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这顿饭最后没有给曾晓阳打包的机会,姜妤到最后都有点害怕了,只有段青深掐着梁愿醒的极限位置,在那之前按住了他手,梁愿醒才停止进食。
  以至于曾晓阳问他:“小梁同志,四次元胃袋?”
  “不是不是。”梁愿醒不好意思地笑笑,“这几天一直赶路,消耗比较大。”
  说完,又想了想:“拍照消耗也挺大的,相机设备走到哪扛到哪,我们两个人三台相机一台无人机。”
  姜妤的助理支着下巴,好奇地眨眼:“原来是这样啊,我以前都觉得摄影师是那种很文艺的,拿着那种复古款式的相机在外面拍拍。”
  “那也……”梁愿醒挠挠头,“也有的吧,胶片机摄影师也很多,有时候为了让甲方觉得自己的设备很专业,就在微单上加很多外接设备,收声麦啊,电影变焦镜头,手持拍摄的兔笼什么的,就是业内俗称的‘甲方快乐机’。”
  段青深笑笑:“也看拍摄内容,城市拍摄扫街不需要太笨重的设备,我们这纯属体力活,爬山徒步,醒醒胳膊上肌肉都长出来了。”
  听这话,姜妤眼神变了变:“是吗。”
  姜妤想表达的是你小子对醒醒观察很细致嘛,曾晓阳就完全get不到这个点,打趣姜妤说:“又想拐醒醒给你当模特啦?没事,他们工作室都在这了,挑个月黑风高的日子把他掳到摄影棚里去!”
  姜妤看向他,张了张嘴,没解释。
  吃完饭后他们俩去了酒店,跟曾晓阳约好明天去织造厂看看那个办公室,也让梁愿醒把车骑去汽修店保养。时间不早了,再过几个小时就要日出,梁愿醒还没调整回城市状态,在路边问段青深去不去海边拍日出。
  段青深还没回答,曾晓阳先感叹了:“我靠,你这日子听起来跟以前当医生也没啥区别呀,以前你规培的时候也这么一宿一宿值班。”
  “区别大了。”段青深笑笑,“现在心甘情愿。”
  杵在饭馆门口的人行道聊了几句就各自散了,段青深订了个带浴缸的酒店,回去后铺上浴缸袋,两个人先后泡了会儿澡,消一消这些日子舟车劳顿的疲惫。
  凌晨三点相拥入眠,梁愿醒有一种“虽然不是家但非常踏实”的感觉,很奇妙,原来踏实感不是任何实质的东西带来的。一顶帐篷可以,一辆车也行。很安全,夜里翻了个身,半梦半醒着嘀咕了句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但他听见段青深轻轻“嗯”了声回应他。
  这一觉睡得很饱,起床后梁愿醒习惯性去清点今天要带出去的东西,边打呵欠边问:“今天带哪台?”
  “什么都不带。”段青深走过来在他头顶拍拍,说,“今天去晓阳厂房。”
  “啊,是哦。”梁愿醒稍有些失望,“今天不拍照。”
  “想拍也可以带啊,带你自己的徕卡。”
  他想了想,摇头:“不带了吧。”
  今天气温来到0度,不过中午艳阳高照时会暖和些。
  梁愿醒开车,段青深在副驾跟那个做户外装备的甲方聊合作的事,因为当时跟对方说等他们回到工作室安顿下来再详聊。
  结果梁愿醒猛踩一脚刹车差点把他手机冲挡风玻璃上,段青深扭头:“怎么了?”
  “……总、总以为在国道上,忘了城里限速。”梁愿醒心虚,“没调整过来。”
  段青深笑了笑,没要求他换给自己开。
  任何转变都需要一些时间,他把手机锁屏不再聊了,说:“没事,刚开始都这样,我那年从敦煌回来也不习惯,觉得城市街道视野太窄。”
  “西北是广角的。”梁愿醒说。
  织造厂不算太偏远,在一个货运码头附近。曾晓阳早早等着他们,过来就问吃没吃早饭,段青深回答说吃过了,然后曾晓阳丢过来一把钥匙。
  曾晓阳手揣在裤兜里:“来,这边。”
  梁愿醒跟在后面,观察着这个地方。他们的织造厂是加工厂房,只有两栋楼,一栋在中间,另一个在厂房园区的西南角,西南角这个说是楼,到顶了也才三楼。
  “那个楼以前是做布料裁切间的,后来我们厂规模扩大,改机器裁切,它就荒废了。”曾晓阳给他们指过去,又说,“平时工人不往这块儿来,你们在这也正好清静。”
  “谢了啊。”段青深拍拍他后背。
  “先别急着谢,你不来也是空着,你自己找家政什么的过来收拾啊,喏就那个一楼,看见了吧,我得走了啊我今天还有事儿。”曾晓阳把他们带到楼前不远的地方就急匆匆走了。
  两个人同时抬头看着这外漆早已斑驳的三层小楼房……沉默了片刻后,段青深上前去开门。
  “……哇。”梁愿醒抬手扇了扇,“深哥,叫那个户外装备品牌现在寄两个帐篷过来,然后把营业执照的经营地点改成此栋楼前一楼1001号帐篷。”
  一楼说是办公室,其实挺大的,说它是办公厅也可以。150多平的空间,可以分割出一个摄影棚,但问题是它现在需要的可能不是卫生,而是需要重新装修。
  接下来一连好几天都有事儿干了。
  这天还是先认了认地方,然后把两辆车送去汽修店保养维修,两辆车都有不同程度的车损,签了账单后,在app上预约打扫的家政,因为临近年底,家政要排队,约在了三天后。
  两个人等着出租车,梁愿醒在看他们视频账号下面的评论。翻着翻着骂了句“我靠”,段青深问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