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的命好苦啊,好不容易凑够了钱买下了这船,可这水地下的东西就是不进我的网子……”
  “现在还打到了……”
  “啊!我真的是太命苦了!”
  江六见这会儿还早,也愿意听他发发牢骚,原来这男子已经整整五日没有打到鱼了,他似乎天生就不是吃这碗饭的。
  别人一网子下去,少说也有七八条,没有银鱼也有其他鱼和小虾,就他只能捞出淤泥和烂木头窟窿。
  今日男子又和往常一样下网,旁边的渔船也都在打趣笑话他。
  这次他的网似乎网到了什么,沉甸甸的拉不起来,还是隔壁大船的船工帮忙一起拉起来的。
  结果拉上来的是一具沉尸,这下大家都纷纷远离了他,说他是被河君诅咒了的,以后别打鱼了,还是把船卖了吧。
  渔民们对河君十分的崇敬,清溪镇还有“河君节”。
  男子伤心的找了个偏僻地哭起来,家中大嫂本就不喜他花光了家中钱财买船,每日打不到鱼都会恶言相向。
  家中父母因他打不到鱼,也只能对大嫂示弱,这下可好了,他被河君讨厌了,以后就是打到了鱼也没人敢买了。
  江六听了也替这男子惋惜,打不上鱼可能是鱼饵不好,可是打捞到死人,那就真的是他运道不好了。
  见这男子还在继续哭,江六也不出言打扰,悄悄拉起板车离开。哎……世人多愚昧,他什么也做不了。
  这会儿的码头比他来时人更多了,还有两艘华丽大船停靠在一旁。码头的前半截被摊贩们占满了,江六只能往后靠。
  把板车上绑着木框的草绳解开,打开上面的木板,里面是一串一串漂亮的胭脂宝石。
  把刚刚盖木框的板子上铺一层粗布,拿了几串胭脂葡萄摆上。
  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吆喝:“卖山葡萄,又大又甜的山葡萄,不甜不要钱。”
  “山葡萄,翻了几座大山才找出来的新山葡萄咯。”
  有人听见他卖山葡萄,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山葡萄除了能酿酒还能干啥?
  等等……
  又大又甜?
  不甜还不要钱?山葡萄还能又大又甜?这是说疯话吧!
  第 十四章 被赶走了。
  钟文今日特别嘴馋,趁着有正事办,顺便带着妻儿回到家乡吃银鱼羹,现在的银鱼刚揣崽儿,腹部肥厚、吃起来十分爽滑。
  他家曾经也是土生土长的清溪镇人,后来家里大哥使了银子到了府城当书吏,于是举家搬去了府城。
  凭着大哥的关系,他们在府城经营了三家米铺,清溪镇是他们的发源地,这里的大米可以说是他们家一手包圆收购。
  这刚下船没走多久,还没走出码头,一路上各种浓油赤酱,香的钟文心情真是美极了。
  突然听见有小子在大言不惭的喊,又大又甜的山葡萄?这下可把馋嘴的钟文勾起了兴趣。
  河滩附近的人爱好香辣咸口,吃了好下力气干活儿,但稍微有点家底子的人家,更喜爱鲜鱼鲜虾的原味儿。
  是以像钟文这等人家,都不会轻易在码头停留用饭,只会去品百味。
  钟文的妻子娘家在府城经营一家酒铺,她知道山葡萄酿的果酒好卖,但果子味道并不好。
  果小、苦涩、籽大、产量多,这就是山葡萄的特性。
  钟文眼珠子一转,说道:“娘子,咱们去看看是哪里来的毛头小子在乱喊,看我去揭穿他。”
  说完就快步寻着那声音跑了,钟文的妻子静默片刻,她这相公果真是十分爱凑热闹啊。
  无奈的从仆妇手中抱起一个小女娃,“你这贪吃的爹爹哟,走吧圆儿,咱也去瞧瞧。”
  她虽是女儿家,但家中老父并未私藏酿酒手艺,所以她也是会酿酒的。
  陈家酒馆卖的最好的是烈酒,但果子酒也有售卖,陈旋儿这时还只打算去瞧瞧热闹,并未有其他心思。
  等她抱着女儿找到相公时,他相公已经站在人的摊子前吃了起来,脸上还露出了痴迷状。
  钟文闭着眼甩着头,在仔细品尝这山葡萄,这会儿不像贪吃鬼了,倒像那酸夫子,只听的他说:“果真是甜如蜜糖,完全没有苦涩之味,好吃!”
  有在旁边看热闹的人,认出了钟文,这钟家幺儿最好那口吃的,他都说好吃,这山葡萄看来果真不错。
  江六笑眯着眼:“客人,来一串儿吗?一斤只要十文钱。”这筐子不大,有八十多斤。
  “啥?山葡萄还要卖十文?”
  “什么?才十文!”
  钟文和旁边看热闹的人同时开口,一个感慨价格低,一个惊呼天价。
  江六摘了几颗放在一旁,让大家随意品尝,不甜绝对不要钱!
  钟文把自己手里的一串递给娘子,急切的说道:“你快尝尝,真的好吃,比绿葡萄好吃。”他娘子最爱那甜味果子。
  钟文的娘子本不愿在大庭广众下吃东西,但相公的心意却让她舒心,于是对着相公微微一笑,摘下一颗,用帕子随意擦了两下,便吃下了这果子。
  汁水瞬间在嘴里爆开,那股甜味儿席卷了整个口舌,钟家娘子笑的更甜了。
  钟文见夫人这般模样,便知道她是满意这果子的,笑着解下自己的钱袋,对着摊主说道:“来二十串儿。”
  他们今日坐的是一般小船,没大船那么平稳,船舱里还有货物,没有多余的地方给这果子。用完饭,签完新米的契书还要返回府城,葡萄这玩意儿娇嫩,稍有磕碰便会影响口感,且不能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