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说啥呢?”
纪淑燕吓了一跳:“娘。”
大嫂正在给她讲卢家的恶心事儿呢……
眼尖的发现那一筐大骨头,江老太诡异的又沉默了,心里又没忍住,骂上一句小鳖孙儿。
纪淑燕和田云花也不再吭声,说实话……她们作为大人都馋肉了,何况家里的小娃们。
生怕惹恼了婆婆,晚上的肉吃不上,还是少说话多做事吧。
江珊假装自己不存在,只一心烧火,其实思绪也已经飞远。
……
推着板车,江六突然想着,他好像忘记了什么事?
咦,到底是啥事儿?
江小三背上背了好几个扎好的稻草人,从远处看都看不见他人,这会儿正喜滋滋的显摆:“等下回家有好吃的哩,大哥二哥你们猜猜都有啥?”
大哥挑着担子,江二哥也背着稻草人,两人都笑道:“蒸红薯坨子?”
“鸡蛋面条?还是鸡蛋饼?”
“二弟,你想啥美事儿呢?不是才吃过面条子?肯定不可能。”
江家大哥率先戳穿弟弟的美梦,家里总共都只得五十来斤面粉,去年种小麦只种了三分地。
红薯倒是收了四百来斤,拿去卖也卖不上价,放在地窖里慢慢吃,冬日就不用额外花钱买粮。
两兄弟能想到的丰盛伙食,就是围绕着家里有的东西。
江小三撅着嘴不乐意了,他这哥哥们咋这么不敢想呢?那红薯坨子也能算得上是丰盛?
就是剁碎的红薯,里面放点咸盐和葱花,有时候还放萝卜丝和白菜丝,团成圆圆的一坨,上锅蒸熟,再配上辣子水。
九河村一到冬日,家家户户都开始吃红薯坨子,吃了又暖和、又饱腹,偶尔会在里面放点荤油和油渣,这样蒸出来的坨子会更绵软更香。
“是吃肉包子大馒头,还有大肉骨头呢!”江小三恨不得凑到他们耳朵上去喊。
江六一听冷汗就下来了,他终于想起来了,他把肉包子和馒头放在房间里,忘记拿出来啦……
爷爷呵呵笑道:“那咱们今晚有口福咯,我就说今儿个出门咋听见喜鹊叫了呢?”
江大伯和江建昌也哈哈笑起来……
地里干活儿的村民都纳闷了,这么高兴?老江家的大孙儿婚事谈好了?
快要到家时,江六抢先一步跑回了家,冲进他自个儿的房里,把装着包子馒头的篮子提到灶房里。
“阿奶,这个也要热来吃,我先给忘记了!”
接过来,打开上头的竹盖子,江老太突然就笑了起来。
还以为要挨骂的江六不解:“咋啦?”
原本打算等骨头做好了,给她老姐妹儿们每家端一碗的,感谢她们今日跟着走了一趟。
但又觉得这样的礼太少了,正在发愁着呢……
这会儿有了包子和馒头就好说了,每家端一碗肉骨头,再一个大肉包和俩馒头,咱农家人实在,不搞那些虚的,肚子能填饱就成!
江六呆住了:“啊?”
篮子里还有六个包子,九个大馒头,虽说那馒头有他爹拳头那么大,但分了后就剩一个了。
这时江小三也在门口喊:“阿奶,我们回来了!”
意思就是他们干活儿回来了,可以准备开饭啦……
把哀怨的眼神看向门口,三哥啊,你的美食梦破灭了,什么大馒头沾肉汤,什么大肉包子卷咸蒜,没有了、没有了,都没有了。
第 20章 洗心糖。
饭做好以后,四个男娃刚好送去今日帮忙的人家,江六被安排去了戚奶奶家,大黄摇着尾巴跟在他屁股后面走。
戚家小院儿比他们家修的宽敞,侧边还有一丛竹林,走在竹林小路上,江六合计着改日也挖点小苦竹回去,栽在他们后院儿,夏日可以乘凉。
“戚奶奶,我是小六。”
门是开着的,江六直接走了进去。
小院里还晒了许多消暑的药草,这些药草有的江六也认识。
坐在堂屋门口玩耍的小女娃看见江六端着碗,知道里面肯定是好吃的,忙去屋里喊她奶奶。
戚奶奶正在收拾屋子,走了出来:“哎哟,小六子你这是干什么?”
推着碗不想要,江六害怕烫到她,忙后退一步:“这是俺奶奶叫送来的,你不要我可不敢回家啊。”
说着就把碗放在中间的石桌子上,这石头桌上晒的是苦丁草,能泡水喝。
戚奶奶哭笑不得,只得把碗端进厨房里,腾出来的空碗又洗了干净拿给江六。
见他在看苦丁草,问:“拿点回去喝不?我听你奶说,你大哥嘴角儿起了好多火泡儿,可以喝点这个下火,可惜家里的洗心糖卖完了。”
她们两家关系好,这些都不算什么秘密,戚家的儿媳妇儿还是江老太给做的媒,家中小子在镇上医馆给人帮工,每月能挣三百文。
江六没和她客气,点头答应了,戚奶奶从簸箕里抓了一把给他放碗里,让他喝完了又来拿。
出门时他遇到了戚家爷爷,背了一大筐的白茅草。
“戚阿爷。”
戚家爷爷十分和善:“小六,要走啦?咋不多耍会,给你泡点茅根水喝。”
这些茅草可以编成草绳,茅草的根药铺也会收,儿子就在镇上医馆里当杂役,这收茅根儿的活,也是他揽下的。
茅根泡出来甜甜的,还有一股子清香味,不光是清热下火,还能哄馋嘴巴呢。
纪淑燕吓了一跳:“娘。”
大嫂正在给她讲卢家的恶心事儿呢……
眼尖的发现那一筐大骨头,江老太诡异的又沉默了,心里又没忍住,骂上一句小鳖孙儿。
纪淑燕和田云花也不再吭声,说实话……她们作为大人都馋肉了,何况家里的小娃们。
生怕惹恼了婆婆,晚上的肉吃不上,还是少说话多做事吧。
江珊假装自己不存在,只一心烧火,其实思绪也已经飞远。
……
推着板车,江六突然想着,他好像忘记了什么事?
