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若不然……姑娘不介意,认下我这个义兄也未尝不可。”
阮玲珑心中冷笑,自己从来都是被利用、被欺骗那一个,他如今还有脸来寻自己。
“多谢公子好意。”阮玲珑微微屈身笑道,随机敲起盲杖,向他走来,就在温千楼以为阮玲珑是答应了自己,她却同自己擦肩而过,就在温千楼张口之际,她抢先一步说道:“我孤身一人习惯了,公子还是去寻你的妹妹吧!”
温千楼试图抓住她的袖角,柔软的绸缎从掌心间划过,这一次也未能留下她,只能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身影。
暗卫从幽暗的角落中走出,单膝跪地,呈上一份情报。
“督公,您不在大兖的这些时日,朝中人心生不满,说您……”
温千楼随手拆开信笺,他嗤笑一声满不在乎,“说孤佞臣当道心狠手辣,那孤便让他们瞧瞧,什么叫真正的佞臣。”信笺碾成了齑粉。
温千楼望向阮玲珑消失的方向,眼眸深邃,“派人暗中护好她,她绝不能再出事。”
“是。”
阮玲珑寻了客栈住下,厢房内烛火幽暗,她下巴垫在手背上趴在桌上,目光未从灯芯上移开过,不知不自觉陷入了沉思中。
自己离开大邺这么久,对大邺朝堂之事她是一概不知,也不知她的父皇母后还有兄长可安好,还有皇祖母是不是还在怨自己……
思虑良久,目光从火光上移开,眼前一阵发黑。
如今外面都在传,大邺嫁去和亲的帝姬不堪受辱自尽而亡,估摸着再过些时日,大兖便会派使臣去报丧,说不定,她还能用另一个身份重回大邺,以亡人之躯活在他们的身边。
小雨下了一夜,阮玲珑跟客栈小二要了几个包子,便收拾行李赶路。
她一袭淡蓝色的布衣,随意依靠在牛车上的枯草垛上,仰望着天空,树下枝叶间光影斑驳洒在阮玲珑的身上,轱辘吱嘎吱嘎响着,心中百般感慨。
“若我生于普通百姓家,大抵不用受这分离之苦……”
她缓缓合上了眼。
一只夜莺落入窗内,圆溜溜的眼中映着身着黑袍人的身影,他眉间满是疲倦,伏案奋笔疾书,眉头紧锁,身旁的人展开字条,对温千楼说道:“督公,暗探传信,帝姬她要回大邺,还有她并未……失明,也未曾失忆。”
温千楼面不改色淡淡应了一声,心口像是有一块石头堵着,他接过纸条反复看上面的几行字,摆摆手示意柳如弃出去。
他一个坐在窗前失落,像是被抛弃的家犬,低语道:“你竟厌恶我至此,与我相认都不肯,看来是我伤你至深了。”
说到此处,他没忍住一口鲜血呕出,星星点点喷洒在雪白的纸条上,一声不吭倒在了桌上,屋外的柳如弃闻声冲了进来,惊呼道:“督公!”
柳如弃将人扶起,急声唤着门外的守卫,“速去寻须清来,他人似是就在附近。”
……
阮玲珑一路向西北而行,搭着好心人的马车,勉强走到大邺的边境,历经风吹日晒,似是换了一个人,皮肤又干又黑的,嘴唇都起了一层皮,风尘仆仆的,绕是谁都瞧不出她曾是风华绝代的大邺第一帝姬。
跛脚的老伯停下了牛车,望着城墙上的“四海门”三个字,对着阮玲珑说道:“丫头,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你要是入城还需通关文牒,如今大邺乱得很,要不……再考虑考虑入关。”
阮玲珑用袖子擦了擦灰扑扑的脸颊,看着近在咫尺的故土,决然道:“多谢老伯好意,但我是来投奔亲戚的,他们是我在这世上最后的念想了,就算大邺再乱,也止不住我归乡的心。”
“好吧!丫头那你小心些。”那老伯调转牛车,顺另一处小径离去。
阮玲珑朝着他挥了挥手,从包袱中小心翼翼取出通关文牒,好在自己离开大邺时,师修明特意留了一手将此物放入了自己的嫁妆中,许是他料想到了今日的局面。
入城异常的顺利,当地的百姓还说着方言,让她倍感亲切。
待她去茶摊歇脚,只听旁人说起了大邺的事,看那几人也是背着包袱,应是赶路人,语气缺满是可惜。
“我劝兄弟几个赶紧逃,再过几日啊!大兖便要攻打过来了。”
“你从哪儿听说的?”
