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阿爹,这话你一天要说三五遍。)”司不离看了眼卫图南的炭笔画像,继续道,“(南南和卫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像个圆滚滚的小卫辛。)”
  穆吉扎西瞥了她一眼,随后继续看着画像,痴笑道:“(那也好看,咱们小渝儿生的没有丑的。)”
  司不离:“……”
  她这卑微的家庭地位啊。
  “(对了,卫国是不是要建什么蓄水水库来着?一直在咱们北方部族招工,而且开出的工钱不低啊。每月二两银子,还发三斗米面。)”司不遗开口说着。
  光是冲着那三斗米面,就有不知多少族民蠢蠢欲动。
  三斗米面,一家五六口人能饱吃一个月。
  更别说除了三斗米面之外还有二两银子,就算家里人多,米面不够吃,二两银子也足够再买不少米面。多出的钱还能买些肉菜,或者时不时给小孩买点糖食。
  再或者攒一攒,还能给家里添点布匹被褥。
  这待遇,确实丰厚啊。
  去卫国多干几年,指不定回来之后都小有家底了。
  “(没事,谁不想过好生活,族民想去就让她们去呗!也给其余部落的人开个头,免得她们都不敢去。)”司不离在旁边接着话。
  说完,见司不遗不说话,司不离又问着:“(咋?你担心卫辛坑人啊?)”
  司不遗点了点头,答着:“(确实有这个担忧,不知道卫辛想干些什么。)”
  司不离笑着摆了摆手,随意道——
  “(嗐!她还能干什么?卫国百姓种着庄稼,她这个蓄水工程建起来要耗费太多人力,大征百姓做工就没人种庄稼了,卫国的粮食也供应不上,所以她才想来我们北方招工。)”
  她们出人力,卫国回以钱粮。
  最后卫国的工程也建好了,百姓地里的庄稼种植也没落下,她们北方子民也能吃上饱饭了,这不挺好的吗!
  第410章 卫晏清(1)
  穆吉扎西在旁边听着,点了点头。
  “(听起来对大家都好,也确实可以试试。部落里放羊放马也用不着那么多人,不如让她们去卫国做工看看?)”
  卫国兴建土木,虽然族民去了之后做的都是体力活,但卫国给的工钱确实不低。
  二两银子,三斗米面,说得他都想去给卫辛搬砖扛木了。
  “(看看阿爹,你现在眼里都是卫辛哪哪好,她都快成你的亲女儿了。)”司不离撇撇嘴,脸上写满了不乐意。
  穆吉扎西瞥了她一眼,反问着:“(那你倒是自己找找,你身上有哪儿好,值得我夸夸你的?)”
  司不离被噎得说不出话,悲痛的捂紧胸口。
  “哈哈!”司安坐在旁边笑了出来。
  家里就二姨最好玩了!
  过几天二姨又要出发去卫国,三舅舅都已经生下南南表妹了,也不知道二姨干嘛还往卫国跑得这么勤。
  不过二姨常年在外面四处跑,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她们也都习惯了。
  ……
  东征大军班师回朝,中部水利工程放线动工。
  先拿下戚国,后攻下金国。卫皇大起兵戈,屠刀在握,吓得各域小族纷纷俯首称臣,上贡朝拜。
  战事平定,国富兵强,现在又要大兴水利。
  新帝的每一条政绩都足够载入史册,供后世传说称颂。
  随着先帝丧期过去,后宫空荡荡的,朝上盯着新帝这块香饽饽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她们甚至把选秀之事搬到了朝堂上来说。
  卫辛看着那些言辞激昂,讲着皇室开枝散叶重要论的朝臣,脸上的笑容愈发和善。
  等到那些人讲完,卫辛才慢悠悠的开口问着——
  “各位爱卿,可还记得先帝为何驾崩?”
  先帝为何驾崩?
  当年陛下还是夷王的时候,冲冠一怒为蓝颜,京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从那之后,先帝将陛下立储,架空兵权,圈养东宫。
  再之后没多久,明王逼宫,陛下伐逆,先帝成了太上皇。后面先帝又很快驾崩,成了先帝。
  先帝为何驾崩?——因为她,管得太宽了!
  她都管到陛下的后院里去了!
  卫辛一派的老臣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只是没人敢往外说罢了。
  选秀?
  这个话题是在陛下的禁区来回试探啊!
  要是陛下真想召人进后宫伺候,在不在国丧期间又有何关系,陛下像是会为先帝服丧的样子吗?
  这都两年过来了,陛下对充实后宫的事只字不提,就连乔家官员也从不敢开口提这事,更别说其余人了。
  要是陛下真缺男人,乔家那位太上皇君,首先就会从乔府男子里选一个合适的召进宫。
  “中部州郡动工半月,几位不想着如何为百姓干点实事,不想着如何供应劳工的钱粮,不想着如何从各地运送砖木材料,反倒盯着朕后宫空置的那几座宫苑不放!”
  见没人敢接话,卫辛又笑了笑,视线从下面那几个鹌鹑一样的朝臣身上扫过。
  “怎么的?后宫的事你们都想替朕做主了吗!”
  太和殿内瞬间跪了一片。
  “陛下息怒!”
  最开始挑起话题的那几名官员也连忙磕头认错:“微臣失言!臣等只是担忧皇嗣稀少,有碍卫国大业传承,请陛下恕罪!”
  “皇嗣再多又如何,最后坐上这张皇椅的也只有一个!怎么,朕与诸位皇姐皇妹的争斗,各位还没看够吗!”
  卫辛冷笑一声,继续道:“你们几人,罚俸三月,俸禄发往中部工地,结算劳工工钱!再有谁身在朝廷不问国事,把眼睛放错了地方,就不是罚俸三月这么简单的了!”
  文武百官跪伏在地,齐声道:“微臣遵旨!”
  ——
  今天下朝之后,朝上的风也很快刮到了后宫。
  乔卓轩听完杨公公的话,轻轻叹了口气,派人去把辛肆叫来他这儿了。
  辛肆过来之后认真行过礼,坐到榻边,开口询问:“不知父君有何事吩咐?”
  乔卓轩朝杨公公抬了抬手,杨公公又把今早卫辛在朝上动怒的事情说了一遍。
  其实辛肆早就听行夜说过了,但此刻他也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继续询问:“那父君的意思是?”
  乔卓轩叹了口气,坦诚说着:“历代皇帝下来,后宫里不知熬走了多少才子佳人。你如今的生活,别说是放在天家,哪怕是放在寻常百姓家都是极少见的。”
  辛肆低头回话:“陛下待臣君极好,臣君心里明白。”
  乔卓轩看了看他,继续说着:“皇帝是个有主见的,她不想干的事情没人能强迫她。我也是从你这里走过来的,也不想为难你,不想劝你和他人共侍一妻。但那些朝臣有句话说得对,皇嗣稀少,有碍祖业传承。”
  只有一个皇嗣,连个多余的选择都没有。
  天家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意外,他身为祖父,当然希望南南能够平安长大。但站在太上皇君的位置去看,一个皇嗣,抵抗风险的能力太低了。
  看了看辛肆,乔卓轩无奈道:“而且我瞧南南那孩子喜欢舞刀弄棒,从小好骑射,对文道毫无兴趣。如此天性,未必适合做皇帝,将来皇位传给她,她也不一定能坐得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