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如今和众儿子相处久了,竟没有一个能入秦始皇眼的。
  公子扶苏仁善,但是对君王而已,仁善并不见得是好事。
  公子高则为人耿直,为将还行,为君……
  公子将则为人谨慎,做事蹑手蹑脚,也是为君大忌讳。
  至于公子胡亥,根本不在秦始皇嬴政的考虑范围内,最小的老幺而已,天真无邪,秦始皇嬴政就由着他胡闹罢了。
  在没选出合适的继承人前,自己绝对不能死,秦始皇嬴政默默握紧了拳头。
  若天下有长生之术就好了。
  *
  宋哲宗,宋殿。
  “你们惊慌作甚,朕还没有死。”宋哲宗看一众臣子的惶惶不安,开口道,一句话令殿上臣子不敢抬头。
  宋哲宗看向自己最不争气的弟弟赵佶,上下打量。
  赵佶一看他哥看他,脸色骤变,他哥这是什么意思,不会因为神迹所述自己日后是帝王就想弄死自己吧?
  赵佶是宋哲宗同父异母的弟弟,宋哲宗还有同父同母的兄弟。
  “皇兄,此乃神迹预知的天命,您可要逆天命么!”赵佶的胆子也大,仗着神迹说他是下一任的帝王,并且是雪乡二圣之一,整个人就有点飘飘然。
  赵佶没想到自己在文学上那么有造诣就算了,在治国平天下这方面也如此厉害。
  全才,自己真是全才呀。
  赵佶越想越觉的自己浑身上下都是优点,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
  怪不得赵熙到现在也没孩子,之前赵佶还以为是他太虚或者不行,如今神迹乍现,赵佶立马知道了,原来是上天要把皇位留给自己呀!!!
  天命!这都是天命!!
  他大着胆子跟宋哲宗对视,他身后有神迹护佑,这短命鬼敢对自己做甚!逆天命么!不怕当场暴毙!!!
  “十一弟可想现在就上来坐坐这皇位。”宋哲宗不气不脑,就这么看着赵佶,但是周身帝王之气一下让赵佶怂了。
  “臣弟不敢。”飘飘然的赵佶别开眼睛,不敢和赵熙对视。
  反正神迹已经预知天命,赵佶觉的宋哲宗不敢把自己如何。
  殿上的章惇皱着眉头,端王轻佻,如何能为帝王?!
  感受到章惇质疑的眼神,赵佶瞪过去,心道你个老匹夫不服是吧!等着朕上位,立马把你贬官海南,让你死在路上!
  【要说宋哲宗真是英年早逝,他爹宋神宗还活到三十八岁】
  乐瑶想到大宋难得硬气的皇帝如此短命,不由的觉的可气,感觉大宋的国运从车神赵光义那就开始走下坡路。
  庸君昏君就长命,到了明君就短命,就不能匀称匀称么。
  【宋神宗】:我儿为何如此短命呀。
  【宋神宗】:求神迹救救我儿吧!
  乐瑶看到直播间飘出一条弹幕,“宋哲宗为何短命。”
  【对于宋神宗和宋哲宗为何短命,有这么几种说法,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宋朝皇宫有毒】
  宋神宗!!!!
  有毒!!!
  宋哲宗眼底掀起波澜,有毒?莫不是旧党派命人暗中下毒?
  【毒不是真的毒,而是古代为了宫殿华美,特别是宋朝,帝王喜欢大红之色,宫殿多用丹砂固色,还有铅汞之类的防蛀虫。
  长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身体必然不好,大人还好说,尤其对小孩不好。
  回顾宋朝帝王,子嗣一直都不多,宋仁宗和宋哲宗这两位还绝了后。】
  宋神宗没有想到会是这个原因,看着大红的殿堂…
  平复西夏后,他甚至还让工匠重新粉刷了宫殿…觉得红色吉利喜庆…
  宋神宗赶紧捂住赵佣抽泣的小嘴,“赶紧,赶紧把皇子抱出去,心里有毒呀!!!”
