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找了个空位坐下,竹叶青看着剩下几人疲倦的脸色,道:
“今儿不出工,找地方休息吧。”
葫芦这货,临行前不知道从哪弄来的荷叶,七八层的将破被褥都裹了,这会儿摸起来潮乎乎的,就像外边连绵大雨一样让人不爽。
做乞丐,还有一点得记着,衣裳能不脱就不脱。毕竟谁也保证不了,脱下来还能穿回自己个儿身上。
葫芦照旧琢磨他的那堆小玩意儿,这小子也就是跟了竹叶青,否则不被饿死也得被打死。
葫芦约莫七八岁,不爱吭声,别的都要银子要肉,唯独他,专门捡个针啊、匕首什么的。拿回来自己还研究着改改。
菱角指了指后边上头,那边有个突出的岩石,洞中光线不明,正好将粮食藏在上头。
竹叶青眨了下眼表示清楚,又看向汤圆,这小子长了个圆脑袋圆眼睛,多少个大老爷想要他做小厮,是他自己不同意。
汤圆道:“老大,都排下去了,明儿我跟泉子去南边,豆子跟小泥鳅去东边码头,西边离山近,让葫芦去。”
竹叶青点点头:“中,把锅支上,那几个小的回来喝口热乎的。”
汤圆捧了破陶罐去洞口接雨水,菱角问竹叶青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先看看再说,雨太大,耽误营生。等雨停了肯定好一顿热闹。可若是……”
下边的话没说,菱角也知道,雨不停,他们日子更不好过。年少的两人还不知什么叫滔天洪水,只听老叫花子嘴里念念叨叨的说是年景不好。
年景?那是种田人要关心的事儿,对于他们讨饭的来说,只要朝廷不打仗,皇帝老头儿还坐在那把黄金椅上,他们总有地方讨银子。
天色逐渐变亮,雨势稍稍转小,艰难爬山的兄妹俩,早就失去了要跟着的人。两人停在一处大树下,更大的水滴砸在头顶,肩膀。
柳芽儿弱弱问道:“哥,那人不见了,怎么办?”
柳承不想妹妹自责,扯了扯嘴角安慰道:“就在山上,走不远,咱们找找就是。
芽儿,唉……你要忘了曾经当过小姐,咱们现在就是没人要的孩子,得自己想办法活下去。”
才七岁的小姑娘,懂什么叫活下去呢?
“哥,你会丢下我吗?”
她也是知道自己拖后腿的,怕被抛弃是本能的恐惧。
“不会,这世上,就咱俩最亲了,哥不会扔下你的。”
雨水顺着头顶蜿蜒滑到脚,最后落进鞋里,漫到山上。对方眼中比雨水烫的,是泪。
休息一会,柳承牵起妹妹再次出发,山路时陡时缓,左拐又绕。一碗没什么粮食的糊糊早就消耗光了。
力气越来越少,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远离城镇,也没有讨要吃食的地方。
在柳承快要坚持不住想要返回三溪镇时,终于看到一角建筑。眼中迸发出光亮,柳承提气,兴奋喊着妹妹。
“芽儿~芽儿!忍一忍,山上有人家。咱们……咱们要点热水剩饭!”
第4章 未归
什么尊严脸面,活不下去的时候,要这些虚的续不上命。
赶到半山腰,柳承看着破败沧桑的围墙和道观,心中忐忑。也不知破成这样了,还有没有道士在。
一道虚掩着的木门,完全看不出上过漆,坑洼腐朽。柳承伸手推了推,门缝更大了些。
“有人吗?”
等了三五息,没有人回应。又冷又饿,柳承只能大着胆子推门而入。
进了门就是一条青石小路,此时还能走人,两边有些杂草,看样子有月余没清理过了。
正对面就是三清殿,中门大开,里面供奉褪了色的三清祖师像。揉了揉瘪下去的肚皮,柳承带妹妹先进去躲雨,交代妹妹不要乱动,自己则围着三清殿转悠。
他要确认这里没人了才行。
三清殿后边有一道小门,后边还有几间房屋,只是瓦片不齐整。深吸一口气,走向后边,每扇门都敲了,没人应声。
从一头推开门,第一间放着杂物,第二间是各种做法的物件以及丹炉等。正中间和隔壁一间应该住过人,被子平整叠放在床上,简单的桌椅上落了一层灰。
最后一间应该是客房,空荡荡的没有人……
流程平复一下狂跳的心,匆匆走回三清殿找妹妹。拉着妹妹跪在蒲团上先咣咣磕三个头。
嘴里念念有词,说的什么柳芽儿没听清。
“跪也跪了,拜也拜了,三清老爷不要怪罪。”
然后踮脚看着三清像脚边的贡品,时间太久,果子都不新鲜了,还有些红绿造型的糕点。柳承拿了几个干瘪的果子,在湿衣服上擦了擦递给妹妹。
“吃吧,我问过三清老爷了。”
柳芽儿抻着脖子吞咽,几个时辰水米未进,嗓子干涩的厉害。接过果子也不管褶皱里的香灰,大口大口吃着。
柳承年纪稍长,还能克制一些,吃相也是急迫的。两人垫了垫肚子,溜到后院,有被子的那两间没敢动,在客房的柜子里翻出一股霉味的薄被盖了。
兄妹俩蜷缩在床上,没多久就迷迷糊糊睡着了。正睡得香时,柳承听见木门开合的嘎吱声,一个激灵从床上弹起来。
柳芽儿揉了揉眼睛强迫自己清醒,几个月来,两人跟惊弓之鸟也不差什么。
柳承给妹妹打个眼色后,自己光脚下床,耳朵贴在门上听动静。声音是隔壁传来的,脚步声好像只有一个。难道是道观的主人回来了?
