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她话音一落,便有两位粗壮的嬷嬷过来。她们的手还没有碰到姜姒时,姜姒已被秦太妃护在了身后。
  “你敢违抗哀家的命令?”
  秦太妃摇头,“臣妾不敢。太后娘娘,臣妾有一事不明,这孩子到底做错了什么?”
  “哗众取宠,居心叵测,有损我皇家的颜面。”
  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姜姒心下了然,秦太后是因虎符一事迁怒于自己。
  若非虎符一事失败,这些人必是还有很多的准备时间。如今他们被迫提前动手,定然是有些措手不及。
  她和秦太妃对视一眼,对方给了她一个让她不要说话的眼神。
  早在进宫之前,她们便已料到此行肯定凶险。若想避开,大可以学福王夫妇的做法。但福王夫妇和她们不同,有些事别人能躲得过去,她们躲不掉。
  秦太妃告诉她,自己还有一招棋,可保她平安。
  此时此刻,秦太妃让她别说话,她约摸是猜到了对方要用那招棋。
  “太后娘娘息怒,这孩子自小长在京外,很多事情都不懂,正如当年的臣妾。臣妾还记得第一次见太后娘娘时的情形,那时您着凤袍戴凤冠,通身的贵气让人不敢直视。当时臣妾想的是,原来您长这样啊。”
  秦太后眯了眯眼,当年的事她许久不曾想起了,忽然间被人一提,她下意识有了印象。甫一见面,她就觉得那时的秦太妃看着有几分顺眼。
  因着这几分顺眼,后来她随手帮过秦太妃几回。
  “你向来是个懂事,也最是有分寸,更应该知道哀家身为嫡母,教训一下自己的儿臣无可厚非。”
  “太后娘娘说的是,若这孩子真是做错了,您想怎么教训都可以。只是这孩子还怀着身子,臣妾实在是怕有什么闪失。毕竟我们女人怀个孩子不容易,您说是不是?”
  “你在讽刺哀家?”
  “臣妾不敢。臣妾…臣妾只是一时感慨。臣妾看着这孩子,就想到了臣妾的母亲。臣妾的母亲早年失踪时,肚子里还怀着孩子,也不知这些年……”
  这时殿外传来脚步声,很快便有人不经通传而进来。
  进来的人衣着庄重,年纪不小,正是秦太后的侄子英国公秦绩。
  秦绩的身体有两重,一重是一品的国公爷,还有一重是朝中的四品大员。
  他一进来,放肆的目光就落在姜姒身上,“这么晚了,芳业王妃还怀着孩子,怎能在此处久留?来人哪,还不快送芳业王妃回去!”
  那两位嬷嬷闻言,下意识要动。
  秦太后掐了掐掌心,“你担心哀家的身体,这么晚还进宫来探望,哀家很是欣慰。你先出去一下,哀家还有些话和她们说。”
  秦绩皱起眉来,脚步迟疑,“姑母,不能等了。您的身子要紧,还是派人选送她们回去,有些话以后再说。”
  “哀家的话,你也不听吗?”
  秦绩想了想,令人不舒服的目光仿佛粘在姜姒身上一般。哪怕是素面朝天,哪怕是怀了孩子,她的美貌依旧动人心魄。
  灯火之下,深宫之内,更加让人垂涎。
  “那臣就再等一会儿。”
  他一出去,秦太后就屏退了其他人。
  内殿之中顿时静了下来,药香也更清晰了些。
  “哀家若是记得不错,你当年进宫时父母尚在。”
  “太后娘娘有所不知,臣妾自小随养父母一起长大。那早年失踪的,是臣妾的生母。她走的那一年,臣妾三岁。可能是臣妾记事早,有些事臣妾还记得。臣妾的父亲是个十分爱笑的人,逢人三分笑,从不与人争执红脸。臣妾的母亲常年戴着面纱,与外人说是貌丑无颜,实则是个难得的美人。”
  听到这,姜姒全明白了。
  原来这就是母妃那一招可保她平安的棋,还真是一步大棋。
  她朝秦太后看去,并不意外看到对方脸上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你父亲姓什么?”
  秦太妃望着华美锦榻上的那位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声音有些发涩。“臣妾的父亲姓柳,烟花柳巷的柳。”
  第95章
  秦太后恍惚记得,很多年前有个很爱笑的少年对她说:“我姓柳,烟花柳巷的柳。”
  那时她还是楼里的姑娘,正是快要开花的年纪,过不了几个月就要开始挂牌接客。她幼年被卖到烟花之地,见过形形色色的男子,还从未见过笑得那般开朗的少年。
  少年告诉她,如果她想离开楼里,他可以帮她。她半信半疑着,又带着几分向往与小心。她承诺少年,如果他能带她离开,她愿意这辈子跟着他。
  后来,少年做到了他说的事,她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他们生活在一个小镇子上。少年不知从哪里学了许多的技艺,总能赚到还算多的银子养活她。
  她学着寻常女子的模样,开始操持着家务。为怕自己的容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她成日里以面纱遮脸。
  日子就那么过了好几年,她生下了一个女儿,肚子里又怀上了一个。少年已成了顶门立户的男子,憧憬着再赚些银子就给她买一个大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