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嫁给崔良澈,是哥哥们借给她的好运气。
  方大牛向她示好,她都快接受了。
  但是他没开口。
  盼儿并不失望,反而暗自开解自己:
  这样也好,还能在家多待些日子。
  疯癫的苑可斯,让她对男人产生恐惧。
  那样病态的执着,将她当作另一人的影子,怎么就能心安理得?!
  她甚至想,好运气要消耗光了吧?
  该来的厄运还是要来找我的吧?
  等啊等,等到了言行奇怪的崔良澈,等到大哥与四哥说起她的婚约。
  如果是为了四哥位置稳固,让她嫁谁都愿意。
  但那个人是崔良澈,她觉得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在怀疑与小心中,她等到了他来。
  那么好的一个男子,竟然真的等到她长大,真的带着柔情来娶她!
  新婚那日她哭,痛觉不是假的,她从姑娘成了那人的女人。
  生女儿的时候哭,这次不是痛的,而是悲。
  公公给女儿起名为秩,她以为也如“盼娣”一样,为此郁结许久,不能释怀。
  若不是第一胎生下女儿,她都不知道曾经的事留下那么深的阴影。
  她的女儿得到了婆家人的疼爱,是她幼时百倍、千倍的幸福。
  婆婆爱说爱笑爱出门溜达,那个妇人不是嘴上说说,真的待她如亲女。
  直到儿子的出生,女儿依然得二老疼爱,她才彻底看明白,从始至终走不出来的只有她自己。
  云秩才五六岁的时候,项世博夫妇就有意结个儿女亲家。
  每次项大人提这个,夫君总要黑着脸不理人。
  回来跟她指桑骂槐一通,冷静下来便犯愁。
  云秩长得好看,又聪慧有礼,夫君恨不得把女儿藏起来,免得谁看见了都要惦记。
  盼儿的一生是圆满的,得遇良人,有儿有女,公婆明理,家人和睦。
  但她也有憾事,救不下的亲妹妹,是她一生之痛。
  崔良澈越是了解盼儿的过去,心中越是疼惜。
  她勇敢且小心翼翼的活着,甚至嫁给他都不能获得十足的安全感。
  他感谢叶青竹护着盼儿,感谢叶家所有人给娘子的温柔和真情。
  县城有那么多美人,没一个让崔良澈多看一眼。
  她们以为娘子是靠样貌吸引的他?呵~蠢!
  若世上确有精怪,他娘子一定是其中之一。
  一颦一笑成了烙印,她整个人闯入别人心里还不自知,在其中打量试探,勾魂夺魄不过如此。
  崔良澈喜欢拥着小娘子入睡,喜欢为她簪发,喜欢她亲手做的每一样吃食。
  盼儿年迈,他不舍得她再动手辛劳。
  但她总说:我这个人呐,一辈子没啥过人之处。唯有一双手善作羹食。我总得找一处,让你一辈子都惦念,都记得。
  崔良澈总说,一定要走在盼儿前头,否则没了她的日子,他定然过不下去。
  可惜事与愿违,盼儿先他一步长辞于世。
  崔良澈的余生里,再没了那个人。
  崔大人家重金聘请厨娘,几日间络绎不绝,到再没人敢上门。
  做饭的人换了几十上百个,谁也做不出盼儿的味道。
  叶平渊在自家酒窖找到几坛老酒,叹息之后,找人小心运到五姑父家中。
  那姑娘就如突然闯入大家的生命,不带任何东西来,走后,也没留下什么纪念。
  盼良人终得良人,澄澈心始为卿心。
  弱韭兰敢争风雨,催人老黄泉逢君。
  (五)
  福禄看起来是个呆子,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只是懒得说话,一点都不呆傻。
  世上好像就是有这种人,少言寡语,将更多精力用在某一方面。
  叶福禄就是这种很专一的人。
  但他自我认知里,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好人。
  睚眦必报,且尽量不留痕迹。
  有很多背后的阴险手段,家中并不知情。
  他也希望他们永远都不要知道。
  小顺村发生的一切,是他的亏欠。
  沉默不代表忘却。
  他能不记仇就不记,凡是记下的,死前一定会报了。
  与长久成为好友,这在他意料之外。
  一个无知村童,他不屑浪费时间陪玩。
  世间事,总是给他很多意料之外的馈赠,如万长久,如师父梁启同,或如先生铁锐。
  师父教他生活之本,知足常乐。
  先生教他大丈夫立世之志,看更广阔的天地。
  他身上承载了兄长们的厚爱,每个人将得不到的、失去的遗憾,叠加在他身上。
  他们期望他无忧欢愉,所学尽学。
  所以,他如家人所愿,少年之时算得上文武双全。
  波澜源于罗鸢出走,他与长久去追人的路上,不同于当年逃命,原来江山如此多样,千里风俗,自有百样。
  小鸢不想过平静如水的日子,他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就知道。
  只不过她还是见识太少,选错了方法,她不该撇下亲娘肝肠寸断,独自一人去争那么一个可能的。
  二人在都城一路打听,待得知她卷入党政纷争,误获罪身,一众女子已经被人押送前往西南边关。
  长久难免气急败坏,可他觉着吧,让小鸢长记性也挺好的,这下子一定印象深刻了,毕竟,人还活着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