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即便是从未学过医术的凌策也能察觉出其中的不妙,脱口道:“怎会如此?”
  李明夷暂未作答,注视着那只苍白肿胀的脚掌,尽可能小心地用掌心贴合上去,感受着足背动脉该有的搏动。
  ……没有。
  他神情更加凝重。
  足部软组织肿胀,伴随剧痛、苍白、脉搏消失以及运动感觉障碍,一切症状都指向一种急性而致命的外科疾病——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骼与周围骨间膜、肌间隔、深筋膜共同构成的"封闭"筋膜室, 在组织肿胀或外部压力时出现室内压增高,压迫血管和神经,引起缺血坏死的情况。1
  如不立刻处理,病人轻则截肢,重则丧命。
  这种急症更常见于小腿或前臂,结构复杂的足部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则少见而棘手。
  李明夷猛地起身。
  “将军的足伤严重,必须立刻手术处理。”
  第115章 网状切口减张术(捉虫)
  手术?
  李明夷话音刚落,便听远处的前营传来新一轮的冲杀之声。两军的精锐再次在半山坡交火,处于低地的唐军明显是吃力的那方。
  “为何要行手术,将军的伤势果真如此严重?”赵良行收回震惊的目光,环顾一眼临时搭起的救治营帐,意味不言而喻。
  正面战场一连后撤二十里,情势不容乐观。
  想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简直是天方夜谭!
  “你们看。”李明夷用手掌轻轻托起那只肿成大白馒头的脚,尽量直白快速地解释,“将军的腿之前被马粪包裹得太紧,伤处受压,肿胀严重。现在内里的血脉不通,再耽搁下去整只脚就会缺血而坏死。”
  一旁的周春年闻言大骇:“所以你所谓手术,是准备……”
  “很简单,切开减压。”
  李明夷以手势在肿胀的脚背上往下一划,向周围一圈军医示意:“只要里面的压力得到释放,这种急症就能缓解。”
  被他这样一说,赵良行立即意识到问题的急迫性。
  可要在随时变化的战场中搭建一间理想的手术室,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看来只能先送将军回长安……”
  轰——!
  赵良行话还没说完。
  不知何处飞下的一颗落石,正正砸中救治营的门口,炸起满地砂石尘土。站在险些被砸出坑的营帐中,众人高度紧绷的心情也随之重重一震。
  “军医。”
  就在诸人下意识往外查看情况时,忽听躺在地面的李嗣业牙关间低低咬出一声。李明夷俯身下去,正想听他说话,胸口的衣襟便被猛地往前一抓。
  距离倏然拉近,那双含着血丝的眼睛直直注视着他。
  “你看不见战况吗?!”李嗣业几乎是咬牙切齿,克制着声音中的颤抖,“即刻给我止痛,本将还要返回前营。”
  又是个蛮子!
  李明夷毫不客气地逼视回去:“一时之痛可解,可若将军执意不肯手术,便是华佗在世,将来这只腿也不能保住。”
  “将来?”李嗣业唇角勉强勾起,眼神深长地望远,“此战未捷,家国不定,谈何将来?”
  前线激烈的呐喊声不绝于耳,刮来的大风撕扯着营帐,带来战火烧焦的血腥味道。
  李明夷在这双眼中看到了无数人。
  “还有个办法。”他轻轻眨了眨眼,目光逐渐凝聚回眼前这张倔强的面孔上,“不用进行全麻醉手术,可以快速解将军之伤。”
  一旁正竖着耳朵旁听的林慎不禁抛来个你不早说的眼神。
  谢望也瞥来一眼,接着自顾自地从地面拾起一枚染血的长箭。
  “快说!”李嗣业将手放开。
  “网状切开减张。”
  回答的同时,李明夷再次将视线转回到那只患足上,仍以手势向其他人示意。
  “在伤足上每间隔几毫厘做一小切口,将内里的压力减除,可以达到与手术相近的治疗效果。”
  骨筋膜室综合症需要早期、充分的减压,因而外科医生往往倾向于将患肢全部广泛切开。
  这种术式的缺点则是创面过大,容易感染。
  且压力骤然从一个大切口释放,被切开的皮肉会像炸开似的严重外翻,以致伤口需要二期缝合甚至植皮。
  以网状小切口替代彻底的大切口,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
  然而这种操作也有其弊端。
  “那,便需要切开数刀。”有着丰富军旅经验的赵良行第一个反应过来。
  李明夷点点头。
  除了减压效果略逊于大切口外,网状切口对于病人的承受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在没有理想手术室与麻醉的情况下,需要做出十数甚至二十道切口的操作无异于一种凌迟。
  李嗣业看向自己麻木而疼痛的右脚,身体的感觉告诉他这位军医之前的话绝不是信口威胁。
  战场的压迫感不断从背后逼来。
  他紧紧攒握住双拳,下定了决心。
  “就照你说的办。”
  征得病人本人同意,李明夷正打算找助手协助操作,却见谢望倏地起身,将手中的长箭交给了焦急守在一旁的凌策。
  凌策上下看了看这支箭,目光落定在那有些脏污的箭簇上。
  李明夷也眼尖地发现了上面被涂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