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不待萧珠回答,转而问徐白,“女孩子多大需要准备些贵重首饰?”
徐白:“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她从小有一些,几时有的没太在意。
不怎么用。
她留洋时,母亲交给她带上,以为应酬上用得着。后来学费太贵,超过了大帅夫人预付给她的钱,她都卖掉了。
徐白看一眼母亲。
徐母接了话:“八九岁的姑娘,可以准备一些首饰了。”
萧令烜颔首:“进去看看。”
又看向徐白,“你帮她参详参详。”
徐母和冯苒便说,她们不打扰,先回去了。
三人进了金铺。
东家急慌慌迎出来,不再是小伙计招待他们。
又拿出好几套金铺珍藏的样板,给萧令烜选。
这些样板,金镶玉、镶宝石,价格不菲。
一套金镶红宝的头面,萧令烜看着挺不错,问萧珠:“你喜欢不喜欢?”
“还行。”萧珠说。
她对珠宝的兴趣,远远没有对路边竹蜻蜓的大。
萧令烜问徐白:“你觉得怎样?”
“做工非常精美,等阿宝到了十四五岁,偶然有什么重大应酬,可以戴。”徐白说。
萧令烜便要了。
这套不仅仅需要二十几颗红宝石,还需要五斤的黄金。
冯苒嫁妆的头面,只打算用两斤的黄金。
萧令烜对东家说:“做两套。”
萧珠终于答话:“我不需要那么多。”
“另一套我送人。”萧令烜说。
萧珠:“你送人的东西,干嘛要跟我的一样?不是独一份的,我不要。”
“那随你。我两套都送人。好东西,别人不嫌咬手。”萧令烜说。
萧珠:“……”
她阿爸似乎等她问“送谁”,她就不问!
休想把她当小孩子使唤。
从金铺出来,萧珠和萧令烜都有句话没说出口,两人都憋着一口气;徐白对他们俩吵吵闹闹的,习以为常。
“四爷,我们就先回雨花巷了。”立在汽车旁,徐白如此说。
萧令烜慢悠悠开了腔:“去同阳路吧。”
又道,“上次带回来的酒,是旁人送我的,听说还不错。度数不高,一起尝尝。”
徐白看向萧珠。
“也有好吃的。”萧令烜对女儿说。
萧珠勉强同意:“行吧。”
回家后,才知“好吃的”,竟是柿子。
萧珠很不满意。
萧令烜:“柿子不是给你的。得了些螃蟹,今晚给你做蟹黄面。”
“你亲自做?”
“对。”
萧珠笑逐颜开:“阿爸最好了。”
“你的市侩,都写在脸上了。”萧令烜说。
又对徐白说,“徐小姐吃柿子,这种柿子比较甜。”
徐白满脑子都是“蟹黄面”,迟疑问:“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吧?”
说完才意识到不妥,因为萧令烜并没有留她吃面。
她是下意识觉得,应该有她的份。
萧令烜:“还有这种讲究?”
“好像是。”
“那算了。”萧令烜说,“这些柿子是老覃送的,还说精挑细选。”
徐白看着皮薄且饱满的柿子,便对萧令烜说:“这种柿子如果做成柿饼,会特别软糯清甜。”
“你会?”
“我不会,但我姆妈会。”徐白说。
“那就送去雨花巷。”萧令烜说,“等柿饼做好了,也送给我尝尝。”
徐白道是。
副官很快把一筐柿子抬走了。
晚上,厨房做了好些美食,还有螃蟹炒年糕、蟹粉豆腐等;萧令烜临时下厨,加了一道蟹黄面。
饭桌上有一瓶酒。
瓶子特别漂亮,烟粉色的,清透凉润,似最上等的玉瓶。
萧令烜把酒倒出来。
入杯,嗅到了果香,混合着淡淡酒香。
“这酒不错。”萧珠说。
“你不准喝。”萧令烜道。
“有点像桃子酒。”萧珠说,“好想吃桃子。”
“这个时节,买不到桃子。”徐白有点遗憾似的。
萧令烜看她们俩:“念书都念傻了?析县产秋桃,这几日上市,高档水果铺子有得卖;桃子罐头遍地都是。”
徐白:“……”
萧珠不悦:“那我现在就想吃。十分钟要吃到。”
萧令烜叫人去买。
他先与徐白碰杯。
酒闻着极香,但不甜;入口绵柔,挺好喝。
副官去了片刻,果然买了秋桃回来。
女佣切好,放在萧珠手边。
萧珠只顾吃面,尝了一块就放下了。
小孩想要什么,一时恨不能得到;但不怎么贪食,吃不了太多。
萧令烜与徐白一边喝酒,一边闲话,话题比较简单,说了好些萧珠的功课。
徐白心底有个念头,试探着问:“四爷,您会送阿宝去留洋吗?”
