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季蕴?
  季惟一惊,他没想到季蕴这般细心,一早就发觉税赋有异,连忙惶恐道:“身为大周子民,这都是季家该做的。”
  “待查清后,账簿则会一一归还的,本官先告辞了。”何毓面带笑意,轻声道。
  曹殊闻见动静,他远远地瞧见何毓一行人从账房出来了。
  他眼睫轻垂,低头看向季蕴,嗓音温和:“蕴娘,我该走了,等了结这件事,届时我再登门拜访。”
  此言无异于是对季蕴的承诺,他神情认真,一字一句都说得无比诚恳。
  季蕴微顿,她眸光流转,耳朵隐隐发烫,轻声道:“我都明白,曹哥哥,我想你了就会来寻你的。”
  “近来不太平,你还是待在家中为妙。”曹殊摇头,他眼神中带着担忧,并不赞同道。
  季蕴抿唇不言,只是点了点头。
  何毓和季惟一前一后地走了过来,衙役手中拎着书箱子,一行人走至前厅来。
  曹殊向季惟作揖,一行人告辞后,他们便离开季宅,急忙赶回府衙,却得知鲁国公主身子不济,已前往下榻之处。
  待众人赶至鲁国公主的住处,将季家的账簿呈给她时,她神色惊讶道:“你们怎地这么快就拿回来了?”
  何毓垂头道:“回公主的话,季家的家主十分通情达理,微臣告知其来意后,他便立即将账簿交出来了。”
  “这季家倒是识趣啊。”鲁国公主打开账簿一一查案,她若有所思道,“有了这些账簿,倒是对咱们有利,对了,临臻,你和季家的三娘子曾经是同窗?”
  “没错,微臣和她皆拜在青一先生的门下,在清凉山时感情较为深厚。”何毓顿了顿,如实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那为何你入朝为官,她却在崇州?”鲁国公主点头,她翻阅着账簿,疑问道。
  何毓一怔,她不知该如何回答。
  鲁国公主抬头,她瞧着何毓欲言又止的模样,突然想起是曹殊先提及季家账簿有异之事。
  她暗道季家三娘子竟然能将家中机密告知于曹殊,看来他们二人的关系匪浅。
  第140章 瑞鹤仙(十)
  此次鲁国公主亲临崇州,入了夜郑铭专门设宴款待,他神态恭谨地作揖,请示崇州底下的官员们可否来赴宴。
  鲁国公主微服私访,本不想惊动百姓,但今日在公堂审问陈密致之事定然会传扬出去。
  陈密致身为崇州知州,背地里不知做过多少不法之事,他肯定还有亲信,今夜的宴席说不定可以发觉一些蛛丝马迹。
  思及此处,她点头同意了。
  郑铭得到她的首肯,他通知崇州底下的官员,他们才敢来赴宴。
  天色渐暗,雨声淅淅沥沥,宴席上觥筹交错。
  崇州官员们今日听闻知州被押入牢狱,他们吓破了胆子,纷纷向鲁国公主投诚,竟然吐露出不少关于陈密致的事来。
  鲁国公主居高临下地注视他们,唇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笑。
  宴席散后,众人瞧着鲁国公主桌捉摸不透的神情,只能谨小慎微地告退了。
  屋内,烛火摇曳。
  何毓拿着笔,她正记录着方才方才官员们的供词。
  如他们所料,陈密致身为一州之长,这些年来以权谋私,藏污纳垢,将崇州治理得乌烟瘴气的,百姓们因此苦不堪言。
  隔着一道清雅的屏风,曹殊身着素色衣袍,他面容清冷地端坐在桌案前,手中翻阅着账簿,凝眸扫了过去,暗中对比邻州和崇州的税赋,立时就发觉了蹊跷的地方。
  他不疾不徐地站起身来,绕过屏风后,将账簿其呈给鲁国公主。
  “临臻,你也过来。”鲁国公主沉吟道。
  “是。”何毓闻言放下手中的卷宗,她慢慢地走到鲁国公主的身旁。
  曹殊作揖,他垂下眼帘,神情凝重地向鲁国公主和何毓指出账簿有异之处,娓娓道来,嗓音如早春的溪涧。
  鲁国公主低头看去,便见账簿上记录着,自永延十三年年末,崇州的税赋有了调整,比永延十二年增加了些许杂税,邻州则是正常的。
  曹殊言罢,他漆黑的眼眸顿时一暗。
  永延十三年,他再记得不过,就是三年前,曹松因药斑布有异罢官,曹家分崩离析,巧的是这年的年末陈密致升任为知州。
  “这陈密致刚升任知州,就暗中调整税赋,未免太嚣张了。”何毓皱眉,她看向鲁国公主,讶然道。
  “公主,何大人,请二位再看永延十四年的税赋。”曹殊眸光沉沉,他修长的手翻开另一本账簿,平铺在桌案前,语气严肃道,“永延十四年除却正常的田赋,丁税以及市税外,则是比着前一年又添加了许多杂税,这般横征暴敛,季家是崇州的大户,便就缴了如此多的税赋,那崇州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啊。”
  “陈密致,真是好样的。”鲁国公主脸色阴沉,咬牙切齿道,“有这些账簿在,本公主倒要看看他这回如何抵赖。”
  “公主息怒,草民有疑,陈密致为何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敛财,这些年竟一点风声都不露,其中怕是没有那么简单。”曹殊眼睫轻垂,低声道。
  “你的意思是他在朝中还有同党?”鲁国公主抬眸,疑问道。
  “公主,先前郑大人在陈宅搜出陈密致与朝中某位官员通信,谈论立储之事。”曹殊敛眸,他低声道,“只是草民不知与陈密致通信之人是谁,公主,您可有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