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昏君大概知道局势,退位让贤,把烂摊子扔给了太子。
  果真有民兵起义,即便是靠着毒物夺回魏国第一座失去的城池。民间也逐渐燃起希望,直至那人另立为王。
  燕王的身份暴露后,盛家老小皆被关进了地牢。
  她第一次舍弃小女儿,选择时彦后,小女儿为盛家挣来了功勋;她第二次舍弃小女儿时,时彦废了,小女儿自立为王。
  儿女辈不行,她将目光放在孙子辈上,没成想盛时彦孕育子嗣的功能都没有!那她能依靠谁?
  在地牢中,她仿佛失去了主心骨,觉得一切都完了。
  知道女儿是燕王后,她又活了过来,彻底清醒了。
  她两次放弃女儿,女儿都能一次比一次辉煌,她之前眼底为什么只有废物儿子?!
  女儿是燕王,但江山是那位安将军打的。
  不打紧。
  未来只要安将军称帝,女儿坐稳皇后位置就好。以后她就是皇亲国戚,待女儿诞下子嗣,她会亲自养大他们的孩子……
  想象永远是美好的,现实很残酷。
  她看到小女儿站在城池之上,即便裹了大氅,也显得身形娇小,那张小脸白皙得在阳光下折射出光泽,眸光却冷凝的,仿佛看她和盛德昌如两个陌生人。
  曾经,她在意小女儿常年征战,养得对比长安城世家女粗糙极了,但在小女儿假死后,她才明白小女儿失去的那些都用来换盛家顺风顺水了。
  人总在安逸中要求更多,以至于看不到旁人付出……
  在盛德昌倒下后,她来不及反应身上的束缚怎么解开的,趁着混乱,拼命跑,拼命跑。
  小女儿……哦不,是燕王。
  燕王在假死那刻,不会再在意盛家人生死了,她若执意往前凑,只怕会和盛德昌一个下场。
  她和燕王早已回不去了。
  她一个妇人能在乱世里漂泊多久?
  所幸,几日后,她便得到燕王攻破长安城城门,建立新国的消息。
  听闻这个消息的她,正找了个刺绣的活儿。
  她身无分文,若不是绣房见她穿着得体,认定她是大户人家逃出来的,又逢乱世,东家可怜她,她也不会找到这一营生活计。
  女帝继位,举国欢腾。
  无人质疑女子继承帝位,因黎民百姓早已千疮百孔,若是曾经的盛大将军庇护他们,他们肯定举双手赞成。
  他们不愿再经历厮杀,不愿家中男儿去战场,不愿经历生离死别。如果有人能结束这一切,是男是女都无所谓。
  她神经有些恍惚,想起女儿儿时的一言一行。
  女儿从小就与普通女子不同啊!
  她以为安钊会称帝,盛浅予为皇后,没想到是她女儿称帝。
  她女儿居然称帝了!
  她又想起爹娘年轻时对她提过的——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她一直谨记这点。
  没想到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亲生女儿称了帝!
  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啊!她为什么一直抱着盛时彦不放呢?
  如若以前对亲生女儿好些,她现在就是母皇了啊!
  她怄得一口血喷出来,继续做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手工活来。
  她年纪上来了,要想再嫁人,也是给人家养孩子、养孙子。倒不如一个人过。
  这些都是她应得的。
  谁让她从前只能看到儿子,看不到女儿呢。
  第236章 番外之小郡主
  魏国年间,小郡主虽得圣宠,但性子刁钻,不顾及任何人颜面,以至于亲事一拖再拖。
  她最在乎的是每天哪里好玩,哪边又有乐子,比那长安城纨绔子弟还叫人头疼。偏偏是这样一人,嫁入异姓王府邸。
  卫城也是那般无趣,新婚夜不碰她,割了手指应付长辈了事,日日钻书房。
  老天爷啊。
  居然不用她伺候他!
  她乔装打扮一番,又能翻院门,出去遛猫逗狗。
  这,完全和成亲前没区别嘛!
  简直不要太快活。
  卫世子大概觉着亏欠自己,从不限制自己开销和自由,还时不时为她挡婆母的为难……
  没必要没必要。
  她知道他心底有人,其实她也做了对不住他的事。
  等到闹大肚子,恰逢女将军战死沙场传出,她才知晓卫世子心中之人是谁。
  啊?卫城心上人居然是盛浅予?!