“自然。现在这是时髦事,大家都送。”萧令烜道。
徐白:“您打算何时送?”
“这个有什么讲究?”
“晚些送,年纪大一点,生活可以自理,更快成熟,是一种选择;
早些送,语言上更占优势,能学得更好。先把语言这道关过了,学业上也能取得更大成就。”徐白道。
“你去留洋的时候,算晚吗?”他问。
徐白:“算的。七八岁出去的话,算比较早。”
“有些人生孩子似下崽,一窝一窝的,扔哪里就长哪里。七八岁?亏他们干得出来。”萧令烜道。
徐白:“……”
“……你什么想法?难道叫我过完年送阿宝留洋?”他又问,眸色倏然转沉,“你不想做她的老师了?”
正在埋头吃面的萧珠:“什么?”
徐白觉得酒劲往上涌,需要用脑的时候,偏偏脑子不怎么转得动。
她静静看着萧令烜:“没有。”
她的眼神,太过于执着,一错不错看着他。
她似乎想要说很多的话,一时又说不出来,只能盯着他瞧。
萧令烜回视她,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徐白:“……”
萧珠:“……”
第128章 肖想做四爷的妻?
徐白晚上住在同阳路。
洗漱后关了灯,她睡不着。
她想起了邮轮。
邮轮的夜晚,海浪一阵阵拍击船舷。她置身其中,随着海浪的推动晃晃悠悠。
很舒服、很愉悦。
有人厌恶坐船,身体不适,徐白却很喜欢那种轻微摇晃的感觉。
——此刻,她又像在船上。
床明明很稳,心口却一阵阵被海浪推涌,心神一点点沉醉。
她用力闭紧双目,希望自己可以快点睡觉。
睡着了,就当无事发生。
徐白又想起饭店房间狭窄的沙发……
翻来覆去,后半夜才睡。
翌日很早就醒了。照镜子时,发现两只眼睛都微微肿。
吃早饭,萧令烜也在楼下。
他看一眼她:“半夜偷偷哭了?”
“喝多了,眼睛就肿了。没有哭。”徐白解释。
萧令烜坐下,犹豫几秒,对她说:“阿宝留洋的事,你昨晚没说明白。你有什么打算?”
“没有,只是正好聊到了这个话题。”徐白说,“阿宝还太小。”
又说,“我肯定愿意做她的老师。在您这里,好吃好喝,还有依傍,我又不是傻子。”
徐白只是略微试探。
她也觉得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萧令烜听了这席话,沉默片刻。他目光落在她脸上,隐约明白了她的未尽之言。
萧珠下楼时,萧令烜站起身,他直接出去了。
“阿爸,你吃完了?”萧珠问。
萧令烜没有回答她。
徐白努力打起精神,准备上午的课。忙起来,各种情绪都退避,等下工时,她已经恢复了平静。
回到雨花巷,徐母已经做了柿饼,等着它成熟。
“……柿子不错,我们尝了几个,比外头买的都要甜。”徐母说。
“是别人送给四爷的,阿宝不爱吃。”徐白说,“回头柿饼做好了,先送四爷和阿宝尝尝。”
徐母道好。
徐白回到房间,又开始打毛线,旁边放着无线电。
她听一些时事。
冯苒回来,关掉了无线电,与她闲谈,说起她与乐至景的订婚宴安排。
订婚宴在十月,大婚在腊月。
冯苒想早点出嫁。
乐家大门大户,有钱有权,办事顺当,不怕急。
“……我今天还遇到了宋枝。”冯苒告诉她。
徐白:“她怎么说?”
