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沈婉鸢冻得僵硬的手指紧紧捏着退婚书,木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每走一步,心中仿若重石压着慌张便多一分,胸口的浊气便重上两分。
  现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若是可以,她只想祈求上苍漫天神佛救救沈家。
  倏然,风雪突然小了。
  她仰头望去,头顶出现了一把素雅的油纸伞,她还未说话,便听撑伞之人恭敬地说道。
  “沈姑娘,我们主子邀您一叙。”
  撑伞人身后有一架奢华的马车,由四匹高大玄色宝驹牵引,硕大的车厢由紫檀木制成,黄金镶嵌其中。
  这般奢华的马车中的贵客,她根本不可能认识。
  沈婉鸢摇了摇头:“我不认识你们主子,”朝着马车福身行礼后,她便转身离去。
  “若是孤能救你父亲一命呢?”一道低沉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
  --
  车厢内,两盏琉璃宫灯辉煌如同白昼,淡淡的檀香味在沈婉鸢的鼻尖萦绕,内里的陈设皆是她从未见过的珍品。
  沈婉鸢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余光窥视着主位之人。
  那人穿着一袭玄色绣四爪金蟒祥云纹长袍,剑眉星目,深邃的眼神之中带着一丝凛冽。
  沈婉鸢心中一颤,整个京城能穿这样形制蟒袍的皇室只有一位。
  摄政王陆珩。
  在京城,提起他的名字朝中官员无不恐惧。
  新帝冲龄,先帝殡天之际着册封肃王为摄政王,他权势滔天,势倾朝野,临朝当日便斩杀了一批官员,猩红的鲜血浸透了未央殿的金砖,血气直冲上天,之后又率重兵以雷霆之势迅速镇压了北方边境动乱。
  说书先生每每提起他的名字,能止小儿啼哭。
  莫说是小娘子们,便是京城纨绔子弟都惧怕他三分。
  沈婉鸢心
  中愈发惶恐,微微颤抖的身体又向下弯了几分,重重叩首道:
  “沈天之女沈婉鸢,叩见肃王爷。”
  陆珩却轻笑一声,清润声音仿若清脆珠玉:“沈姑娘,别来无恙。”
  这般温润的语气使得陆珩多了几分亲近。
  沈婉鸢听着这般陌生熟悉的声音下意识抬头望去,想起不能直视贵人面容的规矩,诚惶诚恐道:“您认错人了,臣女从来没有见过您。”
  居朝堂之上的摄政王,怎会是她这样的深闺女子能相熟的。
  但他这般熟稔的样子,莫不是真在什么地方见过?
  她见外男的机会不多,除了与爹爹在家中对弈,便是同苏云川去青草漫漫之地放纸鸢。
  除了那个......
  突然流着鲜血出现在她家柴房,养了半月伤的神秘人!
  神秘人!
  沈婉鸢猛地抬头,但此事事关重大,她又不敢多言语,只得继续低着头。
  陆珩看着沈婉鸢想起了过往,眼眸带着一抹笑意,肯定道:“沈姑娘,可是想起来了。”
  果然是他。
  陆珩的话坚定了她心中所想,但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怎会在她的柴房养了半月的。
  涉及到宫中秘辛,沈婉鸢却不敢多言,含糊应道:“臣女不知您在说什么。”
  沈婉鸢诚惶诚恐,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抬头。”
  沈婉鸢下意识抬头,只见面前的小桌案上摆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旁边还有一碟点心。
  陆珩轻点桌面:“先吃些东西暖和一下。”
  “臣女不...”沈婉鸢话刚说完,肚子便不合时宜的响起了起来。
  陆珩轻笑一声,把茶盏往前推了推。
  沈婉鸢从上午忙乱定亲之事,下午便是为了父亲的事情在外奔波,又在风雪中叩了一夜的房门。
  滴水未进,她的肚子已然前胸贴后背。
  沈婉鸢缓缓抬头,试探地看向陆珩,在陆珩肯定的眼神中,缓缓捧起了温热的白玉茶盏。
  茶盏中的热气伴着茶香熏着她冰冷的身躯,轻咬着糕点,眼中满是空洞。
  忽然沈婉鸢看着地毯上的祥云纹,她面前的人不就是这个国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她来不及放好茶盏,跪地叩首道:“求王爷救救臣女父亲。”
  陆珩看着俯身叩首在他面前的沈婉鸢,身着一袭定亲时的红裙,满身都是雪花留下的污渍,身子颤抖仿若小兽。
  “沈姑娘,可知你父亲犯了什么罪?”
  沈婉鸢心尖发颤道:“禁军说贪墨了赈灾粮。”
  沈婉鸢说罢又觉得不妥,快速补充道:“臣女父亲一贯谨言慎行,小心行事,还望王爷明鉴。”
  陆珩轻点着桌子,“陛下亲自督办,半个户部的人都被抓走了。莫说是沈主事这次在劫难逃,便是沈姑娘恐怕都会没入教坊司。”
  沈婉鸢瞳孔一震,纵然她知晓罪臣之女只有一条出路,但是此番被人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面前,她压下心头泛起的恶心。
  “若是孤能救你父亲一命,你可愿跟了孤?”
  第2章 “更衣,孤去宫里找皇帝谈谈条……
  沈婉鸢仿若被晴天霹雳一般,她的眼中满是错愕。
  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六品户部主事,若是家中没有出事,她连陆珩的侧妃都当不上,即将成为罪臣之女的她,只能沦为权贵的玩物。
  她身子微微颤抖,重重地叩首道:“臣女不愿。”
  陆珩似乎早已料到了她的答案,说道:“沈姑娘是聪明人,想必也知晓,皇帝亲自下旨,沈府已经没有翻身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