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应叙终于皱起眉:“发到哪里?”
  裴砚想了想:“家庭群。”
  应叙:“……”
  裴砚已经把镜头对准应叙了:“可以吗?”然后不等应叙说可以,相机已经捕捉到了一张应总戴兔子耳朵的珍贵影像。
  裴砚长大后没来过游乐场,应叙更是从小到大都没来过这种场所。想也知道,应叙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大多数小孩子梦寐以求的娱乐方式,任天堂、高达、乐高,这些应叙都玩腻了,何必再到游乐场寻找这种无数人挤在一起尖叫着从过山车上飞驰而下的刺激?
  应叙不太喜欢人群。
  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只是一种生活习惯。
  应家有钱,有钱人和有钱人之间通常有较强的社交距离,有钱人家里的小孩不会凑钱买一根冰棍两个人分食,不会脑袋挨在一起交换方便面里的卡片,也不会每天放学去某个同学家里蹭游戏机。
  长大之后更是,上学的时候追求应叙的人其实很少,偶像剧里的桥段通常是学校里的大少爷每天收到一抽屉的情书,可现实里大家会对应叙敬而远之,哪个普通人会觉得应家少爷会喜欢上自己呢?
  而工作之后更不用说,电梯是专用的,办公室也只有一个人,去哪里是司机接送的,唯一处在人群中的机会大概只有名流宴会,而通常这种场合应叙也是能拒则拒。
  可今天,应叙完全处在人群中,且人群密度很高,时不时有人擦肩而过时在应叙身上留下他们的味道,香水的味道,化妆品的味道,手里小吃的味道。应叙下意识抓紧裴砚的手,每从身边路过一个人,他会更紧地握一下裴砚的手。
  直到裴砚转头看他:“应叙?”
  应叙很快接话:“嗯?”
  裴砚盯着他看:“你紧张吗?”
  应叙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紧张,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人群的抵触,这种抵触毫无缘由,以至于应叙反应不过来他因为人群而紧张。裴砚问完这个问题,应叙自己也觉得惊讶,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游乐场感到局促,完全陌生的环境让应叙有一种未知的不安定,他习惯于掌控自己身边的一切,习惯于熟知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以更高效率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今天也有目的,他想让裴砚有一场完美的约会初体验。可应叙不懂游乐场的运转规律,所以担心自己没办法给裴砚完美的约会初体验。
  裴砚脑袋上也顶着兔子发箍,裴砚拍下来那张照片,手机屏幕翻转过来给他看的时候笑得很好看,所以应叙没有看见屏幕上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只看见了裴砚的笑。
  但应叙仍然觉得,这兔子发箍跟自己应该不太搭,可戴在裴砚脑袋上是很可爱的。
  于是应叙的心奇迹般地安定下来。
  虽然在格格不入的场所,戴着格格不入的发箍,身边经过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虽然不知道坐过山车是什么感觉,不知道晚上游乐场会举办什么活动,可应叙起码知道了自己的思维误区,如果一场约会想要达到高效率的完美,那就失去了约会的意义。
  应叙又将裴砚的手捏紧:“没有,不紧张。”
  【作者有话要说】
  久等了从广西回山东猛然感冒了昨天真的没爬起来t t
  第27章
  裴砚在过山车的队伍排队时打发应叙去买两个冰淇淋,应叙刚走裴砚的手机响起来,收到张博的消息。
  今天周五,不用想也知道张博要问裴砚周末的安排。
  张博:“裴老师,周末怎么说?”
  裴砚拍了一张过山车的照片发过去,身前是一长串的队伍,队伍尽头是过山车蜿蜒的铁轨,再上方是昏暗的夜色。
  张博:“哎呦,有情况了啊裴老师,是上次酒吧认识那个?我就说人看上你了。”
  裴砚:“不是啊。”
  张博:“背着我认识新人了,没拿我当兄弟了,谁啊?”
  裴砚:“应叙。”
  张博:“?”
  实话实说,张博其实挺不喜欢应叙的。
  裴砚没谈过恋爱,虽然看着不像恋爱脑,但他们说到底都是普通人,跟应叙那种有钱人根本不是一个段位的。从张博的视角看,他清楚裴砚为什么会冲动跟应叙结婚,又帅又有钱,不难理解;但应叙为什么会跟裴砚结婚?他想不出来,想不出来就怀疑,心底里一直没拿应叙当过老实踏实的人。
  张博憋了半天:“你俩什么情况啊,离婚离到游乐场里去了,这是准备坐过山车啊?”
  裴砚还没跟好友坦白两人的进度,一时也不知道要怎么说。
  犹豫片刻,张博的电话已经打过来了。
  那头火急火燎的声音:“咋回事啊,你得跟我说清楚,你俩不清不楚的,我真觉得应叙不是什么好人,段位比你高多了,你别被他们有钱人耍了。”
  裴砚听得想笑,捏着手机小声说:“什么不清不楚的,我俩关系合法好不好?”
  张博皱眉:“你少来。”
  裴砚说:“昨晚我看见他房间里有一盆多肉。”
  张博一愣:“咋了,有什么关系。”
  裴砚笑笑:“那盆多肉是我送给他的,之前我觉得他房间太冷清没有什么人气,随手在路边买来送给他的,我都没当回事。你记得吗,我大学特别喜欢养多肉。”
  张博冷笑:“那我能忘记吗,你宝贝你那些多肉跟宝贝儿子似的,还给他们起名字,结果不到一个月就能让你养死,我们还开你玩笑,说虎毒还不食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