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你长高了好些,离开京城那会儿你和姨妈一样高,如今都比姨妈还要高了。”
  黛玉抬头瞧了瞧,道:“你更高呢。”
  乔安摸摸头,傻傻地笑了:“在翰林院里,的确没有人比我更高了。”
  黛玉扑哧一声笑了:“都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了,怎么反倒傻了?”
  乔安很是无辜:“我说的是实话嘛。”
  黛玉笑道:“难道陛下点你为状元,是看你长得高?”
  乔安笑道:“或许就是我长得高,陛下一眼就看中我了呢!”
  黛玉拍拍他的手臂,笑骂道:“胡说!在翰林院,在陛下跟前,你也这么胡说八道?”
  乔安笑嘻嘻道:“在别人跟前和在你跟前,当然不一样了。”
  不过几句话,黛玉心里的忐忑全然消失了。
  不管再过多少年,不管模样如何变化,他们之间永远都不会变。
  第110章
  回京后,贾敏首先做的事就是带着一家人往贾家拜见母亲。
  与上一次回京不同的是,苏梅并没有一同前来。
  乔安本不想去,这半年多在京城,他与林家的故交旧友家的小辈有所来往,但贾家人,他一次都没有见过。
  这其中自然是有缘故的,他虽然不喜欢贾宝玉,但贾家是贾敏的娘家、黛玉的外祖家,该尽的礼数他不可能不尽。
  去年年底,林家往京城的旧交家中送年礼,贾敏特地写了信,让乔安带人去送。乔安知道,这是让他趁机在这些人家混个脸熟,等会试过后授了官,他在朝中也算有些人脉,不至于孤立无援。
  别人家都去了,贾家不好撇下,乔安自然也得去,然而当日贾家却只派了管事与他见面,没有一个当家人出面。
  乔安是以贾敏侄儿的身份去送林家的年礼,贾家此举无所谓瞧不瞧得上他,而是对贾敏这个姑奶奶的不尊重。
  乔安素来尊重贾敏,见贾家人如此,自然气不过,干脆也视贾家人如无物了。会试放榜后,贾家二老爷贾政派贾琏来请过他,当即就让乔安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想到贾家不知为何不尊重贾敏的事,乔安当即改了主意,他一定要去,否则贾家人欺负了姨妈和姐姐可怎么好?
  乔安悄悄将年前贾家的事告诉了黛玉,小声道:“这件事在信中不好说,等会儿上了马车,你告诉姨妈,让她心里有个准备。”
  黛玉点头,随即疑惑道:“这几年我们都在外头,娘不过逢年过节跟他们家有些来往罢了,真不明白他们家发什么疯!”
  乔安摇摇头,也是不明白。
  那边贾敏已经在叫黛玉了,他们不好再多说。
  但之后贾敏听过黛玉的话,却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黛玉忙问道:“娘,什么原来如此?”
  贾敏摇头笑笑,道:“没什么,娘知道了。”
  去年乔安回京时,已经连中小三元加解元了,这对当初看不上他还贬低他的贾母来说,可不是狠狠打了她的脸么!
  此等情形下,乔安替林家送年礼,在贾母看来,那是去奚落她,自然不许家里人去见他了。
  黛玉追问道:“娘,你知道什么了?”
  贾敏笑道:“今日让安儿过来,可真是对极了,别只让他去前头,也得跟老太太多说些话才好。”
  并非贾敏执意要落贾母的面子,实在是乔安无辜受了委屈,没道理老太太无辜迁怒后什么都不必承受,就让这件事轻飘飘过去了。
  黛玉听得一知半解,年礼的事就罢了,可听母亲的意思,难道在乔安不知道的时候,他还得罪了贾母?
  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事,本人都不知道,倒有人因此恨上他了?
  怀着这样的疑问,黛玉跟随母亲到了贾家。
  林如海如今官拜吏部尚书,加封文渊阁大学士,国之重臣,他带着妻儿上岳家的门,贾家自然要阖家相迎。
  贾母的上房中,贾赦贾政兄弟二人陪伴在贾母左右,他们的儿孙们则迎出门去,外头一阵脚步声响起,便是林家一行人到了。
  进门先向老太太行礼,又各自见过礼后,方落座叙话。
  贾母年老了,便格外盼望天伦之乐,见了女儿本有些热泪盈眶,不想却又见到了乔安。
  想到贾敏离京前闹的那场不愉快,想到乔安如今三元及第,想到她的宝玉寻不到一个清贵人家的女孩儿,想到贾家三个姑娘只能屈就寒门子弟,想到贾家在林家跟前矮了一头,想到现在不得不巴结着林如海,贾母的眼泪顿时就收了回去。
  贾敏笑向贾母问道:“几年不见,母亲身体还是这样硬朗,可见底下儿孙们孝顺,倒是我这个女儿不孝,不能侍奉母亲膝下。”
  贾母淡淡笑道:“你兄弟侄儿们是很孝顺,你与女婿好好的,也是对娘的孝顺了。”
  贾敏笑道:“到底是兄长们得母亲欢心,底下又有好孩子,哪像我,两个孩子没一个省心的。幸好还有一个安儿,这孩子自然比不上母亲的孙儿,如今只在翰林院做个六品小官儿罢了。”
  贾母面上的笑险些没有维持住,没错,乔安只是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可他这个修撰是状元郎的身份挣来的!
  十七岁的状元郎,十七岁的翰林院修撰,谁听了不说一句前途无量!
  贾母恨得牙痒痒,只恨老天无眼,竟让乔安得了这等好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