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苏宜冷眼看向那人,“哟,你倒是很会慷他人之慨,不如这样,你行行好,出钱给她升舱,成吗?”
  那人面露尴尬,立刻扭头装听不见了。
  空姐及时赶来,微胖男士忙招呼她评理。
  苏宜坐下去,重新扣上安全带。
  听完事情经过,空乘告诉男士,“先生,飞机巡航期间,乘客是可以调节靠背的,而且前面这位女士只是微调。”
  “她一往后靠,小桌板都要抵着我老婆的肚子了,她怀孕了,这空间坐着忒难受!这样,你看还有没有空位,给前面那女的换个位置?”
  苏宜毫不退让,接过话茬,“我选的靠过道,那我就要坐在这儿。要换你自己换。”
  “你怎么这样啊!”男士愠怒,手指着苏宜怒目圆睁,“让你坐其他位置怎么了!”
  “就是单纯不想为你行方便,懂?”苏宜从小就这样,牙尖嘴利,擅长拒绝,一点亏都吃不得。
  面对这种情形声线都不变一下,说的话却足够让人下不来台。
  耳边传来一声轻嗤。
  空姐几番劝说,最后让心不甘情不愿的孕妇换去其他座位。
  苏宜换了个二郎腿翘,扭过头,瞥了眼过道另一旁的男人。
  刚才那声意味不明的笑似乎来自于他。
  舱内光线昏暗,像是加了颗粒感的滤镜。
  只见那人一身矜贵的黑色大衣,里头是一套剪裁得体的西装,锃亮的皮鞋搁在前方座位下,一尘不染。
  他的体面和其他赶路的乘客对比鲜明,只是经济舱的逼仄空间似乎有些委屈他了。
  视线里出现一双骨节分明的手,他取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白皙、修长、干净,尤其和衣服的黑色拉满反差,手背上的青筋明显。
  似乎察觉到目光,季谨川扭头,视线与她撞上。
  那是一张英俊的脸,桃花眼微微上翘,眉宇间有属于他这个年纪才有的锐气,连带着一种清润的疏离感。
  四目相对,谁都没有眨眼,空气中仿佛有暗流涌动。
  机身颠簸不平,后方传来小孩的哭声,母亲连忙轻哄。
  苏宜回过神,不动声色地移开眼,戴上眼罩,双手抱臂,重新酝酿睡意。
  这次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落地北京已是晚上十一点,苏宜背上琴盒,挎上托特包站到过道。
  前面排了老长的队,余光里,那个男人也提包站到她身后。高大的阴影落在肩头,挡住了头顶的光,存在感极强。
  他敞开的大衣边缘似有若无地擦过她的琴盒,昏黄的灯光下,依稀能看出银色盒面上刻的名字——sui苏。
  前几排靠窗的乘客站出来,腿一软,不小心撞了把过道的人。跟多米洛牌似的,人群接连后倒,来不及反应,苏宜惯性后退,跌进一个宽厚的胸怀。
  胳膊肘很快被一只大手握住,苏宜侧头往上看,流畅的下颌线条映入眼帘,鼻息间能闻到清淡的木香。
  “当心。”季谨川低头,清浅的呼吸落在她眼睫。
  声音沉稳、富有磁性。
  他的脸近在咫尺,干净得像晶莹剔透的璞玉。
  “不好意思。”苏宜脸有些烫,从他怀里起开,柔顺的长发擦过他的衣领,引起静电,还有几根还贴在上面。
  季谨川沉默摇头。
  前排的人开始下机,苏宜紧跟而上。
  她在转盘处等了半个小时行李,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出租,这才到家。
  打开门,客厅亮着灯,电视开着,许萍和刘叔居然还没睡,正在包饺子。
  见苏宜推着两个大行李箱回来,两人都有些诧异。
  苏宜喊了人,刘叔应了声,脸上堆满温和疏离的笑。
  苏宜十六岁时父母离婚,之后她远赴东海岸留学,毕业后全世界演出,很少回家。
  刘叔是许萍第二任丈夫,苏宜与他不熟,除开必要的寒暄,其他再无话。
  许萍给她倒了一杯热水,“我还以为你今晚不回来住。”
  苏宜没吭声,从托特包里拿出七星递给刘叔,随口问道:“怎么这么晚还在包饺子?”
  许萍重新坐回椅子上,“明天我跟你刘叔要去上海出差,待一个星期,你弟弟明儿放假,我们怕他每天吃外卖,包点饺子放冰箱囤着。”
  “我有没有?”苏宜问。
  “瞧你说的,”许萍笑她事事都要争,“放在冰箱,难道还不要你吃了?”
  “给他的还是给我的?”
  “都有都有。”刘叔笑容慈祥。
  “啧,这孩子。”许萍一脸无奈,另起话题,“这次回来准备待多久?”
  苏宜心情恹恹,把行李箱往自己房间推,“再说吧。你们明天什么时候走?”
  “十一点。”
  “行,不要叫我。”
  “自己做饭吃啊。”
  “知道。”
  苏宜关上卧室门,屋子的陈设没怎么变。
  许萍在苏宜十八岁那年再婚,房子也是那时买的,三室一厅,苏宜不常住。
  有一年回来发现卧室变成了杂物间,她在家里大发了一通脾气,刘叔道歉,许萍好说歹说,她才消气。
  从那以后,没人敢再乱处置她的房间。
  苏宜摸了摸桌面,没有灰,被套也是新换的,有洗衣液的香味,心情暂时缓和了一点。
  一觉睡到下午四点,醒来家里很安静。苏宜煮了饺子,端到茶几上边吃边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