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应望上辈子没来过白云市,之前又忙着租房子,也实在无心欣赏。如今安顿下来,他仔细打量周围才发现白云市的人真不算少,从巷子里出来的一路都是人家户,非常的热闹。
  再往外还有自发形成的菜市场,有周边离得近的村民挑菜来卖、也有像张奶奶家那种院子大自己种菜吃不完来卖菜补贴家用的,应季的时蔬、野菜、鸡蛋、河鲜、编筐、麻绳、鞋底等等,种类不少,但吃食居多。
  此外周围还有小卖部、供销社、卫生所之类的,国营私营杂乱,而这种现象还得维持好几年。
  继续往市中心方向走,则有一家罐头厂,隔壁就是南幼和南小。这所幼儿园及小学原本是为了解决罐头厂的工人子女读书问题而修建的,但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在南幼、南小读书的也不仅仅是罐头厂里的工人子女。
  与罐头厂再隔了几条街,就是白云师专。别看它只是个初中毕业后去读的师范学校,可实际上它的录取分数比正儿八经的高中学校还高,且眼下这个年代,从师专毕业出来那是包分配的,以后捧的是铁饭碗,是数一数二的香饽饽。
  都说八九十年代遍地黄金,应望看着附近还算不错的人流量,脑子里渐渐有了一个想法……
  第5章
  “肉夹馍?”
  应望望着略有些惊讶的魏云舒,解释道:“有肉有饼,对于胃口小一些的人,一个饼能饱了,应该是还算实惠又新奇的吃法。”
  魏云舒立刻明白过来。
  这年头人们被饿狠了,肚子里缺油水,所以肉很受欢迎,而面饼则是主粮,人体不可或缺的东西。一个肉夹馍,有粮有肉,确实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东西。只要手艺好,做出来不难吃,那绝对有人买。甚至人们都不会太追究口感,因为肉对他们而言本身就是很好吃的东西了。
  “可以做。”魏云舒赞同。
  应望露出笑来,但很快又收敛,“不过我们得先看看肉,也不知道现在白云市的肉票取消了没。”
  应望记得九三年票据正式取消,但在此之前各地已经在陆续的取消各种粮票、布票、肉票等,只是因为各地政策不同,票据实际取消的时间也不同,就不知白云市如何。
  魏云舒就说:“就算票据没取消,开放后也有不要票的猪肉卖,我们可以找找。”
  应望一想也是。
  两人对接下来的生意一番规划。
  肉夹馍有两样主要的东西,首先是外面的面饼。这年头白面太贵,应望一番价格询问下来实在没舍得买纯白面,因为这样成本太高,而眼下老百姓追求的是实惠,何况他本钱也不多,还得买其它东西呢。所以最后应望选择了白面、玉米面和小米面搭配起来的三合面。
  第二样就是夹在饼子里的肉。幸好附近有菜市场,在里边打听一圈就能打听到哪里有不要票的肉卖,只可惜他们去晚了,需要的五花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些不太好的杂肉。但即便是杂肉,价格也贵,应望没舍得买回去自己吃。
  归根到底,还是太穷了。
  除了这些,油盐酱醋糖及香料之内的都得买。装肉夹馍的油纸,两人吃饭用的碗筷、和面的盆、洗衣粉、烧火的木柴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加上前面买的面,最后就用了近八块钱。
  至此,两人身上的现金只剩十五块。
  而他们却还差很多东西,毛巾、拖鞋、肥皂、水杯、牙刷牙膏之类的都没有。
  应望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挣到钱!
  买完这些,应望征询魏云舒的意见,“今晚你想吃面还是吃米饭?”
  魏云舒回答:“吃面吧,正好买了面粉。”
  应望说:“那再买点配菜,晚上吃手擀面。”
  魏云舒:“成。”
  买好菜,两人回到家。
  应望正想去和面,魏云舒却先一步拿出了盆,“你去将条凳搬来,我和。”
  应望惊讶,“你会?”
  魏云舒:“会。”
  应望稍一回想,才想起来自从段家人暴毙死绝后、他母亲病了没几天也去了,之后几年魏云舒都是自己一个人过活。小树村那个小地方又没有面条这样的方便食品卖,想吃面食都得自己和面做。
  所以魏云舒会和面,这倒也正常。
  应望搬来长凳,没争,“那我去把菜洗了。”
  魏云舒应,“成。”
  应望拿着菜转身出去,进厨房之前先去找了一趟张老太太,“张奶奶,你这会儿做饭吗,我们想用用厨房。”
  张奶奶推开门出来,脸上露出笑,指着一间房,“灶台就在那屋,你们用吧。”
  应望没动,继续说:“张奶奶,我们刚来,家伙什还没置办齐全,刚刚买的盆用来和面了,所以想借用你厨房里的盆洗个菜可以吗?”
  “成,你用吧。”张奶奶扫一眼他手里的姜蒜青菜,“菜市场买的?”
  应望点头,“是啊。”
  张奶奶就说:“以后买菜早上去,新鲜。或者你要是不嫌弃,我这院子里也种的有,你随便给点就成。”
  应望望着院子里的簇簇芫荽蒜苗香葱小青菜等绿色心下一动,“当然不嫌弃,就怕张奶奶你们不够吃。”
  眼看着又能有个进项,张奶奶连连说:“够吃了,你要就自己摘。”
  应望便答应下来,“成。”
  许是张奶奶本身便热情,也许是指望着应望再给自家添点进项,总之张奶奶接下来又给应望说哪个盆是洗菜的、哪个盆可以用来和面、灶怎么用好烧、水在哪里打……就差伸手帮应望将那点东西洗干净了,还拉着应望说了不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