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周桐吹着口哨,一副全场我最无辜什么都不要来问我的表情。
  率先开口的人是谢辰,他的语气很怪,仿佛在极力隐忍着什么似的:“小少爷,刚刚那个什么韦秋的亲传弟子,你认识吗?”
  小少爷没搞明白谢辰葫芦里卖的什么要,下意识地说道:“她不是韦秋的弟子。”
  “哦,可惜了。我还以为她是呢。”
  可是你的语气怎么一点都不可惜,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思?
  谢辰憋得整张脸通红,整个身体都在不自主地颤抖。再看一旁的周桐,早就笑趴了身。
  “想笑就笑吧,每人二两银子,想怎么笑怎么笑。”韦秋拎着铁剑,晃晃悠悠地离开了会场。
  ☆、初遇
  台是高台,人尚且还不是故人。
  韦秋穿着一身水蓝色的窄袖袍子,右手提着一把剑。
  这剑可真是把好剑。
  剑长三尺有余,玄铁锻造,通体乌黑,剑身隐隐刻着龙鳞。
  韦秋对面的少年人,扎着高高的马尾,身上穿着的是一件黑色的武袍,袍上有一只金线绣成的朱雀,朱雀栩栩如生,似乎刹那后便会展翅飞起。
  少年勾起藏匿在黑色的面纱后的嘴角,眼神中闪过了几分探究的味道:“在下无衣客,请赐教。”
  韦秋蹙了下眉头,道:“在下韦秋。”他的声音不大,没有什么感情,甚至听起来带着些许的不耐烦。若是熟悉韦秋的人当知,韦秋这是社交恐惧症又犯了,急着想要快点打完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罢了。
  可对周桐而言,韦秋现在完全是一个陌生人,他并不能理解韦秋的想法,以为自己被敷衍了,便朝着对面的人招了招手,挑衅道:“来吧,我让你三招。”
  韦秋虽然不喜欢同陌生人讲话,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怂,周桐说出让他三招的话,明摆着就是在瞧不起自己,他身上的那点儿少年人的热血像小火苗似的,蹭地一下蹿得老高。他将剑横在眼前,做了个虚步,非常简洁地说道:“三招,三招之内,必将让你扔剑投降。”
  周桐起了兴致,薄纱下面的脸上挂起了笑容,他拔出了自己的剑,那剑颜色很浅,浅得有些泛白,乍看甚至不像是金属打造的。剑上也有暗纹,那纹路似乎是叶子,也似乎是羽毛。
  “请赐教。”他说。
  韦秋便飞身攻来。他的速度很快,围观的人几乎看不清他的身形。
  只见须臾片刻,龙吟剑顺着他的手臂,在半空中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朝着周桐攻去。
  与之相反,周桐的身形却慢极了。他说要让韦秋三招,自然不会食言,只是将剑背在身后,只是微微晃了晃身形,便躲开了韦秋的攻击。
  韦秋在他躲避的刹那,又出了一次剑,出剑的速度依旧很快,快到周桐的袖子被割开了一个口子。可周桐依旧不急,速度慢到让台下的观众都为他不由自主地捏了一把汗。
  已经出了两招,韦秋仍是未能伤他分毫,便有些急了,直接使出了看家的招数。
  韦秋步伐一转,开始围着周桐转圈,手中的剑则跟着手腕顺时针转了起来,他身形太快,剑也转得很快,以至于出现了残影,一时间周桐竟不能分辨出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这招便是戏云公子的成名招式龙腾四海。
  周桐闭上了双目,仿佛自暴自弃了一般。可正在众人开始对此感到失望时,他却将剑架了起来,说:“这是第三招,我要食言了。”说着他步伐似乎踉跄了一下,身子跟着剑一起晃了起来,只靠着声音,准确无误地朝着韦秋的方向刺去。
  韦秋不得不使出轻功向后退了两步,这才堪堪躲过。
  台上两人,一快一慢,一刚一柔,可刚的那个步伐里却透了柔,柔的那个剑意里也透出了刚。精彩的决战引来了好几个门派的大佬,龙泉派的掌门琢磨了半天,朝身边的人问:“这两人是不是同门?”
  “掌门何出此言?”
  掌门:“这两人的功法乍一看截然不同,可本质上却是相互克制、相辅相成的。而且他们手里的剑,是我师祖所铸双剑……上一个乱世,离哀帝昏庸无能,饿殍遍野,天下诸侯纷纷起兵。那时有一个名叫孙建安的英豪,曾上龙泉山求剑,师祖认为此人日后必有所为,就将以毕生心血铸就的龙吟、凤鸣二剑赠与他了。”
  “之后呢?”那人问。
  掌门摇了摇头,颇有几分失望:“三年后孙建安身死,这双剑从此隐匿了踪迹。没想到今日我会在这里见到它们……倒当真是双好剑。”
  台上二人并不知晓所用功法玄妙,亦不明确的手中双剑的来历,只是大汗淋漓地不停防守进攻。两人都拿出了毕生所学,双剑相击,龙吟凤鸣之音响彻了半个北平,但到底也难分胜负。
  直至日渐西斜,长风盟盟主才终止了这场不知胜负的打斗。
  两个少年并列榜首,但作为奖励的兵书只有一本。
  二人打了许久,一切话语都在过招之间,一场打斗下来,竟生出了难得的友谊。
  周桐十分自然地揽过韦秋,拿着兵书晃悠了一下:“老弟,这兵书给我吧,反正你也用不着。”
  韦秋的身子僵了一僵,故作淡定地咳了一声:“那就给你。”
  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兵书,周桐心情大好,拍着韦秋的肩,爽朗地笑出了声:“哈哈哈哈哈,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今日我便请你去揽月楼尝尝他们的翠涛酒如何?”韦秋看着他唇边的虎牙,莫名其妙地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