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安鱼信接过来细看, 不觉被吸引住了, 捧着纸坐下,狼吞虎咽读完了这一部分, 只觉唇齿留香, 纷然画面亭亭立于眼前, 细细回味时禁不住问:“就写到这儿?”
  “就到这儿。”林二小姐笑道, “明儿再写下一部分。”
  安鱼信恨不能现在就撵眼前人回屋, 将她按在小桌前, 亲自替她点芯裁纸磨墨,立逼她写个三天三夜。
  “我还有一事相求。”林二小姐道,“我想, 将这稿子交予令堂, 请她拿去书坊评鉴, 或可出版的,请她帮忙讲价商议,银子分予你们一半。我只是想立个诨名别号,令人摸不着身份,也猜不透男女,我便只是坐而视之,待时机成熟,或有妙用。”
  “如此好书,定能大卖!”安鱼信扒着林二小姐的胳膊晃,由衷称赞,满面笑容,又问,“那姐姐要起什么别名呢?”
  林二小姐却不看她,抬头看着被树枝划得七零八落的天,看着上头来来往往的鸟雀,又看着更远处自由飘荡的云,似是陷入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安鱼信耐不住,想再度出声问询时,林二小姐终于回过头,同她笑笑:
  “我就叫……贫屋舍人。”
  ——
  萧南风拿到稿子,也如此这般地大夸一通,末了问:“鱼信啊,你知道为娘有多喜欢这个故事吗?”
  “我就知道你喜欢。”安鱼信笑道,“这是一个女子闯江湖的故事,主角是几个女子,里头笔墨较重的男子对主角们也挺尊重的。女强男弱的书不少见,或是忠女烈女,或是神女妖女,官家小姐反抗婚事的书我也偷偷看过几部——你别瞪我,搞得你小时候没偷这等书看过似的——然这本书却不花笔墨写情爱,而是重在描述曲折惊险的江湖故事,里头的女子堪称女侠客,有勇有谋,惩恶扬善走四方,也不讲忠烈牺牲,也没有超自然的神力,似是寻常女子本身就蕴含着这样的力量。我就没见过这样的故事,市面上定是头一份呢!”
  稿子被萧南风和安鱼信送到书坊。
  书坊掌柜的笑眯眯接了稿子,蹙眉翻了会儿,面上表情愈发奇怪。眉头虽是紧缩,唇角却向上勾着,半天放下稿子,搓了搓脸,向二人好声好气道:“可是您二位写的?”
  “是一奇人。”萧南风抱着胳膊在一旁站着,站出了两米八的气场,“她将稿子交予我,托我送来。我想着,这街上的大小书坊,倒是您这儿名声最好,从您这儿出去的书,卖得好,评价也颇高。我于是送到您这儿来评鉴评鉴。可是不满意?”
  “非也非也。”掌柜的头摇成了拨浪鼓,“是个好故事,刺激惊险,环环相扣,只是……为何主角是女子?那位著书之人可是有何讲究?”
  萧南风的头也摇成了拨浪鼓:“这我可不知。她甚至没把稿子亲自塞给我,而是让旁人转交的。我究竟连她面也没见上。”
  “也罢……”掌柜的对着桌上的稿子沉思片刻,抬起头笑道,“从未见过此等故事,我也不好无凭无据说能卖的如何,故给不出一个价来。不若我这边先自掏腰包刻了版,先印上几部,若是卖得好,后续利润五五分,如何?”
  萧南风略一思索,同意了,讲了“贫屋舍人”之名,带着安鱼信回家。
  半月后,一部名为《春秋侠女传》的书上世。此书反响巨大,分化也两级评价。部分人说这是难得的好书,设计之精奇、行文之流畅、文笔之玄妙令人叹服;另一部分人说这本书大逆不道,古以女子贞静淑德为美,这部书里的女子却又是到处乱跑,又是喊打喊杀的,实在有违妇道,以此为噱头的书,就算情节行文再精妙细腻,也算不得什么好书。
  安鱼信觉得唱衰这部书的人,大多没有里面女子的胆识,又觉得被女人比下去了很丢脸,于是不遗余力地抹黑。
  此后三个月内,《春秋侠女传》又陆续上了三部,反响空前,甚至惊动了皇室。当朝三皇子最是个游走于民间的,对幕后之人十分好奇,特遣人找了那书坊掌柜询问。
  掌柜的说:“不知大人们是否听过那常上街“行侠”,喜戴面具的二位女子?就是她二人将书稿交予我,却又不说是谁写的,只说是一奇人。”
  “她二人现住何处?”侍从问。
  “这小人却不知。”掌柜的说,“只知在南方。大人们或可南行,再找人问问,她二人特征很是明显,定有人知晓。”
  第82章 前世·五进府
  萧南风跟着那几个王府侍从去了, 这一去就是一日。
  安鱼信和于姨娘在院子里打转,转得心焦,隔一会儿就跑去门口看, 好不容易盼到了日落西山头,萧南风坐着马车回来了。
  “真是和阳王找你去的?”安鱼信拖了张椅子出来让萧南风坐下, 于姨娘端了杯茶来, 俩人围着萧南风,瞪着眼, 异口同声问。
  “是他。”萧南风笑道,“问我著书之人的身份。我说, 我暂且还能联系上那人, 同那人聊聊,若是那人愿意, 三天后王爷再遣人来, 那人会在我家候着, 同他们入府。”
  萧南风欲找林二小姐谈话,安鱼信也说要去。萧南风说大人谈话小孩子插什么嘴, 安鱼信撇撇嘴, 说:“我十五了。”
  女子十五及笄, 及笄礼不久前才办。
  及笄礼当日林二小姐也来了, 带了一大箱子东西。萧南风说不用如此破费, 林二小姐笑着摇摇头, 打开了箱子,只见里头都是各色绫罗衫裙,四季的都有, 装得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