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你刚刚……都听到了?”
  晏宋不语,又想装不懂:
  “听见什么?”
  萧百声瞪他一眼,他才老实道:
  “听见了。”
  萧百声这才收起凶他的眼神,“你跟了我这么多年,这事……可有什么看法没有?”
  晏宋紧皱着眉,目光在萧河的脸上飘忽而过。
  萧百声说是问他的看法,只不过是知道主仆二人现在是否还是一条心。
  见晏宋凝着神不回答,萧百声最是知道他性子深沉,考虑的东西又多,便不耐烦的挥挥手:
  “有什么说什么便是。”
  晏宋这才酝酿着开口道:
  “以老奴而言,萧少爷所言并无过错。”
  “世代世家大族,起起伏伏,灭而长,长而灭,每当立储之时,世族站队不一,争斗非常,是以朝代更迭之霍乱,武帝动杀心也是应当。”
  “现在二皇子已赴先太子后尘,温氏亦然,此乃……血的教训,侯爷应当从中窥见一二来。”
  晏宋这番话一说,萧百声皱起了眉。
  晏宋打量着他的神情,见他并未因此恼怒,才接着往下说道:
  “眼下看似只有晋王与景王有能力一争储位,依我看……”
  “陛下未必看好这二人。”
  听闻此话,萧百声眼皮一跳。
  萧河看着父亲的神色,很快接过话来。
  “不错,父亲这两年并不在京都,即便有所听闻,但也并不能亲眼得见。”
  “在珩皇子出生之前,也许武帝并无他意,但……珩皇子出生后,一切都随之发生了转变。”
  “这也是温承意与时寻夜再也等不了、急着要动手的原因。”
  晏宋也赞同道:
  ”没错,时间拖的越长,兵权便在皇帝的手中集中的越稳固。”
  “温家已然拖不起,只能放手一博。”
  “但……”晏宋说到一半又卖起关子来。
  萧百声撩起眼皮瞥了他一眼,他才笑着说下去道:
  “我瞧着今日萧少爷这些话像是有神仙点拨过,倒是十分清醒呐。”
  “侯爷,我晏宋跟了您数十载,今年已经四十有三,又能快活几年呢?”
  “即便您不反,老奴也绝不敢置喙半句,跟着您刀枪火海也下得,数次刀光剑影下死里逃脱,可见我有畏惧过?”
  “只不过像我这般孑然一身的人,仍旧有自己的私心。”
  萧百声皱着眉,“有何私心?”
  晏宋苦笑一声,“侯爷,不为别的,就为了大少爷与三少爷。”
  “我这一生无妻无子,两个少爷都是我亲手带大的,当年您让他们叫我一声师父,我应了。”
  “如今走到这等穷凶险境,我又怎能舍得?”
  “更何况,他们也是您的孩子,您又如何忍心呢?”
  萧百声在一片沉默中,长叹一声。
  第76章 龙令
  这一年的年三十,凌天都下了很大的一场雪。
  白雪皑皑,将这古老而庄严的皇城覆盖包裹成耀眼的银色。
  老七时允钰被传进宫陪父亲用膳,即便是年夜饭也吃的在座的妃嫔皇子公主们惶恐不已。
  老皇帝刚死了发妻,又死了二儿子,武场的血更是浸润了一大片土地。
  这个年红的倒是凄切悲凉,又闹的人心惶惶。
  用完膳之后,天武帝留下了时允钰。
  他端坐在高高的宝座之上,殿内的烛火飘忽不定,晦暗不明。
  时允钰只是用余光轻瞥了一眼,忽而觉得父皇真是老了。
  尽管隔着老远,他并不能看清天武帝的脸。
  但在他印象中的父皇,总是一副高大而雄伟的身姿,而不是现在,他颓然的坐在那里,像是一个穿着华贵的老翁。
  时允钰有片刻的恍惚,这么多年竟晃眼一过。
  他的父皇不再是曾经征战四方的天下霸主,而他,也不再是牙牙学语、盲目崇拜着天武帝的小孩了。
  想到这,时允钰心中已然五味杂陈。
  “老七,朕知道你素来与老四交好,却与你三哥走动甚远。”
  天武帝左手手指轻点龙椅,声音却透着无尽的疲惫:
  “原本朕想着年后是该考虑立储一事,可谁知……”
  听到此话,时允钰心中一动。
  “儿臣任凭父皇调遣。”
  天武帝点点头,“到底你们才是亲兄弟,老三这几年一直被关在宫中,捉拿邱竟逸一事,朕怕有所闪失,倒不如你去帮帮他。”
  “儿臣正有此意,只不过……”
  时允钰犹豫片刻,接着说道:
  “三哥向来心高气傲,父皇每每下达旨意定会竭尽全力完成,如若儿臣再领命前去,恐怕……”
  “恐怕什么?”
  “恐怕,三哥并不会与儿臣多有配合,还请父皇恕罪。”
  时允钰将头低了下去,大殿内一时寂静无声,他的手心里沁出些许的冷汗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听见天武帝开口道:
  “那你想如何?”
  时允钰沉默片刻,才道:
  “父皇,正如您所说的那样,儿臣素来与四哥交好,而与三哥走动甚远,此去寮城前路坎坷,皆有万般可能……”
  时允钰微微停顿,随后坚定的说道:
  “儿臣想向父皇讨要龙令一枚,是以想活着回来见父皇与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