阮玲珑环顾四周,做买卖的人确实少了许多,大家好像都在赶路。
“哪用听说,半个多月前,我看到大兖使者前来报丧,身后还拉着一尊黑木棺椁,上面刻着茉莉花纹还用金漆描了一遍,镶嵌了宝石和珍珠,我离得近,亲耳听到,他奉他们督公之令,将和亲帝姬的送回来了,并扬言要攻打大邺。”
那人瞪大了眼,“什么?帝姬去世,为何要攻打大邺啊?”
“谁知晓呢?盟约说毁便毁,咱们也赶紧逃命吧!如今的陛下当真不是人,奴役百姓乱涨赋税,曾经那位陛下在世时,还不至于民不聊生。”
另一位书生更是摇着头,“如今大兖都来下战帖了,那位陛下只怕是寻思着如何寻欢作乐,我发小王书的妹妹,听闻被迫绑入宫为宫娥。”
阮玲珑细听旁人交谈,心中五味杂陈,看向了自己的包袱,顿时有了主意。
结了茶钱正要起身,一只青筋微起有力的手拍在了她的肩上,阮玲珑吓得心砰砰直跳,顺手臂向上看去,戴着斗笠的男子露出整张脸,待认出阮玲珑的刹那间,双眸发亮,“竟真的是你!”
阮玲珑心中冷笑,自己从来都是被利用、被欺骗那一个,他如今还有脸来寻自己。
“多谢公子好意。”阮玲珑微微屈身笑道,随机敲起盲杖,向他走来,就在温千楼以为阮玲珑是答应了自己,她却同自己擦肩而过,就在温千楼张口之际,她抢先一步说道:“我孤身一人习惯了,公子还是去寻你的妹妹吧!”
温千楼试图抓住她的袖角,柔软的绸缎从掌心间划过,这一次也未能留下她,只能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身影。
暗卫从幽暗的角落中走出,单膝跪地,呈上一份情报。
“督公,您不在大兖的这些时日,朝中人心生不满,说您……”
温千楼随手拆开信笺,他嗤笑一声满不在乎,“说孤佞臣当道心狠手辣,那孤便让他们瞧瞧,什么叫真正的佞臣。”信笺碾成了齑粉。
温千楼望向阮玲珑消失的方向,眼眸深邃,“派人暗中护好她,她绝不能再出事。”
“是。”
阮玲珑寻了客栈住下,厢房内烛火幽暗,她下巴垫在手背上趴在桌上,目光未从灯芯上移开过,不知不自觉陷入了沉思中。
自己离开大邺这么久,对大邺朝堂之事她是一概不知,也不知她的父皇母后还有兄长可安好,还有皇祖母是不是还在怨自己……
思虑良久,目光从火光上移开,眼前一阵发黑。
如今外面都在传,大邺嫁去和亲的帝姬不堪受辱自尽而亡,估摸着再过些时日,大兖便会派使臣去报丧,说不定,她还能用另一个身份重回大邺,以亡人之躯活在他们的身边。
小雨下了一夜,阮玲珑跟客栈小二要了几个包子,便收拾行李赶路。
她一袭淡蓝色的布衣,随意依靠在牛车上的枯草垛上,仰望着天空,树下枝叶间光影斑驳洒在阮玲珑的身上,轱辘吱嘎吱嘎响着,心中百般感慨。
“若我生于普通百姓家,大抵不用受这分离之苦……”
她缓缓合上了眼。
一只夜莺落入窗内,圆溜溜的眼中映着身着黑袍人的身影,他眉间满是疲倦,伏案奋笔疾书,眉头紧锁,身旁的人展开字条,对温千楼说道:“督公,暗探传信,帝姬她要回大邺,还有她并未……失明,也未曾失忆。”
温千楼面不改色淡淡应了一声,心口像是有一块石头堵着,他接过纸条反复看上面的几行字,摆摆手示意柳如弃出去。
他一个坐在窗前失落,像是被抛弃的家犬,低语道:“你竟厌恶我至此,与我相认都不肯,看来是我伤你至深了。”
说到此处,他没忍住一口鲜血呕出,星星点点喷洒在雪白的纸条上,一声不吭倒在了桌上,屋外的柳如弃闻声冲了进来,惊呼道:“督公!”
