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注意到李晦的视线,许玄同总算停下了念咒的动作。
他上前行了个礼,满脸惭愧道:“‘化学’之道精妙深奥至极,但某悟性不佳,承蒙神女点化,汲汲钻研多年,却只能借得一二神力,修为之浅薄、实在愧受其恩。”
李晦:“……”
就是这种仿佛有点道理,但是处处都是槽点的话。
左右弄出来的东西能派上用场就行,李晦已经懒得深究对方的那自成一套的世界体系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他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差不多够用了。”
李晦根本没指望直接炸塌城墙,不过先壮壮声势罢了。这么简陋的实验条件,连基本的材料纯度都没法保证,做出来的炸/药威力极其有限,当年朔鄢的城墙都是因为李晦对那边太熟、专门挑的最脆的地方炸,这才崩出个豁口来,这会儿可是顺朝数代之国都,根基之稳固……
——“轰隆”!
李晦:?!
听见那边动静不对,李晦一把抄起望远镜往远处看去,错愕地发现,那边墙真的塌了,还是一塌一大片的那种塌法。
???
什么鬼?居然真有人在都城搞豆腐渣工程?!
……
城墙崩塌的烟尘滚滚漫天,铁骑自飞扬的尘土中急踏而出,动地而来的气势让整个画面的像是活了起来。
在马蹄踏出画面的一瞬间,墨色晕染,整个画面如水波般漾开,散开的墨渍缓缓汇聚成字——浑厚雄健的“大云国史”四字出现在画面正中。
背景的乐声渐渐转低,画面从写意的水墨变成了采访间。
很标准的中间一张小圆桌、主客分坐两边的采访间布局,除了整个画面都是二维卡通版的,除了主持人的位置是个拿着话筒的电视头……
《大云国史》动画化即将上映,就算是林一简再怎么不喜欢跑宣传,还是有些推不掉的活动,这个采访就是其中之一。
好在这样的线上采访不需要真人出镜,整个采访过程又是提前准备好稿子的录播,完全是社恐人士的福音。
画面从采访间的远景往中心拉近,主持人位置的电视头的“嘴巴”一张一合,清亮的男声响起:[怎么样?画面震撼吧?年度巨制《大云国史》即将上映,今天我们万分有幸,邀请到了漫画原著老师,简牍老师。简老师好!]
电视头对面的肥啾扑棱了下翅膀,单翅往外、彬彬有礼地躬了个身,[大家好,我是简牍。]
正看视频的林一简:“……”
虽然录制前就说了,为了栏目的统一性效果,视频里会敲定一个卡通动物形象,但是真的看到还是觉得微妙。
……有点怪,再看一眼。
视频里的对话继续:[简牍老师很少接受采访啊,这次能邀请到简老师真是运气。]
灰白团子的小肥啾用翅膀顺了顺羽毛“坐”到了椅子上,语气充满着和小巧体型截然相反的、处变不惊的大将风范,[主持人哪里的话,被节目组邀请才是我的荣幸。]
林一简:……其实她当时有点儿紧张来着。
录出来居然是这种效果吗?沉思.jpg
一些例行的客套后,采访进入正题。
说是正题,其实还是带着点引入话题的闲谈意味,[先说一个小趣闻,大家刚才看见“大云国史”那几个字了吧,现任书协主席、d省书画院院长、s大荣誉教授邱中邱老先生可是称赞过,“笔起蓄势、折时圆融,收尾恰似龙蛇归洞,无一处有锋芒,却处处藏锐意,境界非常人所能及”。]
视频中的画面随着主持人的声音切换,从二次元风的卡通直播间转为带着水墨意境的动画片段——
【阳光通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窗旁的青年侧身而立。
纶巾束发、青袍矜雅。
画面渐渐拉近,可青年的大半边脸仍旧隐在暗处、看不分明,只清楚地看见桌上一侧的羽扇,和那只执笔将落、清瘦却又骨节分明的手。
手的主人似在沉吟,浸了墨的笔毫在半空中摇晃着勾勒出一点无意义的弧度。
少顷,那支本有些轻晃的笔突然稳稳地定住了。
从定到落也不过片刻光景,笔走龙蛇,几个字转瞬便落于纸面。墨迹渐渐扩散,那四个字也清晰地显露人前。
正是——
“大云国史”。】
动画的画面渐渐淡去,镜头再次拉回卡通风的采访间,主持人将话筒往自己电视脑袋上凑得近了点,满是感慨的开口,[邱老先生这评价一出来,大家有什么感觉?反正我当时是觉得,这不就是说咱们杜军师、杜男神本神吗?!字如其人、这动画组为了这一幅字是费了多少心思?不愧是大制作!……等栏目邀约的时候才知道,这几个字连同动画中所有出现的书画作品,都是简牍老师自己提供的!不愧是简牍老师,真是多才多艺!]
