表露任何倾向,他只得自认倒霉。
  而就是晚了这一步,他才在荣国公府小坐片刻,正与池国公商议如何退回这三箱东西,竟然外面就已经传起来荣国公府收下大皇子聘礼的传闻!
  要知道,从宁高觉离开到宁平江踏入荣国公府,还不到半个时辰,这短短时间内竟然就有这样的说法传开,这分明是早有预谋!
  第170章 争分夺秒
  “殿下!你可得想想办法!”池国公失声叫道。
  原本池国公就有些担忧朝中的传闻,故而磨磨蹭蹭慢慢养伤。正巧宫里又出了刺客,更是给了他拖延的机会。
  也只有他的女儿池雅玉想不到那么多,整日催着他快些把伤好的消息告诉晟景帝,好早日与宁平江完婚。
  晟景帝那里也派人来问了几次,回回送上补品药材关心他的身体,他这里是抗住了,没想到池雅玉被皇后叫进宫里去,就在晟景帝面前说漏了嘴。
  不得已,他这才公开了自己伤好的消息。
  哪知……
  “如今看来,这的确是父皇的手笔了。”宁平江神色凝重。
  “那也得想想办法啊,难道殿下要看着玉儿嫁给大皇子?”池国公不满。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舅舅的意思是要站到那头去吗?”宁平江微笑着试探道,与笑容不同的是冰冷的眼神。
  “你!”池国公噎了一噎,沉下声道,“殿下怎会这般想,我自然是站在你这边的。”
  但实际荣国公心里是有些许心虚。
  他只有池雅玉这一个嫡女,儿子全是庶出,不能继承他荣国公的爵位。以后池家如何,还得系在池雅玉所嫁之人身上,以池雅玉的尊贵,来提携扶持整个池家不要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