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顾凌霜看着这尸体,心里一阵发紧,嫛婗的女人可以前仆后继,其它国家的人也可以舍命为国。将来必有恶战。
正兴十年七月初七,庆丰牵着显武的手走在正殿上,两旁群臣肃立。
显武,看到上面的椅子吗。现在你只能站在旁边,等你大了,有能力了,才可以坐着。不过不要怕,外祖母陪你站着。庆丰和蔼地对孙女道。
显武认真地点点头,外祖母放心,孙女不怕。
殿上侍卫大声宣读正兴帝遗诏,只有八个字:显武监国,庆丰摄政。庆丰与大臣们商议年号依旧沿用正兴。嫛婗国收回了以前的攻势,改为守势,各国得以喘息。而梁丘国,荀国,墨国借机壮大。
正兴帝在位十年,国力强盛,闻着无不丧胆。后世有人评论,嫛婗之兴始于定康,成于广佑,盛于庆丰,扬于正兴。
正兴十八年九月,显武即位,次年改年号为显武元年。
显武元年
七月的晌午骄阳似火,竹山的半山腰凉亭里,一位满头华发的瘦弱女人正坐着纳凉。从山顶的官道上下来辆驴车,驾车的是位肤色黝黑的村妇,她一见凉亭的女子,立即拴好驴车,笑着过来问:甄姐,你身体越来越好,都能走到这里了。
华发女子友善笑道:何姑,你吃了午饭吗?今儿又给山庄送的什么好菜?
庄里的大管家留我吃过了。真是有什么样的主母,就有什么样的工人,您庄里的人都是一等一的热心。何姑挨着她身边坐下,憨厚地笑答:菜,您放心,保证新鲜。当初我外子意外身亡,要不是您把给送菜的活交给我,我们家真还不知怎过呢。
华发女子故作生气,何姑,你又说这种话。你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不过的举手之劳。对了,上次你说你们村人有意将你和失了内子的关福凑在一起,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何姑愁道:唉,这事我还在考虑。关福有个独女儿,和她娘一样是病秧子,我呢,有两个女儿,这要合了一家就得有人去当兵,这肯定是我的孩子去了。我以前的外子对我好着呢,要不是为了给我弄点野味,也不会上山遇到野兽了。我怎么舍得让我俩的孩子去当兵。再说,关福对她的内子也是念念不忘。难啊。
你们要是真看对方顺眼,有意凑在一起过,这事不成问题。你们可以再生几个,让你们的孩子去当兵不就成了。华发女子微笑道,真要想在一起,没有为难的。
何姑想了会,一笑,这事以后再说吧,反正前些日子朝廷下令可以自由婚配,谁也管不着我。哎,甄姐,我和你说,我们小叶村出了件大事。林家的大女儿琥珀和京城来得一位小姐好上了。琥珀那丫头我看着她长大的,胆大心细。我们村尽东头的一处破落竹屋里住着个怪女人,深居简出的,只要琥珀那丫头敢跟她亲近。
小姐?怪女人?华发女子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何姑得意地卖弄起来,这个怪女人来了有好几年了,平常不见人,倒是有个男人常常来看她。最近那男人又带了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来。大家都议论这是一家子。不过也没见这女人大过肚子啊?而且我们嫛婗只有女婴啊?她自言自语地发了两问,又道:琥珀这丫头和这女人最亲。这丫头小时候最顽劣,她妈和她娘根本管不住她,这下好了,京城来的一位小姐将她管住了,听说都准备成亲了。那位小姐叫什么来着?好像叫武日业。
华发女子心中一动,武日业?她呵呵一乐,站起道,何姑,时间不早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孩子再过会就要下学了。何姑也起身拍拍身上的灰,道:那我先走了,咱们下次再聊。
甄姓女子见何姑走远了,才慢慢踱步向山上走去。没走多远,就有个挺拔的年轻女子迎上来,笑眯眯过来扶着她,道:母亲,这大太阳的,您也不怕中了暑。
华发女子有意试探,故意板着脸道:显武,你才登基不久,不以政事为先,怎么三天两头往我这跑?
显武带犹不自知,答道:两位外祖母要去云游,女儿特地和她们来看母亲的。
那你更不该离京。正兴生气道。
显武帝慌了神,女儿明日就回。正兴厉声道:马上走。
显武帝为难,她和心上人约好今晚会面,如果失约,还不是要多久才能哄回呢。正兴见她踌躇,知道心中所猜不假,于是笑道:算了,你别耽误正事就好。
显武帝见母亲的态度陡然转变,没来得及细想,兴奋地点点头,她见母亲心情不错,又道:母亲,女儿和你商量件事,女儿不想让妹妹们姓顾。
正兴脸上隐隐透着怒气,这次她是真的生气,这是嫛婗的规矩。皇女们除了储君,都要和娘姓。你想坏了规矩。
显武帝忙赔罪道:母亲,女儿混账,您别生气,女儿再也不提就是。
正兴叹道:我知道你一直对你娘亲有偏见。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不怪你娘,是我让她走的。这些年我让你打听你娘亲的消息,可有眉目?
