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他立马含笑迎上去:娘娘,陛下等您许久了。
  慕晚轻轻颔首,随即便踏入大殿中。
  萧随正提笔写着什么,听到动静,抬起眸来,温和的神情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般,朝她抬了抬手:这地方如何?
  这是什么?
  一处颐养天年的好地方。
  慕晚指尖轻轻缩了缩:陛下为何要提起此地?
  萧随收起了眸中的散漫,并未回答,他只是忽然将慕晚拉入怀中,亲吻着她的发丝。
  太极殿一如既往的安静与冷静,炉子里那盏灭掉的香,最终也未曾换掉。
  直到两日后,慕晚才骤然明白,那一日萧随为何要对她说那些话。
  帝王自刎于城墙前,留下一封遗诏,朕大限将至,自知不久于世,将皇位传给成王萧祁,皇后慕氏,出宫颐养。
  就这样,萧祁未废一兵一卒,率军直入皇城。
  不可以,凭什么,凭什么你得来的这么轻易。
  长街尽头,有一女子忽然不顾一切冲出,她乌发散开,脸颊上溢满了脏污,玄甲士兵毫不留情欲将人赶走,却忽然听到一声温润声音:且慢。
  那女子瑟缩了一下,未曾抬头,只是不断的呢喃:不公平,不公平。
  裴瑾珩蹙了蹙眉,握着缰绳的手缓缓收紧,下一刻,马儿来到那女子身前,他仔细看了一眼,忽道:将人押下去。
  什么事?
  萧祁淡淡问道。
  回殿下,不是要紧的人,殿下尽快入主皇城,这些事情,就交给微臣处理。
  萧祁点了点头,目光丝毫没看向那个脏污的女子,而大军过后,裴瑾珩正要回头,不料那女子忽然撞向一旁的柱子,乌发散开,露出那双熟悉的眼眸来。
  正是当日的安乐公主。
  雪落在她眉间,将那抹嫣红色衬托的如红梅般美丽。
  裴瑾珩没作声,只吩咐人裹着一张草席,匆匆下葬了。
  春和景明,又是一年好风光。
  这几日玉芙心中装着事,裴宿洲每日从外头当差回来,夜里总是会缠着她闹半晌,起初,她忘记了那半枚玉佩之事,到后来,却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好不容易他们与过去的一切斩断了联系,如今,国公府将这半枚玉佩送过来,不管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玉芙都在纠结,如何同裴宿洲说起。
  夜间,夫妻二人刚歇下,裴宿洲正要同她亲近,不料,手一摸,却触到了一个冰凉质感的东西,他将其从枕头下捞了出来,目光凝视半晌。
  玉芙心神一乱,她昨日纠结半晌,后来因为突然有事,随手将这半枚玉佩塞在了枕头底下,如今,却被他亲手摸了出来。
  这是我
  她嘴唇张了张,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好在裴宿洲似乎知道这枚玉佩的来源。
  什么时候送来的?
  三日前,我原先是想给你说的,后来忘了。
  裴宿洲忽然勾了勾唇,随手将玉佩扔在了一边,而后俯下身来,促狭道:不重要的东西,倒是差点扰了今晚的兴致。
  话落,他伸手将帷幕落下,指尖轻轻往下,划过的地方,都带起阵阵颤栗,玉芙蓦然咬紧了唇,身子微微弓起。
  叮当一声,似是玉佩坠了地。
  谁都没有在意。
  二十年前,裴将军出征前,将这枚玉佩留给了妻子,愿它能代替他,保佑妻子顺利生产。
  可因萧氏一念之差,致使裴宿洲二十年来受尽苦楚,如今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将这半枚玉佩送来,都无法让时光倒转。
  如今这样,已是极好。
  春三月,上巳节。
  邺城又恢复了往日繁华,街头长巷,尽是小贩吆喝声,一大早,玉芙便被拉起来,听说乾安寺许愿很灵,尤其在今日,更是夫妻们向往之地。
  就连不信神佛的裴宿洲,几日前便也唠叨着,说什么一定要在那棵保佑姻缘的书上,系一根大大的红绳。
  只是不巧,马车刚出了城市,便淋了一场春雨,一行人暂避在驿站,过了没多久,雨歇风止,玉芙这才开始上山。
  这条长阶,需心诚之人一步步走上去,许下的愿望才会被佛祖庇佑。
  玉芙走了没几步,便觉气喘连连,这几日整日闲暇,她似乎好久未曾走过这样长的路了,裴宿洲作势便要将她背起,周围人皆未注视这一幕,玉芙摇了摇头,纵然她体力不支,可这条路,却还是能走完的。
  等二人到了寺里,后院已经挤满了许多如他们一般的求愿之人。
  玉芙不由想起,当日在祝国寺许愿时,她许下的心愿,如今时隔许久,或许物是人非,可心愿却未曾变化。
  她提笔写下:岁月迢迢,山水昭昭,愿我心爱之人,此生平安康健。
  木牌末尾挂着红绸,随风飘摇,字迹娟秀。
  她唇边露出笑意,弯弯的眼眸如芙蓉盛开,明媚娇妍。
  另一旁,昔日未曾许愿的男子,此刻也提笔写下:锦书轻寄,顺颂时宜,愿吾珍爱之人,此生长乐无忧。
  这一刻,向来不信神佛之人,竟也愿陪她做这样的事。
  字迹苍劲有力,落笔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