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哥儿撇撇嘴,不情不愿道:“知道了。”
  他兄长这才走到江云几步外,郑重行礼道:“再下柳谨言,这是弟弟柳玉。今日还是感谢你帮助我们,是我们欠你一次,倘若以后你需要帮助可以来找我和弟弟。我们刚搬来,就在河对岸的柳家。”
  江云眼神惶恐,他最近一直听人说起刚来的柳家。说柳家先祖做过官,如今的柳老爷子也是颇有威信的大夫子。别说是村里谁家以后替儿子求学要来央求他家,就连里长对柳家也是恭恭敬敬的。
  还听说,柳家的孙子院试已经过了,现在就准备乡试。若再考过,那就是举人老爷了。
  这样的人家,竟被他一个山野小哥儿无意之中遇见了。
  江云有些惶恐,结结巴巴摆手道:“只是,只是举手之劳。”
  玉哥儿却将手搭在他肩膀上,爽快道:“你救了我,我欠你人情。你家那个江墨我讨厌的很,你我倒是喜欢,不如从今天起,我们就做一对异性兄弟,拜关公去!”
  他话没说完,就被柳谨言用力敲了一下脑袋:“还关公呢?你还知道什么?现在赶紧回家叫郎中。”
  柳玉走路困难,就让江云扶着他回家。
  江云看着自己地上的满满背篓的笋子,眼中有些担忧,怕放在这里被人偷了去。
  却不想柳谨言弯腰把背篓背在他身上,道:“无妨,这点重量还不如我那些书本重。”
  他虽然看着是文弱书生,可背起这么重的背篓一点也不吃力,说话温和有礼。和村里那些同龄人相比,仿佛就是天上来的神仙公子……
  江云忽然回过神来,不可思议地想自己刚才大胆的幻想。若是让别人知道内心所想,那定会被说成是不知羞耻的。
  他赶紧埋下头,把注意力都放在搀扶玉哥儿身上。
  第4章
  江云没见过镇上富户家的房子,不知道什么叫做气派。现在到了柳家,他大概就明白了。
  青苗村在附近几个村子里不算富裕的,这里家家户户都是茅草房,一到刮风下雨的季节就要补屋顶,地面也潮湿。
  那时候他听他娘小声许愿,“要是这辈子能攒钱修一间青瓦房就好了,”小江云还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房子需要阿娘攒一辈子钱才能修?
  现在经历了磋磨,才终于知道。一间青瓦房需要的是一百两银子。那是许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攒不下来的。
  乡下不比镇上,泥腿子都是靠一亩三分地讨生活的。每年产出的粮食交完税,留下一年要吃的,剩下的卖钱也不过只能卖个四五两银子。
  如今才终于见到阿娘口中的青瓦房,果然气派。瓦片整齐排列,下雨天水顺着瓦片滴下。院子更不用说,用的是雕好的石砖砌墙,就是地下也铺满了青砖。比起他住的那个茅草房来说,更加遮风避雨。江云眼中浮现羡慕,什么时候他也能住就好了。
  柳玉疼的眼泪花花,仍然扒在门口不愿意走:“云哥儿,你是我来这里交的第一个朋友,等我伤好了再去找你玩,你一定别忘了我。”
  朋友……江云默默念着这两个字,他从小到大是没有朋友的。骤然被别人当做朋友,心里热热的,却更加惶恐。
  柳谨言似乎看出江云心中所想,赶紧催促弟弟进去,又转头道:“今日匆忙,我要去给玉哥儿请郎中,改日一定亲自答谢你。”
  这人说话的声音是他从没见过的温和,不似村里那些汉子,满嘴喷口水点子。
  江云手指紧紧捏着背篓绳,不敢抬头,垂着眼眸小声说:“不用答谢,”说完,就转头离去。
  柳谨言看着风一阵就跑了的哥儿,伸出的手来不及挽留。半晌觉得是自己考虑不周,才没有追上去。
  毕竟玉哥儿已经回家了,他和云哥儿孤男寡哥在这里,万一被嘴长的看到了,要发生是非。
  江云如今也只想明哲保身,别的,他不敢多想更不敢奢求。
  背后是满满一筐竹笋,为了保持新鲜,都是还没剥壳的。江云不敢拿回家,不然叫刘桂花看见了,是一个也不会给他留的。
  他一个人背着背篓走到村口大树下,这里每天都有进镇上的牛车,如果运气好牛车走的晚,他还能跟着一起去。
  “云哥儿,你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
  陈老伯驾着牛车赶来,嗓子一喊。
  江云双眼闪烁起来,结结巴巴道:“老伯,我、我想上镇上卖点东西。”
  他并不擅长和陌生人半生不熟的人说话,一说话总是容易磕巴,为此没少被嘲笑过。
  不过陈老伯是村里公认的老好人,以前他阿娘带他上镇上,也经常坐陈老伯的牛车。
  “你这小哥儿运气好,幸亏我今天家里有事耽搁了,不然早走了,快些上来吧。”
  江云声音细小道了声谢。
  牛车上面装了半人高的稻草,遮挡了大部分视线。江云走进才发现,那牛车上还坐了一个人。
  是个从没见过的人,即便是坐着身量也很高大。一身束身的黑衣,头上戴着竹斗笠,微微颔首就能遮住整张脸。
  江云懵住了,且不说这人的气场。就说这么高大的汉子,他要是知道也不敢独自前来坐车。
  于是站在牛车旁边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那人却开口了,声音低沉,仿佛没有感情:“走不走?”
  江云咬咬牙,如果今天不卖完这筐竹笋,带回去一定会被刘桂花抢走,那他一早上的辛苦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