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叶青竹还以为是手艺不愿外传,见金老大犹豫,就痛快开口:
  “金大叔,为难的话,也不用麻烦,我借两把柴刀和斧头,上山砍了木头搭两个大通铺就是。
  等以后日子过起来了,我在请木匠师傅打床都行。”
  金老大感叹这孩子真会看脸色。
  “不是守着这点东西不教,而是我们家里也是搭了木板铺上被褥睡的。
  俺兄弟的那张床,原本是给他相了个姑娘,想着打个床面子上好看,不曾想他……唉!”
  “对、对不住啊金大叔。”
  叶青竹混街头几年,脸皮早就堪比城墙。但是面对这个面冷心细的汉子,还是觉得愧疚。
  “不算什么,是他命不好。俺去给你们找家伙。”
  两人借了东西就直奔后边林子,金大叔家在做咸鱼,应该是在县城的卖的不好。
  再说进县城的两个,带着东西先奔药铺。老道士只教了他们兄妹几日,有些药材只是挖来晒干,他并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正确。
  药铺的伙计一个前后跑着,看样子应该是煎药的,另一个在高高的柜台后边给人抓药。
  他们问了城门口的守卫,这家医馆和药铺,背后是一个东家。所以他们直接来药铺。
  等伙计忙完这一阵儿,柳承才上前礼貌问询。
  “这位小哥,我带了些自己采的药材,不知你们收不收?”
  附近也有村民采了常见的药材拿来卖,都是平时消耗大又容易得的。
  掌柜的说,大家都不容易,有来卖药的,只要看得过去,就价格公道些。
  所以那伙计从柜台后边绕出来,示意柳承拿出来看看。本以为是常见的艾草什么的,没想到小少年一样一样的翻检出来,每样不多,但是品类不少。
  车前草、水蛭、地龙、蜂巢、益母草、防风……
  “这蛇胆我是第一次弄,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用得上。”
  那伙计上下打量这两个年岁不大的孩子,穿着自制的粗麻衣裳,叫上踩着草鞋,一看就穷。怎么认识的这么多种?
  “这药,是你采的?”
  “啊,是、是啊。”
  汤圆见兄弟有点胆怯,于是笑着上前半步,道:“小哥,我兄弟有些天分,这些都是跟一位老郎中学的,还别说,我家兄弟姐妹七个,就他一个记性好。
  你也看见了,家中贫寒,已经揭不开锅了,这才想着试试的。”
  “成,这些药材都能收,你等着,俺去请掌柜的。”
  没多久,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夹着算盘出来。伙计拿了戥子称重报数,掌柜的验看成色后,在算盘上拨动珠子。
  汤圆跟柳承放轻了呼吸,柳承缩在袖子里的手紧紧攥着,汤圆用肩膀撞了撞兄弟,示意他放松。
  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掌柜的算好价钱,一一报出来。
  “我们齐善堂向来价格公道,你们尽管去县里打听,若是价格满意,咱们这就银货两讫?”
  汤圆没等到柳承出声,只能笑着感谢道:“多谢掌柜的,一看您就是好人。我们兄弟今天遇到贵人了。您说多少就多少。”
  掌柜的想笑又忍住了,让小伙计去拿银钱。
  “若是以后碰见好药材了,可以直接来我们这,尤其是蛇胆,有多少我都要。”
  柳承不知道这边的蛇好不好抓,但若是真的没有其他来钱办法,他不介意到处去找蛇,正好蛇能带回去做蛇羹。
  汤圆接了银钱,数都没数就塞进柳承怀里。然后跟掌柜的道别,带上东西四平八稳的出了门。
  汤圆左右扫一眼,拉着柳承拐进右边的一条巷子,伸手抚着心口大喘气。
  “哎呦娘哎,让我缓缓。”
  柳承靠在墙上,看着汤圆傻笑。
  “我腿都软了,还以为你比我厉害呢,就这?”
  “那也比你说不出话的强,还好是我跟着,要不就你这个傻样,丢人!”
  柳承将手伸进怀里,摸着刚到手的银钱喜滋滋的。这是人生中,赚的第一笔银子。
  两人没耽搁,直接奔回家。汤圆谨慎惯了,即便高兴,也努力控制着表情,还让柳承别这么张扬。要知道当初讨饭时,脸上露出一丝表情,都会遭别的乞丐惦记。
  为了护住吃食,都练就了一张愁苦脸。
  两人满怀激动的回到家,结果家里一个人都不在。锅里温着水,可见人是离开不久。附近能去的除了海边,也就剩后边的断崖了。
  等了一会儿,大哥他们才拖着木头回来,房子后边放着三捆新砍的柴,福禄绷着脸拿着刀和斧子。
  汤圆两人上前伸手帮忙,几人将木头靠边放下。
  汤圆扯了福禄头上的小揪揪问他:“干什么不高兴?这张臭脸,谁惹你了?”
  福禄看了大哥二姐一眼,闷闷道:“他们不让我扛柴。”
  第22章 训弟
  “啥?就为这个?多大个事啊,一会儿就跑个来回嘛,乐一个。”
  汤圆揪了揪福禄的脸蛋,塌下去的脸蛋上没什么肉,手感一点也不好。
  叶青竹休息一会恢复力气,道:“你不知道放哪了,我去吧。那俩丫头哪去了?”
  柳承摇摇头:“不知道啊,去谁家串门了吧。”
  被念叨的俩丫头在哪呢?雅儿回家说了赶海的事儿,盼儿看着没多少食物的家,决定先去海边碰碰运气。管他什么东西,拿回来煮煮吃能填饱肚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