“她问我,怎么不和万鹏立继续聊聊。”冯苒说。
徐白一边打毛线,一边笑道:“她真好意思说。”
徐白:“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她从小有一些,几时有的没太在意。
不怎么用。
她留洋时,母亲交给她带上,以为应酬上用得着。后来学费太贵,超过了大帅夫人预付给她的钱,她都卖掉了。
徐白看一眼母亲。
徐母接了话:“八九岁的姑娘,可以准备一些首饰了。”
萧令烜颔首:“进去看看。”
又看向徐白,“你帮她参详参详。”
徐母和冯苒便说,她们不打扰,先回去了。
三人进了金铺。
东家急慌慌迎出来,不再是小伙计招待他们。
又拿出好几套金铺珍藏的样板,给萧令烜选。
这些样板,金镶玉、镶宝石,价格不菲。
一套金镶红宝的头面,萧令烜看着挺不错,问萧珠:“你喜欢不喜欢?”
“还行。”萧珠说。
她对珠宝的兴趣,远远没有对路边竹蜻蜓的大。
萧令烜问徐白:“你觉得怎样?”
“做工非常精美,等阿宝到了十四五岁,偶然有什么重大应酬,可以戴。”徐白说。
萧令烜便要了。
这套不仅仅需要二十几颗红宝石,还需要五斤的黄金。
冯苒嫁妆的头面,只打算用两斤的黄金。
萧令烜对东家说:“做两套。”
萧珠终于答话:“我不需要那么多。”
“另一套我送人。”萧令烜说。
萧珠:“你送人的东西,干嘛要跟我的一样?不是独一份的,我不要。”
“那随你。我两套都送人。好东西,别人不嫌咬手。”萧令烜说。
萧珠:“……”
她阿爸似乎等她问“送谁”,她就不问!
休想把她当小孩子使唤。
从金铺出来,萧珠和萧令烜都有句话没说出口,两人都憋着一口气;徐白对他们俩吵吵闹闹的,习以为常。
“四爷,我们就先回雨花巷了。”立在汽车旁,徐白如此说。
萧令烜慢悠悠开了腔:“去同阳路吧。”
又道,“上次带回来的酒,是旁人送我的,听说还不错。度数不高,一起尝尝。”
徐白看向萧珠。
“也有好吃的。”萧令烜对女儿说。
萧珠勉强同意:“行吧。”
回家后,才知“好吃的”,竟是柿子。
萧珠很不满意。
萧令烜:“柿子不是给你的。得了些螃蟹,今晚给你做蟹黄面。”
“你亲自做?”
“对。”
萧珠笑逐颜开:“阿爸最好了。”
“你的市侩,都写在脸上了。”萧令烜说。
又对徐白说,“徐小姐吃柿子,这种柿子比较甜。”
徐白满脑子都是“蟹黄面”,迟疑问:“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吧?”
说完才意识到不妥,因为萧令烜并没有留她吃面。
她是下意识觉得,应该有她的份。
萧令烜:“还有这种讲究?”
“好像是。”
“那算了。”萧令烜说,“这些柿子是老覃送的,还说精挑细选。”
徐白看着皮薄且饱满的柿子,便对萧令烜说:“这种柿子如果做成柿饼,会特别软糯清甜。”
“你会?”
“我不会,但我姆妈会。”徐白说。
“那就送去雨花巷。”萧令烜说,“等柿饼做好了,也送给我尝尝。”
徐白道是。
副官很快把一筐柿子抬走了。
晚上,厨房做了好些美食,还有螃蟹炒年糕、蟹粉豆腐等;萧令烜临时下厨,加了一道蟹黄面。
饭桌上有一瓶酒。
瓶子特别漂亮,烟粉色的,清透凉润,似最上等的玉瓶。
萧令烜把酒倒出来。
入杯,嗅到了果香,混合着淡淡酒香。
“这酒不错。”萧珠说。
“你不准喝。”萧令烜道。
“有点像桃子酒。”萧珠说,“好想吃桃子。”
“这个时节,买不到桃子。”徐白有点遗憾似的。
萧令烜看她们俩:“念书都念傻了?析县产秋桃,这几日上市,高档水果铺子有得卖;桃子罐头遍地都是。”
徐白:“……”
萧珠不悦:“那我现在就想吃。十分钟要吃到。”
萧令烜叫人去买。
他先与徐白碰杯。
酒闻着极香,但不甜;入口绵柔,挺好喝。
副官去了片刻,果然买了秋桃回来。
女佣切好,放在萧珠手边。
萧珠只顾吃面,尝了一块就放下了。
小孩想要什么,一时恨不能得到;但不怎么贪食,吃不了太多。
萧令烜与徐白一边喝酒,一边闲话,话题比较简单,说了好些萧珠的功课。
徐白心底有个念头,试探着问:“四爷,您会送阿宝去留洋吗?”