柳如弃将人扶起,急声唤着门外的守卫,“速去寻须清来,他人似是就在附近。”
……
阮玲珑一路向西北而行,搭着好心人的马车,勉强走到大邺的边境,历经风吹日晒,似是换了一个人,皮肤又干又黑的,嘴唇都起了一层皮,风尘仆仆的,绕是谁都瞧不出她曾是风华绝代的大邺第一帝姬。
跛脚的老伯停下了牛车,望着城墙上的“四海门”三个字,对着阮玲珑说道:“丫头,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你要是入城还需通关文牒,如今大邺乱得很,要不……再考虑考虑入关。”
阮玲珑用袖子擦了擦灰扑扑的脸颊,看着近在咫尺的故土,决然道:“多谢老伯好意,但我是来投奔亲戚的,他们是我在这世上最后的念想了,就算大邺再乱,也止不住我归乡的心。”
“好吧!丫头那你小心些。”那老伯调转牛车,顺另一处小径离去。
阮玲珑朝着他挥了挥手,从包袱中小心翼翼取出通关文牒,好在自己离开大邺时,师修明特意留了一手将此物放入了自己的嫁妆中,许是他料想到了今日的局面。
入城异常的顺利,当地的百姓还说着方言,让她倍感亲切。
待她去茶摊歇脚,只听旁人说起了大邺的事,看那几人也是背着包袱,应是赶路人,语气缺满是可惜。
“我劝兄弟几个赶紧逃,再过几日啊!大兖便要攻打过来了。”
“你从哪儿听说的?”
阮玲珑环顾四周,做买卖的人确实少了许多,大家好像都在赶路。
“哪用听说,半个多月前,我看到大兖使者前来报丧,身后还拉着一尊黑木棺椁,上面刻着茉莉花纹还用金漆描了一遍,镶嵌了宝石和珍珠,我离得近,亲耳听到,他奉他们督公之令,将和亲帝姬的送回来了,并扬言要攻打大邺。”
那人瞪大了眼,“什么?帝姬去世,为何要攻打大邺啊?”
“谁知晓呢?盟约说毁便毁,咱们也赶紧逃命吧!如今的陛下当真不是人,奴役百姓乱涨赋税,曾经那位陛下在世时,还不至于民不聊生。”
另一位书生更是摇着头,“如今大兖都来下战帖了,那位陛下只怕是寻思着如何寻欢作乐,我发小王书的妹妹,听闻被迫绑入宫为宫娥。”
阮玲珑细听旁人交谈,心中五味杂陈,看向了自己的包袱,顿时有了主意。
结了茶钱正要起身,一只青筋微起有力的手拍在了她的肩上,阮玲珑吓得心砰砰直跳,顺手臂向上看去,戴着斗笠的男子露出整张脸,待认出阮玲珑的刹那间,双眸发亮,“竟真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