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良久,有人在外围大声喊:老太公来了,让让。顺着人群让开的道路,一手拄拐杖须发皆白的老者,被人搀扶着来到孔白面前,开口道:公子,这不奇怪,现代女性回到古代单看头发基本上都会被认为男性(妖孽型的除外),孔白普通样貌普通身材,再加上初春衣服颇多,外形上做男人是合格的。公子,可否听得懂老朽讲话?
  孔白深施一礼。礼多人不怪她是知道的,何况电视上都是这么演的,老人家好,找个什么理由呢?迷路比较好。
  那老者像是见过世面,微微点点头道:公子这服饰,不是我们姜国人吧。人群中发出一阵赞叹:还是老太公有见过大场面啊。
  孔白窃喜,看来古人真是好骗,老人家,她说话顿时有了底气:晚辈随兄长来贵国经商,三天前因光顾贪念沿途风景与兄长失散,晚辈头一次出门不辨方向,还望老人家搭救。这番说辞能经得起推敲吗?老者似乎信了:老朽家就在附近,公子若不嫌弃就来老朽家里吧,其他人都散了吧。
  古人口中的附近,对于孔白来说,打车起步价六、七里路。慢慢长路正是互相试探的良机。
  不知公子是哪国人?
  老人家见识广博,不妨猜猜看。晚辈来自北方。谁知道北方是哪个国家,不会这个地方是最北方吧。
  口音像是许国人,搀扶着老者的少年兴奋地开口道。许国?什么地方?还是听听老头怎么说。一定是余国人,见孔白只笑不答,少年赶紧又言道:难不成是纪国人。
  老者见少年连说<a href=https:///tags_nan/sanguo.html target=_blank >三国孔白皆没答,思虑片刻道:老朽听说安国人最好奇装异服,公子莫不是安国人。
  老头就等你开口呢。孔白立刻拿出对付领导的劲头,脸上流露出明显的敬佩之情,拱手施礼说:老人家果然知识渊博,晚辈佩服。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此条真理不分时间、地点、年龄、对象(只含人类)皆可用之。老者眯着眼睛捻着胡须,看得出他很是受用。孔白使出浑身解数,逐渐从老者和少年口中套出些现今的情况,可却听得她胆战心惊:这个世界大大小小居然有二十几国家,以她的历史水平也知道上下五千年最黑暗的时候都没有这么乱过,而且这里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国名和君主的姓是一致的,但是很多国家朝政动荡,国名也跟着经常换,比如姓赵的做了皇帝,此国名为赵国,姓钱的取代了姓赵的,此国就会该名为钱国,姓孙的推翻姓钱的国家又会改为孙国。所以基本没有人能完全知道具体国家的数目。谁知道现在那什么安国、许国还在不在?
  一路忐忑着来到老者家中,此时已接近傍晚。清幽小院内三间青砖瓦房,袅袅青烟中夹杂着菜香。孔白的心已然全部放在饭桌上,等吃完才发现整个屋子只有老者做陪。在后来的闲谈中孔白才了解缘由。老头姓姚,丧偶多年,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只有个儿子却耐不住清贫跑了出去,没想到混的不错,在京城某官家中做了名管事,有了自己的小院并娶了三房妻妾,成家立业后接老爹过来享福,却不料姚老头水土不服,根本无法住下去,儿子倒也孝顺,替老头纳了一房小妾又买了个小童回乡伺候他,逢年过节还托人送些银两给老头。有了钱嘛,四邻八乡当然会高看他几眼,老头的腰杆也跟着直了,这太公之名也被人称呼起来。孔白本来还想:老头的儿子不错,居然主动给自己爹娶老婆,比起现代人为夺老人家财阻止丧偶父母再婚的强多了。那想到再往下听却完全出人所料,原来古时的妾一点人权也没有,就和所买的物品一样,只要不把人弄死一切随你,而且妾室生子为庶出根本没继承权(除非嫡子死),老头死后妾室归正室或嫡子,只要不给老头戴绿帽子其余皆可。听了半天孔白总算明白了老头收留她的原因,无非有二:一,别人家实在是穷。二,炫富,好比两人攀比,一人说,我养过藏獒,另一人说,那算什么,我喂过熊猫。孔白无奈地想:这老头哪里见过世面,看来自己要成为老头炫耀的资本了。老者许是看出孔白的精神萎靡,便命少年带孔白去客房休息。
  躺着床上的孔白反而睡不着,一则床板太硬杠的,二则她打定主意要在此多住几日以便再去那古怪山洞看看。可是她要送点什么给老头聊表下心意才能换些钱财和衣服呢?
  对于这个年代孔白从骨子里还是有些藐视的。在得知老者刚满六十岁时,孔白惊讶的下巴差点掉下来,须发皆白哆里哆嗦步履蹒跚怎么看都像百岁老人。反观现代老人,若问老人家高寿,二十年前回答是已经七十啦;十年前回答是才七十;现今回答是刚七十还年轻。她曾看见过两手各拎着大米(估计有十斤)的老人一路狂奔跳上公交车后面不红气不喘笑咪咪地站在她面前,而她也很有道德素养地让座,多和谐的社会。这是什么差距?美国与塔利班的差距!她能不优越感丛生吗!再者咱中国老人是在多恶劣的环境下把长寿进行到底的,所以说我国人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水就成长,给口空气就存活,即使没有空气也能,嗯,没有空气,没有空气,还是睡觉吧。
  第二天一早孔白故作神秘地将老者请进房来,抽出一张面纸胡诌道:此物名巾纸,顾名思义看似锦帛实为纸张,共有三层,每层薄如蝉翼,触之柔滑细腻,更为神奇的是香气经久不散,须用书本夹之收藏,忌水火。此物价值虽不菲但孔某得老丈收留无以为报,愿以其中一张赠之。孔白紧张地盯着老汉,这番说辞她思考了一夜,她真不是守财奴,但包里其余的东西她也确实舍不得送,恋乡嘛,反正面纸多,抽一张给老头也不算损失,但愿老头别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