没有显武帝垂下头,恭敬道:我们不说她了,母亲晚膳想吃什么。正兴见女儿如此,心里难过,她知这个心结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开的,只能慢慢来。
正兴十年七月初七,庆丰牵着显武的手走在正殿上,两旁群臣肃立。
显武,看到上面的椅子吗。现在你只能站在旁边,等你大了,有能力了,才可以坐着。不过不要怕,外祖母陪你站着。庆丰和蔼地对孙女道。
显武认真地点点头,外祖母放心,孙女不怕。
殿上侍卫大声宣读正兴帝遗诏,只有八个字:显武监国,庆丰摄政。庆丰与大臣们商议年号依旧沿用正兴。嫛婗国收回了以前的攻势,改为守势,各国得以喘息。而梁丘国,荀国,墨国借机壮大。
正兴帝在位十年,国力强盛,闻着无不丧胆。后世有人评论,嫛婗之兴始于定康,成于广佑,盛于庆丰,扬于正兴。
正兴十八年九月,显武即位,次年改年号为显武元年。
显武元年
七月的晌午骄阳似火,竹山的半山腰凉亭里,一位满头华发的瘦弱女人正坐着纳凉。从山顶的官道上下来辆驴车,驾车的是位肤色黝黑的村妇,她一见凉亭的女子,立即拴好驴车,笑着过来问:甄姐,你身体越来越好,都能走到这里了。
华发女子友善笑道:何姑,你吃了午饭吗?今儿又给山庄送的什么好菜?
庄里的大管家留我吃过了。真是有什么样的主母,就有什么样的工人,您庄里的人都是一等一的热心。何姑挨着她身边坐下,憨厚地笑答:菜,您放心,保证新鲜。当初我外子意外身亡,要不是您把给送菜的活交给我,我们家真还不知怎过呢。
华发女子故作生气,何姑,你又说这种话。你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不过的举手之劳。对了,上次你说你们村人有意将你和失了内子的关福凑在一起,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何姑愁道:唉,这事我还在考虑。关福有个独女儿,和她娘一样是病秧子,我呢,有两个女儿,这要合了一家就得有人去当兵,这肯定是我的孩子去了。我以前的外子对我好着呢,要不是为了给我弄点野味,也不会上山遇到野兽了。我怎么舍得让我俩的孩子去当兵。再说,关福对她的内子也是念念不忘。难啊。
你们要是真看对方顺眼,有意凑在一起过,这事不成问题。你们可以再生几个,让你们的孩子去当兵不就成了。华发女子微笑道,真要想在一起,没有为难的。
何姑想了会,一笑,这事以后再说吧,反正前些日子朝廷下令可以自由婚配,谁也管不着我。哎,甄姐,我和你说,我们小叶村出了件大事。林家的大女儿琥珀和京城来得一位小姐好上了。琥珀那丫头我看着她长大的,胆大心细。我们村尽东头的一处破落竹屋里住着个怪女人,深居简出的,只要琥珀那丫头敢跟她亲近。
小姐?怪女人?华发女子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何姑得意地卖弄起来,这个怪女人来了有好几年了,平常不见人,倒是有个男人常常来看她。最近那男人又带了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来。大家都议论这是一家子。不过也没见这女人大过肚子啊?而且我们嫛婗只有女婴啊?她自言自语地发了两问,又道:琥珀这丫头和这女人最亲。这丫头小时候最顽劣,她妈和她娘根本管不住她,这下好了,京城来的一位小姐将她管住了,听说都准备成亲了。那位小姐叫什么来着?好像叫武日业。
华发女子心中一动,武日业?她呵呵一乐,站起道,何姑,时间不早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孩子再过会就要下学了。何姑也起身拍拍身上的灰,道:那我先走了,咱们下次再聊。
甄姓女子见何姑走远了,才慢慢踱步向山上走去。没走多远,就有个挺拔的年轻女子迎上来,笑眯眯过来扶着她,道:母亲,这大太阳的,您也不怕中了暑。
华发女子有意试探,故意板着脸道:显武,你才登基不久,不以政事为先,怎么三天两头往我这跑?
显武带犹不自知,答道:两位外祖母要去云游,女儿特地和她们来看母亲的。
那你更不该离京。正兴生气道。
显武帝慌了神,女儿明日就回。正兴厉声道:马上走。
显武帝为难,她和心上人约好今晚会面,如果失约,还不是要多久才能哄回呢。正兴见她踌躇,知道心中所猜不假,于是笑道:算了,你别耽误正事就好。
显武帝见母亲的态度陡然转变,没来得及细想,兴奋地点点头,她见母亲心情不错,又道:母亲,女儿和你商量件事,女儿不想让妹妹们姓顾。
正兴脸上隐隐透着怒气,这次她是真的生气,这是嫛婗的规矩。皇女们除了储君,都要和娘姓。你想坏了规矩。
显武帝忙赔罪道:母亲,女儿混账,您别生气,女儿再也不提就是。
正兴叹道:我知道你一直对你娘亲有偏见。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不怪你娘,是我让她走的。这些年我让你打听你娘亲的消息,可有眉目?
没有显武帝垂下头,恭敬道:我们不说她了,母亲晚膳想吃什么。正兴见女儿如此,心里难过,她知这个心结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开的,只能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