[不是我写的。]圆滚滚的小肥啾缓缓地摇了摇头,出声解释,[恰巧家里有长辈擅长这方面,就请他们帮了一下忙。几幅字画都出自不同的人,拿到周边的小伙伴应该看见了,字画下面有不同的印章落款,是他们各自的私章。]
至于“大云国史”那几个字,合适肯定是合适啦,因为那几个字就是杜彦之本人写的。
他上前行了个礼,满脸惭愧道:“‘化学’之道精妙深奥至极,但某悟性不佳,承蒙神女点化,汲汲钻研多年,却只能借得一二神力,修为之浅薄、实在愧受其恩。”
李晦:“……”
就是这种仿佛有点道理,但是处处都是槽点的话。
左右弄出来的东西能派上用场就行,李晦已经懒得深究对方的那自成一套的世界体系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他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差不多够用了。”
李晦根本没指望直接炸塌城墙,不过先壮壮声势罢了。这么简陋的实验条件,连基本的材料纯度都没法保证,做出来的炸/药威力极其有限,当年朔鄢的城墙都是因为李晦对那边太熟、专门挑的最脆的地方炸,这才崩出个豁口来,这会儿可是顺朝数代之国都,根基之稳固……
——“轰隆”!
李晦:?!
听见那边动静不对,李晦一把抄起望远镜往远处看去,错愕地发现,那边墙真的塌了,还是一塌一大片的那种塌法。
???
什么鬼?居然真有人在都城搞豆腐渣工程?!
……
城墙崩塌的烟尘滚滚漫天,铁骑自飞扬的尘土中急踏而出,动地而来的气势让整个画面的像是活了起来。
在马蹄踏出画面的一瞬间,墨色晕染,整个画面如水波般漾开,散开的墨渍缓缓汇聚成字——浑厚雄健的“大云国史”四字出现在画面正中。
背景的乐声渐渐转低,画面从写意的水墨变成了采访间。
很标准的中间一张小圆桌、主客分坐两边的采访间布局,除了整个画面都是二维卡通版的,除了主持人的位置是个拿着话筒的电视头……
《大云国史》动画化即将上映,就算是林一简再怎么不喜欢跑宣传,还是有些推不掉的活动,这个采访就是其中之一。
好在这样的线上采访不需要真人出镜,整个采访过程又是提前准备好稿子的录播,完全是社恐人士的福音。
画面从采访间的远景往中心拉近,主持人位置的电视头的“嘴巴”一张一合,清亮的男声响起:[怎么样?画面震撼吧?年度巨制《大云国史》即将上映,今天我们万分有幸,邀请到了漫画原著老师,简牍老师。简老师好!]
电视头对面的肥啾扑棱了下翅膀,单翅往外、彬彬有礼地躬了个身,[大家好,我是简牍。]
正看视频的林一简:“……”
虽然录制前就说了,为了栏目的统一性效果,视频里会敲定一个卡通动物形象,但是真的看到还是觉得微妙。
……有点怪,再看一眼。
视频里的对话继续:[简牍老师很少接受采访啊,这次能邀请到简老师真是运气。]
灰白团子的小肥啾用翅膀顺了顺羽毛“坐”到了椅子上,语气充满着和小巧体型截然相反的、处变不惊的大将风范,[主持人哪里的话,被节目组邀请才是我的荣幸。]
林一简:……其实她当时有点儿紧张来着。
录出来居然是这种效果吗?沉思.jpg
一些例行的客套后,采访进入正题。
说是正题,其实还是带着点引入话题的闲谈意味,[先说一个小趣闻,大家刚才看见“大云国史”那几个字了吧,现任书协主席、d省书画院院长、s大荣誉教授邱中邱老先生可是称赞过,“笔起蓄势、折时圆融,收尾恰似龙蛇归洞,无一处有锋芒,却处处藏锐意,境界非常人所能及”。]
视频中的画面随着主持人的声音切换,从二次元风的卡通直播间转为带着水墨意境的动画片段——
【阳光通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窗旁的青年侧身而立。
纶巾束发、青袍矜雅。
画面渐渐拉近,可青年的大半边脸仍旧隐在暗处、看不分明,只清楚地看见桌上一侧的羽扇,和那只执笔将落、清瘦却又骨节分明的手。
手的主人似在沉吟,浸了墨的笔毫在半空中摇晃着勾勒出一点无意义的弧度。
少顷,那支本有些轻晃的笔突然稳稳地定住了。
从定到落也不过片刻光景,笔走龙蛇,几个字转瞬便落于纸面。墨迹渐渐扩散,那四个字也清晰地显露人前。
正是——
“大云国史”。】
动画的画面渐渐淡去,镜头再次拉回卡通风的采访间,主持人将话筒往自己电视脑袋上凑得近了点,满是感慨的开口,[邱老先生这评价一出来,大家有什么感觉?反正我当时是觉得,这不就是说咱们杜军师、杜男神本神吗?!字如其人、这动画组为了这一幅字是费了多少心思?不愧是大制作!……等栏目邀约的时候才知道,这几个字连同动画中所有出现的书画作品,都是简牍老师自己提供的!不愧是简牍老师,真是多才多艺!]
[不是我写的。]圆滚滚的小肥啾缓缓地摇了摇头,出声解释,[恰巧家里有长辈擅长这方面,就请他们帮了一下忙。几幅字画都出自不同的人,拿到周边的小伙伴应该看见了,字画下面有不同的印章落款,是他们各自的私章。]
至于“大云国史”那几个字,合适肯定是合适啦,因为那几个字就是杜彦之本人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