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镇国公看傻子似的眼神看向顾淮“反?”
“你拿什么反?”
“靠这张嘴吗?”
顾淮眼神火热“父亲,草根出身的乔嵩都能一朝翻身,高举起义大旗,他有北境军,顾家也有西境军……”
“闭嘴!”镇国公厉声道。
“你连上京都出不了,谈什么起义!”
“你好好想想,谁在北境,再眼热乔嵩。”
顾淮微敛眉目“谢老太爷?”
镇国公颔首“为父觉得,乔嵩只是被推举到明面上的靶子,北境军真正的统帅其实是谢老太爷。”
谢老太爷:猜的很好,下次别猜了。
“以谢老太爷的年纪和精力,怕是难以掌兵了。”顾淮将信将疑,小声道。
“他没有精力,珩太子有!”镇国公捋了捋胡子,神神秘秘说着“还有,为父总觉得谢家儿郎没死绝。”
“以谢老太爷的聪慧,怎会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愚蠢。”
“指不定那乔嵩就是谢家子。”
“不可能!”顾淮脱口而出。
镇国公“为何?”
顾淮“谢家就没有长相那么平庸的人。”
镇国公愕然。
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不得不说有道理。
谢家子,清一色的好颜色。
“父亲,您刚刚说珩太子?”
“您找到珩太子的下落了?”顾淮后知后觉抓住了重点。
镇国公摇头“无需找,此刻就在北地。”
“北地安稳了这么多年,突然生变,举旗起义之人,定有所依仗。”
“皇位更迭,正统二字抵千军万马。”
“接下来的时日你消停些,莫要在天子面前露脸。”
“北境军旗帜鲜明的起义,天子必会选将前去平叛,朝中能用的将领少之又少,有领兵经验的大多不愿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武将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些香火情,更莫说谢家从不藏私,指点过很多武将兵法。”
“秦元清死的突然,秦二和秦四暂时难顶大梁,秦太师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秦家出不了这个人,陛下不得不慎重择他人。”
“为父这就打算称病了。”
“不,称病不保险,你与为父闹一场,为父教训你时不慎摔下楼梯,伤了腿。”
“父亲,儿子想接过这个差事!”顾淮掷地有声“儿子想为陛下平叛!”
声音之大,似是怕藏在暗处的人听不到。
镇国公傻眼了。
想平叛?
“你是不是疯了?”镇国公眉头紧皱。
顾淮笑了笑“父亲,儿子是真心实意想为陛下排忧解难。”
镇国公通体冰凉,毫无犹豫的举起一旁时长颈花瓶狠狠的砸在了顾淮头上。
为陛下排忧解难?
就那阴森森的语气,确定不是想率兵马临阵倒戈,倒向珩太子和谢家?
自陆明朝的死讯传入上京,本就不太正常的顾淮变得更不正常了。
一日又一日躲在书房里作画,画像上无一例外是一对恩爱不疑的夫妻。
十里红妆。
大婚对拜。
听雨赏花。
踏青游船。
甚至连一起用膳也画了出来。
厚厚的一沓儿,像是过了完整的一生。
即便画上的女子并没有五官,可他用脚丫子想也知道那是陆明朝。
在此之前,他总会知道他儿子那般能脑补。
如今伤了脑子,正好补补脑,省的再脑补。
顾家家大业大,姻亲故旧不比当初的谢家少,行差踏错一步,上千条人命就会成为刀下亡魂。
顾家能做的只是不将手中的刀挥向北境军。
镇国公审视着手中沾染血迹的花瓶,随即决然地抓起另一只,猛地砸向自己的头部。“快来人,有刺客!”
镇国公和镇国公世子遭刺客刺杀,昏迷不醒,镇国公府闭门,除却大夫,不再见客。
宫里的天子闻讯,又砸了几对玉器。
谁也没想到,天子最后选择了永宁侯领兵。
本该在府邸等待三司会审的永宁侯,摇身一变成了征北平叛的大将军。
根本没有给永宁侯推辞的机会。
而永宁侯深思熟虑后决定领兵。
这是永宁侯府唯一的机会。
如果把握不住,等待永宁侯府的唯有覆灭一途。
出征前,父子反目,刀剑相向,永宁侯将陆明桦的名字从族谱上划去。
陆明桦再也不是永宁侯府陆家人。
朕要与皇兄同葬】
第三百四十一章 朕要与皇兄同葬
可即便如此,陆明桦依旧被圣上严令不得擅自离京,每日申时二刻,他需携同永宁侯在外安置的庶子入宫面圣。
所谓的觐见,就是在甘露殿外磕头请安,连陛下的面都见不到,就被内侍请出宫。
名为皇恩浩荡,实为软禁监视。
北疆生变后,天子的疑心一日重过一日。
永宁侯率十余万大军,他攥着永宁侯的两个儿子,才能安心。
朝中内外,明眼人皆知。
但,无一人敢说。
近日,天子的脾气犹如一点即燃的爆竹。
凡是过去与谢家有过任何联系的人,都成了他发泄的对象。
最幸福的莫过于恰巧被行刺的镇国公。
别的官员噤若寒蝉跪地叩拜时,镇国公斜躺在躺椅上悠闲的晒太阳。
“你拿什么反?”
