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在下的时间,还是想更多的花在做花灯上。”
  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贺兰君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竟难得的说不出话来。
  韩昭也觉察到氛围有点僵硬,瞟了一眼贺兰君的脸色,站起身来:“韩某还是先告辞吧。”
  转身就要往外走。
  “等一下!”身后传来贺兰君的挽留。
  “如果韩公子上次提的条件,我答应了呢?”
  韩昭脚步顿住,转过身来。
  只见贺兰君一脸认真的道:“如果上次韩公子提的灯笼布改进,我答应了,公子可否教绣娘画画呢?”
  如果韩昭也拒绝了,那满城她可能真的找不到一个能教绣娘画画的画师了,她必须得留下韩昭。
  韩昭犹豫起来。教画画势必会耗费很多时间。可如果灯笼布真的改良了,她又可能会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可万一这只是贺小姐的缓兵之计呢?
  正当她犹豫着,沉默不语的时候,隔间的门被推开,小二进来,上了一道甜品。
  “冰雪冷元子,凉爽又香甜,客官趁凉吃啊。”
  韩昭犹豫了下,又落座了,两人面前分别摆着一碗冰雪冷元子,暮春之际,天气也热了起来,这种冰冰凉的甜品格外受客人喜欢。
  贺兰君也乘势向韩昭介绍起这款甜品,打破这沉寂的氛围:“韩公子尝一尝这新上的甜品吧。听说是用黄豆粉做的,竟是一点儿看不出来呢。可费时间了。”
  只见青花瓷的小碗里盛着十来个圆圆的颜色不一的小球,有浅绿的,有淡黄的,还有晶莹剔透的,上面点缀着黄色的桂花蜜,甜甜的味道飘散在隔间里。
  和她小的时候在京城经常吃的冰饮很像,那时她贪嘴,爱吃甜的,母亲总是不让她多吃,怕冰坏了肚子。
  她不由得拿起勺子,舀起了一小块,放进了嘴里。凉凉的,甜甜的,让她想起遥远的小时候的味道。
  “可以。”不知过了多久,贺兰君听到韩昭说了这么两个字。她才反应过来,韩昭这是答应了要教绣娘们画画。
  她心下大喜,这件事终于搞定了。
  因为韩昭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做花灯,最终定下是每五日到贺府一趟,教绣娘们画画半日即可,每月也是三钱银子。
  和贺兰君约定好第二日见面的时间,韩昭就离开了茶馆。依旧去灯市卖她的灯笼。
  桌子上的果脯点心几乎没怎么动,贺老爷平时在家叨叨最多的就是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贺兰君叫小二把点心打包了,准备带回家孝敬爹。
  回到家正好是晚饭时间,厨房正在张罗着开饭。
  贺兰君和莺儿快走两步,果然在厅堂见到了贺老爷,阴沉着脸坐在上首的椅子上。
  贺兰君忙把手中打包的点心往上提了提,笑得一脸殷勤:“爹,知道你爱吃,我特意给您打包了点心。”
  贺老爷的脸色缓和了一点,但语气仍旧严肃:“谁家姑娘像你似的,成日在外?今日又去了哪儿?”
  贺兰君一脸无辜:“没去哪啊。就去了茶馆。吃了几碗茶,点心我都给您带回来了,一点没浪费。”
  贺老爷也不知信没信:“听说你在找画师,教绣娘画画?”
  贺兰君没想到他的消息这么快,点了点头。
  “你反正是要招婿的,我就不说什么。可是你招的绣娘,还有尚未出嫁的小姑娘,你找个男子来教,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她们的名声怎么办?还怎么嫁人?”
  老爷苦口婆心的劝着。
  “爹,我们只是画画,又不做什么!”
  “人言可畏!”
  贺兰君哑住,她是不惧流言蜚语,可是那些年轻的绣娘们能吗?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她不得不为她们考虑。
  看贺兰君把话听进去了,贺老爷站了起来:“你再好*好想想吧。收拾好了就来吃饭吧。你娘还等着呢。”
  “好,我换身衣服就去。”
  贺兰君往自己的院子走去,短短的一段路,她走的心烦气躁。
  好不容易才谈好的画师,难道就这么放弃了?
  要是没有人教绣娘们画画,她的以画入绣的生意什么时候才能做起来?
  不行!她必须得想个办法出来。
  她焦急的步伐都快了起来。
  莺儿也在旁边跟着急:“小姐,那韩公子明天还能来吗?老爷的意思是不让男子来教绣娘们画画呀!”
  贺兰君的脚步猛的顿住,一个主意突然在她的脑海中闪现。
  她脸上焦急的神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狡黠的笑意。
  “我有办法了!”
  第10章 教绘画韩昭换女装
  次日,韩昭特意换上了春游那日的衣裳,第一次去贺府,还是当老师,自然得穿的体面些。
  为了方便做灯笼,她平日的衣服都是深色的直,要想凑出一套体面的衣裳,还真不容易。幸好有吴柯送的这一套,这个天气还可以穿。
  贺兰君刚吃完早饭,就听莺儿说韩昭到了,正在院子里等着呢。
  她忙走出门,只见庭院里立着一个青衣白衫少年,仰头望着院子里的桃花树,一阵微风吹过,少年的衣衫随风摆动,片片粉色花瓣掉落在黑色的帽檐上。
  听见身后的动静,韩昭转身,作揖行礼,随着弯腰的动作,粉色的桃花瓣从帽檐上荡悠悠的掉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