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去拿了钥匙,做了登记,立马就跑。
  刚回来的孙游看得目瞪口呆,如果没有看错,那应该是兴源巷的钥匙,他还给钥匙上挂了红绳呢!
  怕出问题,孙游立马追出去。
  李梁刚开了院门,孙游就赶到了,作为一个称职的中人,他愣是追上了不说。快到跟前了,立马就刹住了脚步,带着笑容给中年男人见礼。
  “客官您好,我是孙氏牙行的掌柜,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座院子。”
  “请问客官,怎么称呼?”
  孙游将中年男人迎进院子,还边打听客户信息,悄悄给李梁使了个跟上的手势。
  中年男人姓余,让称余管事,说是先他家少爷一步来置办住处的。
  余管事也没有讲价,见了卖家就约定了明日一早在衙门过户。
  见此事尘埃落地,李梁就十分开心地去接大儿子一起回家了。
  回到家里,见小儿子在院子里跑步,小脸儿红扑扑的,立马将小儿子抱起来道:“多亏了我家栓子,告诉了我人来倒水,不然今天这好事肯定轮不着我。”
  王氏从厨房出来,见李梁抱着李栓子又亲又抱的,立马不干了,将小儿子抢过来道:“你这身上那么脏,怎么还敢抱儿子!先洗洗去!”
  李梁也不恼,一边打了水洗手,一边回头和王氏道:“孩子他娘,我今天头一天,就卖出去一座二进的院子。你们是没有见到,那二进的院子有多气派。那房间又多又好,里面还有一个小池塘呢!”
  “真的吗?我真想去看看呢!阿爹,你卖出去这二进院子,能挣多少钱呢?”李莲华将药草收进屋,回到院子里,听了他爹的话,立马就想到了抽成。
  李梁说:“我也不知道,但500文应该是有的。”
  第16章 秋收,赵氏上门
  太阳高高挂在天上,稻谷已经成熟,因为抢收,农田里只要是能干活的都在地里。
  李栓子跟在王氏的屁股后面捡着被掉落的稻穗,李莲华正抱着被捆好的稻子走向田埂。前面一点点,李梁和李耀明两个人正埋头割稻子。
  一家五口整整齐齐都在地里。
  看着被稻谷划出口子的手,李栓子无视了继续捡稻谷。他多捡一些,很有可能够一天的晚饭呢。
  李梁和李耀明这几天都特意请了假,回来秋收。
  自从李梁去了孙氏牙行,家里每月都能见着荤腥,家里养的鸡鸭都开始生蛋了。家里的蛋,王氏从来没有打算卖,换着花样给家里人补身体。
  李莲华为了鸡鸭多生蛋,出去采草药的时候还会抓虫子回来。
  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家里的每个人气色都好看了很多。
  李栓子也长了些肉,看起来像个软糯的小糯米团子,惹得家里的人都喜欢揉捏他。
  李梁直起腰身,看了看天色。
  转身对王氏道:“孩子他娘,咱回去吃饭,午休一会儿,下午再来吧。”
  王氏用袖子擦了擦汗答道:“唉,行!”
  李栓子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去休息一会儿了。
  这天太热了!
  将今天上午收的稻谷全部绑在自制板车上,李梁刚推了车要走,小吴氏提着老李家的饭菜就迎面走了过来。
  “哟,二房的这是要回去?等粮食晒好了,别忘了给爹娘的孝敬!若是少了量,小心啊,爹娘去衙门告你们不孝!让你们挨板子~哈哈......”小吴氏眼里有些轻蔑看不起人,走近了就要戳人心窝子。
  李莲华常听曹婶子说,大房四房六房住在一起,活都是四房的在做。
  听说有一回,赵氏偷偷给自己女儿李槿华吃了一点鸡蛋,就被老吴氏追着出了院子,在院门口那里好一顿打。
  还有他们手上分得的银子,也被老吴氏和高氏撺掇着拿出来给李耀祖买肉吃了。
  你看,现在秋收。
  四房的李荣和赵氏就像没出过这个田地一样,活脱脱像两个老黄牛。
  老李头和老吴氏只在上午凉爽一些的时候出来收稻谷,大房的李栋和高氏则是下午凉快些的时候出来。六房就更不像话了,小吴氏天天送个饭,李为人都看不见。
  大房、四房、六房和老李头的地都是四房在收割。
  李栓子有些时候想,如果他是李荣,估计在二房分出来的时候,就会跟着搬出来,哪怕是租住村里的房子,然后建个茅草房也好。
  但是李荣没有这么做,李栓子看见过,就因为老李头一句不要钱的夸赞而高兴一整天的李荣。
  越没有爱的孩子,越渴望被爱,哪怕他已经为人父!
  只是可怜了赵氏和李槿华,跟着受苦。
  但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四房,那么二房在这几天就不可能安静。
  以老李头一家得性子,如果没有人干活,一定会闹。老吴氏肯定会天天闹着让帮忙秋收,然后二房这边被孝道压着就只能干。
  在这样的时代,清官难断家务事,去了衙门,那是一定讨不得好的。
  李栓子迫切想要得到权力,虽然有王氏教导认字,但是王氏教的只能保证能读写 。里面的含义还有科举所需要教导的内容,那是一概不懂。
  希望能得到转机。
  下午,午休了刚起,院门被拍响。
  王氏打开院门一看,居然是四房的赵氏!
  只见她抱着李槿华,脸上还有些泪痕。
  怀里的李槿华胳膊上有被掐的印记。
  赵氏一见王氏,鼻子一酸,眼泪又出来了。
  她哭道:“二嫂!您收留我家槿华几天吧,等秋收过了,我就来接她!”
  说着还给王氏跪下了,李槿华哇哇哭了起来。
  王氏立马搀扶起了赵氏,将她拉进院子。
  李栓子见状,给端了两碗水,一碗给了赵氏,一碗给他娘。
  赵氏连忙端起了碗,自己试了下温度,发现温度刚好不冷不热,就哄了李槿华喝了些水。
  赵氏将碗放下,一只手抱着李槿华,一只手擦了擦泪水,笑着感谢道:“谢谢栓子,咱栓子真是长大了。”
  王氏听赵氏说栓子长大了,也很高兴,她最怕栓子长不大。
  赵氏对王氏缓缓道来,将李槿华带来的原因 :“这几天,我和我家当家的。那是天不亮就出门,一整天都在地里头,我家槿华就托付给了小吴氏照顾。今天雪华那丫头突然跑来找我,说槿华被小吴氏那贱人给掐哭了。”
  说着,赵氏眼泪就又蹦了出来,说话的声音更是带上了哭腔:“雪华说,前几天,小吴氏那贱人还只是不大理睬我家槿华,今日可能是槿华饿了,有些哭闹,她就敢直接上手掐啊!”
  “你看看,这些掐痕!青一块儿紫一块儿的。这地里的活计,我估摸着还要干上十来天。槿华又太小,放地里头我不放心。我就想着,你家莲华是个能干的,能不能帮我看一下槿华,我每天晚上来接她。”
  王氏是个心软的,想着地里的活也没有多少,就同意了。
  第17章 中秋,回老李家
  因为李槿华的事情,后面下地抢收就喊李莲华带着栓子和李槿华在家忙活其他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