“自然。现在这是时髦事,大家都送。”萧令烜道。
徐白:“您打算何时送?”
“这个有什么讲究?”
“晚些送,年纪大一点,生活可以自理,更快成熟,是一种选择;
早些送,语言上更占优势,能学得更好。先把语言这道关过了,学业上也能取得更大成就。”徐白道。
“你去留洋的时候,算晚吗?”他问。
徐白:“算的。七八岁出去的话,算比较早。”
“有些人生孩子似下崽,一窝一窝的,扔哪里就长哪里。七八岁?亏他们干得出来。”萧令烜道。
徐白:“……”
“……你什么想法?难道叫我过完年送阿宝留洋?”他又问,眸色倏然转沉,“你不想做她的老师了?”
正在埋头吃面的萧珠:“什么?”
徐白觉得酒劲往上涌,需要用脑的时候,偏偏脑子不怎么转得动。
她静静看着萧令烜:“没有。”
她的眼神,太过于执着,一错不错看着他。
她似乎想要说很多的话,一时又说不出来,只能盯着他瞧。
萧令烜回视她,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徐白:“……”
萧珠:“……”
第128章 肖想做四爷的妻?
徐白晚上住在同阳路。
洗漱后关了灯,她睡不着。
她想起了邮轮。
邮轮的夜晚,海浪一阵阵拍击船舷。她置身其中,随着海浪的推动晃晃悠悠。
很舒服、很愉悦。
有人厌恶坐船,身体不适,徐白却很喜欢那种轻微摇晃的感觉。
——此刻,她又像在船上。
床明明很稳,心口却一阵阵被海浪推涌,心神一点点沉醉。
她用力闭紧双目,希望自己可以快点睡觉。
睡着了,就当无事发生。
徐白又想起饭店房间狭窄的沙发……
翻来覆去,后半夜才睡。
翌日很早就醒了。照镜子时,发现两只眼睛都微微肿。
吃早饭,萧令烜也在楼下。
他看一眼她:“半夜偷偷哭了?”
“喝多了,眼睛就肿了。没有哭。”徐白解释。
萧令烜坐下,犹豫几秒,对她说:“阿宝留洋的事,你昨晚没说明白。你有什么打算?”
“没有,只是正好聊到了这个话题。”徐白说,“阿宝还太小。”
又说,“我肯定愿意做她的老师。在您这里,好吃好喝,还有依傍,我又不是傻子。”
徐白只是略微试探。
她也觉得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萧令烜听了这席话,沉默片刻。他目光落在她脸上,隐约明白了她的未尽之言。
萧珠下楼时,萧令烜站起身,他直接出去了。
“阿爸,你吃完了?”萧珠问。
萧令烜没有回答她。
徐白努力打起精神,准备上午的课。忙起来,各种情绪都退避,等下工时,她已经恢复了平静。
回到雨花巷,徐母已经做了柿饼,等着它成熟。
“……柿子不错,我们尝了几个,比外头买的都要甜。”徐母说。
“是别人送给四爷的,阿宝不爱吃。”徐白说,“回头柿饼做好了,先送四爷和阿宝尝尝。”
徐母道好。
徐白回到房间,又开始打毛线,旁边放着无线电。
她听一些时事。
冯苒回来,关掉了无线电,与她闲谈,说起她与乐至景的订婚宴安排。
订婚宴在十月,大婚在腊月。
冯苒想早点出嫁。
乐家大门大户,有钱有权,办事顺当,不怕急。
“……我今天还遇到了宋枝。”冯苒告诉她。
徐白:“她怎么说?”
“她问我,怎么不和万鹏立继续聊聊。”冯苒说。
徐白一边打毛线,一边笑道:“她真好意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