“今儿不出工,找地方休息吧。”
葫芦这货,临行前不知道从哪弄来的荷叶,七八层的将破被褥都裹了,这会儿摸起来潮乎乎的,就像外边连绵大雨一样让人不爽。
做乞丐,还有一点得记着,衣裳能不脱就不脱。毕竟谁也保证不了,脱下来还能穿回自己个儿身上。
葫芦照旧琢磨他的那堆小玩意儿,这小子也就是跟了竹叶青,否则不被饿死也得被打死。
葫芦约莫七八岁,不爱吭声,别的都要银子要肉,唯独他,专门捡个针啊、匕首什么的。拿回来自己还研究着改改。
菱角指了指后边上头,那边有个突出的岩石,洞中光线不明,正好将粮食藏在上头。
竹叶青眨了下眼表示清楚,又看向汤圆,这小子长了个圆脑袋圆眼睛,多少个大老爷想要他做小厮,是他自己不同意。
汤圆道:“老大,都排下去了,明儿我跟泉子去南边,豆子跟小泥鳅去东边码头,西边离山近,让葫芦去。”
竹叶青点点头:“中,把锅支上,那几个小的回来喝口热乎的。”
汤圆捧了破陶罐去洞口接雨水,菱角问竹叶青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先看看再说,雨太大,耽误营生。等雨停了肯定好一顿热闹。可若是……”
下边的话没说,菱角也知道,雨不停,他们日子更不好过。年少的两人还不知什么叫滔天洪水,只听老叫花子嘴里念念叨叨的说是年景不好。
年景?那是种田人要关心的事儿,对于他们讨饭的来说,只要朝廷不打仗,皇帝老头儿还坐在那把黄金椅上,他们总有地方讨银子。
天色逐渐变亮,雨势稍稍转小,艰难爬山的兄妹俩,早就失去了要跟着的人。两人停在一处大树下,更大的水滴砸在头顶,肩膀。
柳芽儿弱弱问道:“哥,那人不见了,怎么办?”
柳承不想妹妹自责,扯了扯嘴角安慰道:“就在山上,走不远,咱们找找就是。
芽儿,唉……你要忘了曾经当过小姐,咱们现在就是没人要的孩子,得自己想办法活下去。”
才七岁的小姑娘,懂什么叫活下去呢?
“哥,你会丢下我吗?”
她也是知道自己拖后腿的,怕被抛弃是本能的恐惧。
“不会,这世上,就咱俩最亲了,哥不会扔下你的。”
雨水顺着头顶蜿蜒滑到脚,最后落进鞋里,漫到山上。对方眼中比雨水烫的,是泪。
休息一会,柳承牵起妹妹再次出发,山路时陡时缓,左拐又绕。一碗没什么粮食的糊糊早就消耗光了。
力气越来越少,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远离城镇,也没有讨要吃食的地方。
在柳承快要坚持不住想要返回三溪镇时,终于看到一角建筑。眼中迸发出光亮,柳承提气,兴奋喊着妹妹。
“芽儿~芽儿!忍一忍,山上有人家。咱们……咱们要点热水剩饭!”
第4章 未归
什么尊严脸面,活不下去的时候,要这些虚的续不上命。
赶到半山腰,柳承看着破败沧桑的围墙和道观,心中忐忑。也不知破成这样了,还有没有道士在。
一道虚掩着的木门,完全看不出上过漆,坑洼腐朽。柳承伸手推了推,门缝更大了些。
“有人吗?”
等了三五息,没有人回应。又冷又饿,柳承只能大着胆子推门而入。
进了门就是一条青石小路,此时还能走人,两边有些杂草,看样子有月余没清理过了。
正对面就是三清殿,中门大开,里面供奉褪了色的三清祖师像。揉了揉瘪下去的肚皮,柳承带妹妹先进去躲雨,交代妹妹不要乱动,自己则围着三清殿转悠。
他要确认这里没人了才行。
三清殿后边有一道小门,后边还有几间房屋,只是瓦片不齐整。深吸一口气,走向后边,每扇门都敲了,没人应声。
从一头推开门,第一间放着杂物,第二间是各种做法的物件以及丹炉等。正中间和隔壁一间应该住过人,被子平整叠放在床上,简单的桌椅上落了一层灰。
最后一间应该是客房,空荡荡的没有人……
流程平复一下狂跳的心,匆匆走回三清殿找妹妹。拉着妹妹跪在蒲团上先咣咣磕三个头。
嘴里念念有词,说的什么柳芽儿没听清。
“跪也跪了,拜也拜了,三清老爷不要怪罪。”
然后踮脚看着三清像脚边的贡品,时间太久,果子都不新鲜了,还有些红绿造型的糕点。柳承拿了几个干瘪的果子,在湿衣服上擦了擦递给妹妹。
“吃吧,我问过三清老爷了。”
柳芽儿抻着脖子吞咽,几个时辰水米未进,嗓子干涩的厉害。接过果子也不管褶皱里的香灰,大口大口吃着。
柳承年纪稍长,还能克制一些,吃相也是急迫的。两人垫了垫肚子,溜到后院,有被子的那两间没敢动,在客房的柜子里翻出一股霉味的薄被盖了。
兄妹俩蜷缩在床上,没多久就迷迷糊糊睡着了。正睡得香时,柳承听见木门开合的嘎吱声,一个激灵从床上弹起来。
柳芽儿揉了揉眼睛强迫自己清醒,几个月来,两人跟惊弓之鸟也不差什么。
柳承给妹妹打个眼色后,自己光脚下床,耳朵贴在门上听动静。声音是隔壁传来的,脚步声好像只有一个。难道是道观的主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