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所以……这一整块都是您一个人负责?每天这样检查吗?”梁愿醒睁大眼睛。
  “还有我老婆呢。”叔叔笑着尝了口梁愿醒塞过来的香蕉牛奶,说,“我老婆往那边去,我跟她反方向,一人一半。”
  梁愿醒听了,把自己手里这个没拆的香蕉牛奶也推过去:“那这个给阿姨喝。是养着这一条路上的防沙植物吗?”
  “对,每4公里一个水井房,每天查水压,然后出去顺着这几排树,检查它们长得正不正常,每天有大车从镇上送生活用水过来。”
  塔里木的治沙人就是这样一个个坚强的人,守着这里的20万棵耐旱树木和漫长无边的孤独,让塔克拉玛干的风沙不得侵袭公路。不仅是这里,环绕塔克拉玛干外圈的防沙带也是如此,让这片沙漠不再继续蔓延。
  这一带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大大小小的沙尘暴是常客,有时候一整天下来没人说句话,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不过叔叔也说,以后会慢慢智能化,不需要人24小时在这里,可能隔一段时间过来检查维护就行。
  一切都会好起来。
  两人在水井房里和叔叔聊了一小会儿,叔叔要做饭了。最后段青深把相机里的照片给叔叔看,问他这个照片能不能发出来,叔叔说没问题,这里的房子都差不多是这样。
  第十一张照片《水井房》。
  重新上车后,视频继续。
  但是有个剪辑过场画面,一天之后。
  依然是吉普车后排座椅视角。大雪纷飞,背景音乐用了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梁愿醒做后期配音——
  “大家好,今天从塔中回去了,这一段没有用原声是因为车载音响在跟编辑讲电话,而且这段路上的雪真的太漂亮,所以还是用了这段画面。”
  “今天有个很好的消息,我们的一套组图终于拍完啦~所以现在要回家……欸其实不是回家,是回我们的工作室,全程三千九百多公里,我和老板换着开,一天开10小时,4天5晚。”
  “这期视频是我们在沙漠里拍的素材,没有什么说话的内容,因为沙漠里的风声太大了,我们没有另外的收声设备,所以……所以来听听风声吧。”
  接着车辆行驶画面结束,下一个镜头是无人机视角下的大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确是个美丽的地方,三百多米高的沙丘起伏不绝。有的摄影师喜欢拿无人机当穿梭机玩,镜头向下俯冲,距离沙地越来越紧,沙丘的纹理清晰可见,快要触地时又拉升,低空飞行。
  “啧。”段青深有点不爽,无人机的系统保护和电子辅控功能太精准。
  梁愿醒也感觉到了,看着他这边的屏幕,说:“还是要买个穿越机。”
  画面回到车里,然后慢慢黯淡,最后变黑。这条视频不长,素材太碎片化,两个人都没那么多时间处理剪辑。
  第一天,10小时的路程抵达巴州若羌县的镇上。也是在这里,晚上跟江意用微信语音开了个小会。
  组图12张照片,最后一张是离开沙漠公路时从车后玻璃拍出去的画面,那时候刚好一行骆驼穿过马路,以及看不太清晰的,有另一辆车在驼队后面等它们穿行。那是沙漠里约定俗成的规矩,车让动物。
  “你们看一下甲方那边剪裁后的效果你们能不能接受。”江意发过来一个压缩包。
  这套照片是甲方要给手机电脑做系统桌面,所以有竖构图和横构图两种。竖构图就不可避免地有大幅度剪裁。
  旅店房间有些逼仄,两个人挤着坐,凑在一起看。
  “哎这个清雪车裁过之后没那种……哎。”梁愿醒叹气。
  “我明白。”段青深点头,“难免的。”
  甲方自然有甲方的顾虑,话又说回来,买了电脑和手机的,又有多少人会用它的系统桌面呢。尤其年轻人,手机桌面那可是颁奖台一般的存在。
  江意这个时间还在加班,打了个呵欠,问:“怎么样?”
  段青深清清嗓子:“嗯,没什么问题,我们都能接受。江编,后续还有什么商拍吗?没有的话,我们现在返程回工作室了。”
  “哦……应该是没了,对了,你们是完全不看你们账号后台的私信吗?我有个朋友想让你们接个推广,连发了好几天私聊,根本没人回。”
  “啊?”梁愿醒掏出手机,点开后台。
  梁愿醒是真没想到他们这个一万关注不到的小账号,后台居然这么精彩。有询问他和段青深谁1谁0的,有给他们推荐某牌润滑油的,有打卡早安晚安的,还有的拿他们当备忘录,今儿早餐支出16元……
  梁愿醒不得不蹙着眉在茫茫多私信里寻找那位甲方,此时时间是晚上十点四十五分,和加班的江意一样,甲方秒回了。
  不得不说,出来久了,都有点不习惯跟社畜的说话方式。对方回复:嗨亲爱的!感谢你回复~我们是做户外徒步装备的哦,看见亲爱的视频非常优质,拍摄……
  总之就是那一串。
  梁愿醒把手机递给段青深:“我不会回,你回吧。”
  “啊?”段青深不解,但依言拿过他手机,“不会回的意思是?”
  “不认字了。”梁愿醒真诚道,“中文的分支,社畜语,一句话八遍‘亲爱的’,我愧不敢当他的‘亲爱的’。”
  “……”
  江意在微信语音那边笑了好一阵,说:“你们在外面待太久了,赶紧回城市里平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