  哦是了。
  是听京城有人说两人交换过信物。她那会儿沉迷于斗蟋蟀,之后又结识了弱书生,一来二去的,他俩就看对了眼,没想到书生看着柔弱,腰劲儿贼足!
  她后来尝试了其他男人,都不如书生给力。
  避子药一直在喝,咋就弄出人命了呢?
  这是卫世子前往边关后,她纠结的唯一一个问题。
  卫世子是在半年后回来的,她那会儿都快临盆了。
  她有些心虚,在家里作威作福,被婆母公爹小心翼翼照顾着,结果肚皮里却是其他人的种。
  心虚一闪即逝。
  她不带怕的!大不了和离,带着孩子单过嘛!谁叫他成了亲不碰自己的?
  卫世子:“生下来吧,孩子以后姓卫就好。”
  她:???
  她盯着他绿油油的头顶许久,凑过去询问:“为了盛将军,你是不准备要其他孩子了?我为别人生的,你也认?”
  眼看着他臂上青筋凸显,她丢下一句“我开玩笑的”,颠着大肚皮,溜得贼快。
  孩子生下来后,的确姓卫。
  可她没想到王府起了造反的心思啊!
  趁着公爹和卫世子商量决策,婆母被送去了庙宇,无人管她,她收拾了包袱,带着陪嫁丫鬟翠儿……
  嗯,翠儿呆是呆了点,但手脚麻利,头梳得也好看,而且从不过问她的事。就连她和弱书生偷情,也是翠儿守在郊野外,以为她是在上茅房。
  翠儿,绝对安全的第一人。
  马车内,一开始翠儿的确安静如鸡。
  “世子妃,我们去哪儿?”
  “以后别叫我世子妃,叫我小姐。”
  她想好了,先带着钱财躲起来,卫家成功她再出来,如若失败……嗯,不管成功失败,她如今的行为是正确的。
  夫妻本是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真理,真理。
  “哦……小姐,我们去哪儿?”
  “闭嘴。”
  “哦。”
  她赶在长安城门关闭前,和翠儿、儿子出了城门。
  后来听说,卫王府失败了,倒是燕王成功了?
  她就说嘛,卫世子怎么配得上燕王呢?就连造反都不比燕王。当初卫世子看上她得圣宠,抛弃了儿时的情谊,如今看来,放弃燕王的卫世子,简直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
  燕国安定后,她逐渐闻到苗头。
  这女帝,是要搞事啊!
  她消了以前的户籍,另立女户,准备独自将儿子养大。因为孩子仍姓卫,她将婆母接来一起住。
  婆母年老丧子和夫,实在可怜,她便没将孩子不是卫家种告诉她。给婆母一点念想,免得也随夫君和公爹去了。
  她可真是太善良了。
  ……
  在女帝施行一夫一妻制后,她知晓属于自己的时代来了!
  她终于可以尽情的玩男子了。
  弱书生到底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
  可惜了她和女帝一个时代,不然再晚出生几十年……她还能玩得更花!
  婆母撞破过几次,选择沉默是金。
  有几次,看到女帝越站越高,婆母还私下与她哭诉:“早知当日,我与夫君就不该阻止城哥儿娶她回来啊……”
  大概是婆母撞破过她和不少男子的事,待她不再是儿媳态度,而是知己,什么闺房话都能说。
  她,似乎也不介意?哎,嫁不嫁进卫家,对她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嘛。
  ……
  快要走之前,是儿子在膝前尽孝的。不是她不想生闺女,而是……生孩子太疼了,只一个便好。
  她想起那位早早去世,名义上的夫君卫世子。
  卫世子从边关回来后,总嘀咕着还会再见……嘀咕了有一个月,之后才恢复常色。
  都说人之将死,会看到一生中最想看的人。
  她为什么会看到卫世子?
  哦是了。
  嫁进王府前,她还是心生幻想过。没想到对方将自己当做权势的踏脚板?
  啧,当她是普通女子不成?他不喜她,她也没必要在意他!给他戴绿帽,气死他!
  就是不知,他临死前有没有见到女帝?
  最好是没见到!到死都是气死的!耽搁她头婚的臭男人!
  第237章 番外之时代的传承
  新任女帝是盛浅予一手提拔的。
  两人是师徒关系。
  新任女帝处理政务在行,也知晓师父未来千年的计划,她承诺会执行,下一任仍是女子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