咦,到底是啥事儿?
江小三背上背了好几个扎好的稻草人,从远处看都看不见他人,这会儿正喜滋滋的显摆:“等下回家有好吃的哩,大哥二哥你们猜猜都有啥?”
大哥挑着担子,江二哥也背着稻草人,两人都笑道:“蒸红薯坨子?”
“鸡蛋面条?还是鸡蛋饼?”
“二弟,你想啥美事儿呢?不是才吃过面条子?肯定不可能。”
江家大哥率先戳穿弟弟的美梦,家里总共都只得五十来斤面粉,去年种小麦只种了三分地。
红薯倒是收了四百来斤,拿去卖也卖不上价,放在地窖里慢慢吃,冬日就不用额外花钱买粮。
两兄弟能想到的丰盛伙食,就是围绕着家里有的东西。
江小三撅着嘴不乐意了,他这哥哥们咋这么不敢想呢?那红薯坨子也能算得上是丰盛?
就是剁碎的红薯,里面放点咸盐和葱花,有时候还放萝卜丝和白菜丝,团成圆圆的一坨,上锅蒸熟,再配上辣子水。
九河村一到冬日,家家户户都开始吃红薯坨子,吃了又暖和、又饱腹,偶尔会在里面放点荤油和油渣,这样蒸出来的坨子会更绵软更香。
“是吃肉包子大馒头,还有大肉骨头呢!”江小三恨不得凑到他们耳朵上去喊。
江六一听冷汗就下来了,他终于想起来了,他把肉包子和馒头放在房间里,忘记拿出来啦……
爷爷呵呵笑道:“那咱们今晚有口福咯,我就说今儿个出门咋听见喜鹊叫了呢?”
江大伯和江建昌也哈哈笑起来……
地里干活儿的村民都纳闷了,这么高兴?老江家的大孙儿婚事谈好了?
快要到家时,江六抢先一步跑回了家,冲进他自个儿的房里,把装着包子馒头的篮子提到灶房里。
“阿奶,这个也要热来吃,我先给忘记了!”
接过来,打开上头的竹盖子,江老太突然就笑了起来。
还以为要挨骂的江六不解:“咋啦?”
原本打算等骨头做好了,给她老姐妹儿们每家端一碗的,感谢她们今日跟着走了一趟。
但又觉得这样的礼太少了,正在发愁着呢……
这会儿有了包子和馒头就好说了,每家端一碗肉骨头,再一个大肉包和俩馒头,咱农家人实在,不搞那些虚的,肚子能填饱就成!
江六呆住了:“啊?”
篮子里还有六个包子,九个大馒头,虽说那馒头有他爹拳头那么大,但分了后就剩一个了。
这时江小三也在门口喊:“阿奶,我们回来了!”
意思就是他们干活儿回来了,可以准备开饭啦……
把哀怨的眼神看向门口,三哥啊,你的美食梦破灭了,什么大馒头沾肉汤,什么大肉包子卷咸蒜,没有了、没有了,都没有了。
第 20章 洗心糖。
饭做好以后,四个男娃刚好送去今日帮忙的人家,江六被安排去了戚奶奶家,大黄摇着尾巴跟在他屁股后面走。
戚家小院儿比他们家修的宽敞,侧边还有一丛竹林,走在竹林小路上,江六合计着改日也挖点小苦竹回去,栽在他们后院儿,夏日可以乘凉。
“戚奶奶,我是小六。”
门是开着的,江六直接走了进去。
小院里还晒了许多消暑的药草,这些药草有的江六也认识。
坐在堂屋门口玩耍的小女娃看见江六端着碗,知道里面肯定是好吃的,忙去屋里喊她奶奶。
戚奶奶正在收拾屋子,走了出来:“哎哟,小六子你这是干什么?”
推着碗不想要,江六害怕烫到她,忙后退一步:“这是俺奶奶叫送来的,你不要我可不敢回家啊。”
说着就把碗放在中间的石桌子上,这石头桌上晒的是苦丁草,能泡水喝。
戚奶奶哭笑不得,只得把碗端进厨房里,腾出来的空碗又洗了干净拿给江六。
见他在看苦丁草,问:“拿点回去喝不?我听你奶说,你大哥嘴角儿起了好多火泡儿,可以喝点这个下火,可惜家里的洗心糖卖完了。”
她们两家关系好,这些都不算什么秘密,戚家的儿媳妇儿还是江老太给做的媒,家中小子在镇上医馆给人帮工,每月能挣三百文。
江六没和她客气,点头答应了,戚奶奶从簸箕里抓了一把给他放碗里,让他喝完了又来拿。
出门时他遇到了戚家爷爷,背了一大筐的白茅草。
“戚阿爷。”
戚家爷爷十分和善:“小六,要走啦?咋不多耍会,给你泡点茅根水喝。”
这些茅草可以编成草绳,茅草的根药铺也会收,儿子就在镇上医馆里当杂役,这收茅根儿的活,也是他揽下的。
茅根泡出来甜甜的,还有一股子清香味,不光是清热下火,还能哄馋嘴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