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如果不记得,他会怀疑自己的魅力,内心戏上演到了五百集,结果另一位男主演毫不知情,算怎么回事呢?
  他分不清自己到底怎么想。
  祁复很诧异,他俩和白清淮竟然曾是同校同年级的同学。
  他对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印象。学生时代让祁复有印象的是——“50%的同班同学”、“年级成绩排行榜前10的同学”、“学生会成员”、“运动会长跑超过他的运动特长生”。
  白清淮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
  所以他很笃定:“不认识。”
  白见山说:“一个年级都有一千人了,不认识也很正常。如果你们早些认识,说不定也早就定下来了。”
  不认识。
  白清淮应该觉得无所谓的,无论祁复是不想谈论到那一次的告白,还是真的不记得他,和他们已经领到的结婚证以及即将举行的婚礼都没有任何关系。
  他现在不喜欢祁复。无论祁复说什么做什么,只要不涉及到白家的利益,他都不会受伤。
  可第一瞬间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失落,它化成充斥鼻腔的酸意。
  真可笑,就像勤勤恳恳演了一出戏,被风吹被雨淋,结果播出后发现,自己的镜头被剪得一干二净,名字不在演员名单里。
  他替十几岁的白清淮感到委屈。
  第9章 需要出示结婚证吗
  祁复的父亲祁海道和母亲杨芯到了之后,又是一阵寒暄。白清淮很快整理好情绪,笑着打招呼,杨芯握着他的手说:“总算见到本人啦。”
  白清淮记得高一的时候,有次学校开家长会,他们放半天假,他特意绕到祁复他们教室外面去看祁复的家长是什么样子。
  当时来的就是杨芯,她保养得当,看起来像祁复的姐姐,而不是母亲,又过了十年,她长胖了一点儿,但一副精神饱满的模样,没有中年人普遍有的憔悴和沧桑。
  祁复的外貌更像祁海道,不过五官更精致些。父子俩不说话时,表情像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祁海道威严,祁复正经,仿佛这不是新婚夫夫两家人的见面,而是商讨会上报到联合国去的大事。
  到了饭点,家里的几个保姆开始有序摆放餐具,端菜上桌,菜肴丰盛,散发食物的香气。
  兰潇叫住其中一位保姆:“麻烦再拿一副碗筷过来。”
  保姆应声,很快去到厨房又折返,在空位上添置了一副碗筷。
  杨芯瞄了一眼人数:“没有少餐具吧,还有谁要来吗?”
  兰潇说:“清淮有个弟弟。”
  杨芯没有听说这回事,露出诧异的神情:“怎么不早说?应该等他弟弟来了再上菜啊。”
  兰潇将脸侧的头发别在耳后:“已经车祸去世了。”
  杨芯:“……”
  空气突然安静,流通得缓慢,过了好几秒,白见山接过话:“他去世很多年了,只不过今天是两家人见面,兰潇可能想着如果他也能见证清淮幸福就好了。”
  杨芯打圆场:“那是应该的。”
  白清淮没有说话,等着坐主位的祁老爷子开始动筷,才埋头准备进食。
  祁复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没有任何原因,他觉得白清淮是难过的。
  祁老爷子倒是知道白清淮曾有个弟弟,也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有多悲痛,但到了他这个岁数,认识的人很多都已离世,看淡了生死,不可能总沉浸在失去的遗憾里。
  人去世了是事实,再摆副碗筷又有何意义?徒增伤心而已。
  祁老爷子:“清淮,尝尝咖喱罗氏虾和松鼠鱼怎么样?祁复说你爱吃这两道菜,特意让他们做的,不知道能不能比得上外面餐厅的水平。”
  白清淮:“?”
  他怎么不知道他爱吃这两道菜。
  白清淮想了想,回忆起拍结婚照那天中午,在餐厅吃饭时,摆他面前的就这两道菜:“……”
  白清淮刚伸出筷子,杨芯就瞪圆了眼睛看向祁复。
  祁复不解地看着她。
  杨芯说:“给清淮剥虾啊!这个都要我教你吗!”
  白清淮推脱道:“不用的,我自己可以来。”
  杨芯:“你多使唤他,他脑子才能更灵光。”
  白清淮:“……”
  祁复脑子不是挺灵光吗?不然以前的年级第一是怎么考的?
  但他也没继续拒绝,他和祁复现在是新婚状态,在白见山的编排下,他对祁复又是“一见钟情”,他们的关系理应亲密。
  祁复戴上手套剥虾,迅速地剥好一只,想放进白清淮的碗里。
  但他手举得比较高,白清淮会错了意,倾过身来,牙齿咬住了虾尾,腮帮子翕动,品尝着虾的口味。
  祁复动作一滞,手在空中多停留了一会才收回。
  白清淮笑着说:“很好吃,比外面餐厅做的还要好吃。”
  祁老爷子点头:“那就好,多吃一点,你太瘦了。”
  祁复又剥好了一只虾,这次他直接递到了白清淮唇边。
  白清淮低头把虾一口吃掉。
  过了不到半分钟,又一只虾出现到了他嘴边,像游戏里会固定刷新的道具。白清淮:“……你也吃啊。”
  “嗯。”
  祁复这么说,手上剥虾的动作却没停。
  白清淮腹诽,这算秀恩爱吗?装得还挺卖力。为了让祁复不再给他剥虾了,他夹了一块糖醋排骨、两块酱牛肉、一块虾滑饼以及舀了两大勺蒸蛋到祁复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