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程椰能在江对面的参天高楼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能在江这边灯红酒绿的画阁朱楼里喝一杯二十块的奶茶,这样自得的性子常常给她可以靠近的错觉。
  她在认识程椰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与程椰的差距,却从没有像此刻这般绝望地感受到程椰与她的距离,远到她无法触及。
  杨迩突然恐慌,轻轻唤她:程椰。
  程椰讶异地抬头,因她的称呼。
  杨迩无话可说,也不愿掩饰,只静静地看着程椰,看程椰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而自己的身影片刻占有她漂亮的眼。
  程椰看懂了,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
  叫的车到了,稳稳地停在他们面前。
  杨迩垂下眸子,主动走过去开门,落落大方地转身对她笑:今天谢谢程老师请客,路上注意安全。
  程椰怔愣,点点头,上车了。
  再见。杨迩站在车外,目光缱绻,声音温柔。
  再见。
  杨迩想,再见真是个奇妙的词,她甚至无法想象自己和程椰下一次再见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理由,当这个词从自己嘴里说出来时,像是绝望的祈求,从程椰嘴里说出来时,却又像是信口的许诺。
  杨迩没有叫车,本是想要送程老师上车后再打车,此刻却没了心情,独身在外滩边漫无目的的走着。
  她想起年初时,小富婆准备在上海买房,包了来回机票把她从国外薅回来,白天看房逛街,晚上换着餐厅打卡,小富婆有钱,她又闲,几乎把上海都玩腻了。
  可是很多个晚上他们还是会选择在黄埔江两岸消食、散步,他们那时候天真的以为这里才能代表上海。
  杨迩飞机落地的第一个晚上,俩人坐在这里,外卖了两个高脚杯,开了她人肉带回来的红酒,干了在上海的第一个杯。
  俩人胡说八道,一会儿的功夫,小富婆已经畅想到要把对面的楼买下来养奶牛。
  喝累了,笑累了,叶玖不拘一格地躺在花坛边,仰着头对她说:谢谢你回来。你来了,我才觉得在一个新的城市里开启一段新的生活好像不是那么可怕。
  杨迩坐在一边,揉揉叶玖当时新染的粉毛,并不能十分感同身受,但也不忍见她低沉,安慰道:新的城市,新的鱼塘,可以换小男朋友了。
  叶玖一下子就被安慰好了。
  而此刻独自走在这里,杨迩觉得她好像理解叶玖了。
  她独自去过那么多陌生的国家、城市,一个人面对过许多困难、挫折,却在这个夜晚感到孤独与彷徨,第一次对未来没有信心。
  车开上了高架,程椰缓过神来,将车窗放下,靠着椅背吹风,心下复杂。
  然而不等她多想,手机震动,收到了一条姜吟霜的消息:程总,忙吗?有没有空出来和老同学喝一杯?
  姜吟霜在本市一所大学里任职,公司校招时,程椰去过两次,俩人平日没什么交集,交流也不多,但姜吟霜是程椰为数不多钦佩的人。
  姜吟霜家境困难,大学时一边勤工俭学,一边活跃于学生活动中,成绩还能保持名列前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扭捏,心性坚韧淡泊,智商情商双高,是真正从尘埃里走出来,自强不息的人。
  程椰不善与人亲密交流,虽有钦佩,但也只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她关注过姜吟霜毕业后的发展,也真心为她如今的生活感到欣慰。
  尽管如此,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无事不登三宝殿。
  程椰思考几秒,快速打字:可以,哪里见?
  他们约见在大学附近的顶楼清吧,姜吟霜确实有事求她,请她以当前公司任职和国外学校校友的双重身份为一个大三的学生写一封推荐信。
  这孩子成绩好,和你一样的专业,马上升大四了,计划出国有点晚,我记得你以前在那里读书,想着是不是你这样的杰出校友帮忙写推荐信稳一点。
  程椰不搭腔她的恭维,有些不解:这学生和你什么关系?
  坦白来说,姜吟霜找到自己,意味着要欠个大人情,为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学生,关系再好也不值得。
  既然请她帮忙,姜吟霜没想过瞒她:哎,这姑娘是我刚进学校做辅导员带的第一届学生,这几年一直在我身边当学生助理。上个月我订婚了,你知道的吧?
  程椰点头,她见姜吟霜发过朋友圈,也例行赞过。
  这小孩跑来跟我说喜欢我,闹得动静大,她爸妈也知道了,和我商量把小孩送出国读书。我想多少和我有一些关系,便想多帮一点,起码能去越好的学校越好。
  程椰无意八卦细节,只关心道:那学生怎么想的?她自己也想出国?
  一开始死活不同意,劝着劝着就同意了。
  姜吟霜踱步到围栏边,看着楼下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学生,对程椰说:你看,这些学生才多大啊,那孩子才21岁,年轻时的想法一天一变,小孩拎不清,老师和家长总要多考虑一些。
  程椰心想,21岁也不小了。
  把她资料发给我吧。
  回到家洗完澡已经是凌晨,程椰其实很累,却毫无睡意。
  她坐在书房的电脑前,翻看姜吟霜发来的资料,又想起杨迩,思绪纷飞,努力回忆自己大学时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