  “明个就在庭院搭个草棚,凑合着上朝就行。”宋神宗自打放飞自我后,对这些事情都不讲究,只要大宋富强,重振华夏,他可什么都不在乎。
  “苏轼,你,就你,赶紧带着工匠给朕去搭棚子去。”宋神宗用黄袍抹了一把鼻涕。
  “官家,你刚刚不是准了臣的外调么?”苏轼虽然知道方才宋神宗说的气话,但这嘴就是不说不开心。
  “朕反悔了,朕又不让你走,赶紧搭草棚去,不准漏雨!”宋神宗强调。
  宋神宗这个提议虽然荒诞,但是没有大臣反对,毕竟面子什么的再重要也没有官家的命重要。
  “臣请旨,和苏大人一起搭,搭临时大殿。”王安石请旨,他怕苏轼太放飞自我,再搭设个露天草棚什么的…
  “臣请旨。”苏辙也请旨,他得看着他放荡不羁的哥哥。
  苏轼哈哈大笑,他有那么不靠谱吗。
  【再一种说法,是宋哲宗郁结于心,沉迷女色而死。
  沉迷女色或许会身子亏空,难有子嗣,但能否造成短命就有待考究。
  至于郁结于心,虽也无史册考究,但从几个事还是能看出少年宋哲宗的郁闷。】
  【首先是少年登基,但是却架空成傀儡皇帝。
  太皇太后高滔滔一直想把宋哲宗培养成像宋仁宗那样的“明君”。
  因此对宋哲宗要求很严苛,怕他近女色,就全找的大龄宫女伺候。
  且要求宋哲宗必须在她榻前就寝。】
  “我儿这么惨吗。”宋神宗心疼,虽然听起来他母后都是为了赵佣好,但是代入其中,压迫感立马来了。
  【再者 ,太皇太后高滔滔和司马迁上台就“以母改子”,废除了宋神宗的新政。
  作为一直以自家父亲为榜样的宋哲宗自然气愤郁闷。
  所以宋哲宗上台之后才会如此打压旧党,旧党不是把新党赶尽杀绝吗,他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还有一点也宋哲宗母妃朱氏身份低下,太皇太后高滔滔一直觉的她拿不上台,即便她的儿子为帝,也只封给朱氏为太妃。
  还因为她受官员礼而苛责她不配。
  眼见自家母后受气,却又无能为力,让少年的宋哲宗愈发抑郁。】
  【最后一种说法,宋哲宗是多吃了丹砂而亡,至于为何会过量任谁都不得而已。
  要说宋哲宗的身体一直不好,特别是肠胃不好,太医诊断为虚空,为了补阳,便吃了大量的丹砂。】
  “丹砂那玩意不是有毒吗?”宋神宗瞪大眼睛,“到底是谁要害了我儿!”
  听神迹所述种种,宋神宗越发觉的他儿子的死因蹊跷。
  *
  宋哲宗,宋殿。
  宋哲宗看向殿下众臣,联想起之前神迹所说的党派之争,怕是有人不想让他活。
  这就是从宋仁宗时期的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所以,他们需要的是个听话的天子,可他偏偏不是!
  赵佶屏住呼吸,满脑子都是这殿里有毒呀!!!
  他可不想死,他若是死了,天下就少了一位惊世的书法家,大宋就少了一位明君!他要活到九十九!
  【至于宋哲宗到底如何死的,只能是个迷,不好意思,题外话说多了,咱们继续来说大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
  要说宋哲宗虽然没有子嗣,但是他有亲弟弟呀,怎么就轮到赵佶做皇帝了?】
  赵佶:那自然是因为本王无比的优秀啊!哈哈哈哈哈!!!
  第40章
  赵佶从未如此骄傲过, 原本他是没打算当皇帝的,事太多。
  但上天都上赶子非让他当皇帝,他也就勉强当当,此时的赵佶已然想好了后世对自己的称赞。
  史上最有文采的帝王!
  史上最厉害的帝王书法家!
  力挽狂澜的雪乡二圣!
  虽然赵佶不知道这个雪乡二圣是什么意思, 但是“圣”呀, 圣人的圣呀, 定是他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功绩, 才得此殊荣。
  【宋徽宗赵佶之所以能成为皇帝,还多亏了向太后的支持, 若是按照岁数或者德行根本轮不到赵佶。】
  听这话,赵佶皱起眉头,什么叫按照德行轮不到自己,自己的德行怎么了?人不风流枉少年。
  自己堂堂的才子,有点风流韵事怎么了。
  日后都能成为佳话!
  赵佶最厌恶别人以德行说事, 全是不解风情之人。
  “人不风流枉少年。”赵佶抬手, 以空为纸以手为笔, 在空中留下他的书法, 写完之后还特别潇洒的挥挥衣袖。
  “呵。”赵佶身边的赵似冷嗤一声。
  “十三弟,你什么意思, 难不成因为神迹未提你, 嫉妒本王?!”赵佶大声呵斥道。
  “我嫉妒谁也不会嫉妒你, 你配么?”赵似不惯着赵佶毛病, 赵似是宋哲宗一奶同胞的亲弟弟, 嫉恶如仇的性子倒是很像宋哲宗。
  “你!你再说一句!”赵佶被气的脸一下红了,他早就知道赵似这小子仗着自己亲哥是皇帝, 私下看不起自己。
  “你配么,你配么!你配么!!!”赵似一声更比一声大。
  赵佶气的要抬手打赵似这个大逆不道的弟弟, 只见赵似眼疾手快的握住他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