“靠这张嘴吗?”
顾淮眼神火热“父亲,草根出身的乔嵩都能一朝翻身,高举起义大旗,他有北境军,顾家也有西境军……”
“闭嘴!”镇国公厉声道。
“你连上京都出不了,谈什么起义!”
“你好好想想,谁在北境,再眼热乔嵩。”
顾淮微敛眉目“谢老太爷?”
镇国公颔首“为父觉得,乔嵩只是被推举到明面上的靶子,北境军真正的统帅其实是谢老太爷。”
谢老太爷:猜的很好,下次别猜了。
“以谢老太爷的年纪和精力,怕是难以掌兵了。”顾淮将信将疑,小声道。
“他没有精力,珩太子有!”镇国公捋了捋胡子,神神秘秘说着“还有,为父总觉得谢家儿郎没死绝。”
“以谢老太爷的聪慧,怎会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愚蠢。”
“指不定那乔嵩就是谢家子。”
“不可能!”顾淮脱口而出。
镇国公“为何?”
顾淮“谢家就没有长相那么平庸的人。”
镇国公愕然。
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不得不说有道理。
谢家子,清一色的好颜色。
“父亲,您刚刚说珩太子?”
“您找到珩太子的下落了?”顾淮后知后觉抓住了重点。
镇国公摇头“无需找,此刻就在北地。”
“北地安稳了这么多年,突然生变,举旗起义之人,定有所依仗。”
“皇位更迭,正统二字抵千军万马。”
“接下来的时日你消停些,莫要在天子面前露脸。”
“北境军旗帜鲜明的起义,天子必会选将前去平叛,朝中能用的将领少之又少,有领兵经验的大多不愿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武将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些香火情,更莫说谢家从不藏私,指点过很多武将兵法。”
“秦元清死的突然,秦二和秦四暂时难顶大梁,秦太师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秦家出不了这个人,陛下不得不慎重择他人。”
“为父这就打算称病了。”
“不,称病不保险,你与为父闹一场,为父教训你时不慎摔下楼梯,伤了腿。”
“父亲,儿子想接过这个差事!”顾淮掷地有声“儿子想为陛下平叛!”
声音之大,似是怕藏在暗处的人听不到。
镇国公傻眼了。
想平叛?
“你是不是疯了?”镇国公眉头紧皱。
顾淮笑了笑“父亲,儿子是真心实意想为陛下排忧解难。”
镇国公通体冰凉,毫无犹豫的举起一旁时长颈花瓶狠狠的砸在了顾淮头上。
为陛下排忧解难?
就那阴森森的语气,确定不是想率兵马临阵倒戈,倒向珩太子和谢家?
自陆明朝的死讯传入上京,本就不太正常的顾淮变得更不正常了。
一日又一日躲在书房里作画,画像上无一例外是一对恩爱不疑的夫妻。
十里红妆。
大婚对拜。
听雨赏花。
踏青游船。
甚至连一起用膳也画了出来。
厚厚的一沓儿,像是过了完整的一生。
即便画上的女子并没有五官,可他用脚丫子想也知道那是陆明朝。
在此之前,他总会知道他儿子那般能脑补。
如今伤了脑子,正好补补脑,省的再脑补。
顾家家大业大,姻亲故旧不比当初的谢家少,行差踏错一步,上千条人命就会成为刀下亡魂。
顾家能做的只是不将手中的刀挥向北境军。
镇国公审视着手中沾染血迹的花瓶,随即决然地抓起另一只,猛地砸向自己的头部。“快来人,有刺客!”
镇国公和镇国公世子遭刺客刺杀,昏迷不醒,镇国公府闭门,除却大夫,不再见客。
宫里的天子闻讯,又砸了几对玉器。
谁也没想到,天子最后选择了永宁侯领兵。
本该在府邸等待三司会审的永宁侯,摇身一变成了征北平叛的大将军。
根本没有给永宁侯推辞的机会。
而永宁侯深思熟虑后决定领兵。
这是永宁侯府唯一的机会。
如果把握不住,等待永宁侯府的唯有覆灭一途。
出征前,父子反目,刀剑相向,永宁侯将陆明桦的名字从族谱上划去。
陆明桦再也不是永宁侯府陆家人。
朕要与皇兄同葬】
第三百四十一章 朕要与皇兄同葬
可即便如此,陆明桦依旧被圣上严令不得擅自离京,每日申时二刻,他需携同永宁侯在外安置的庶子入宫面圣。
所谓的觐见,就是在甘露殿外磕头请安,连陛下的面都见不到,就被内侍请出宫。
名为皇恩浩荡,实为软禁监视。
北疆生变后,天子的疑心一日重过一日。
永宁侯率十余万大军,他攥着永宁侯的两个儿子,才能安心。
朝中内外,明眼人皆知。
但,无一人敢说。
近日,天子的脾气犹如一点即燃的爆竹。
凡是过去与谢家有过任何联系的人,都成了他发泄的对象。
最幸福的莫过于恰巧被行刺的镇国公。
别的官员噤若寒蝉跪地叩拜时,镇国公斜躺在躺椅上悠闲的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