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西部的路网这几年建设的很快,几乎每个县市都被高速路网覆盖。如果还是以前的省道或者盘山道路,我可不敢推荐你实地走访。现在有高速路,路况好,还很便捷。”
  这天,她们在办公室交流了一整天。
  晚上,孙敏请她吃地道俞城菜。
  李豫望着有点江湖式烟火气的街道,觉得这个城市很有趣,也很时髦。
  孙敏笑着说,“我们西部地区起步晚,需要打些不一样的牌,比如文化牌,时尚牌,还有你说的江湖牌。这几年,西部几个城市高铁不仅和外面连起来,内部城市也都连通起来。高架桥一座座架,高速路修得四通八达。另外,为了吸引你们东部人来旅游还专门打造了城市ip。怎么样,不比你们江城差吧?”
  李豫也笑起来,“我觉得俞城更热闹。人哪怕不说话,仅仅升腾的水汽都让人觉得热闹非凡。”
  孙敏继续安利自己的城市,“你们江城周边有的高端民宿,我们俞城也有啦。今年春天开业的西山居,是一帮澳洲留学回来的90后们弄得,风格时尚,服务品质不输五星级酒店。现在那里一房难求。”
  李豫笑了笑,“等我正式入职后,一定拿出一个月的工资做预算来你说的西山居住一晚。”
  孙敏扑哧笑出声,“可怜同是天涯沦落人,来青椒们握个手。”
  她们握手时,左手边的隔壁桌开始唱生日歌,原来有人过生日。
  寿星是个很年轻的姑娘。
  她的朋友唱完生日歌后,跑到收银台,取出藏在后面的吉他,边谈边唱着都到姑娘身边。
  服务员也送来一束玫瑰花,男孩单膝跪地拿出戒指。
  这是一场生日聚会也是一场求婚宴。
  店里从刚刚热闹的气氛一下子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直到姑娘点头,店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她们隔壁桌的隔壁桌,一位大哥对老板说为了祝贺小年轻求婚成功,他们桌今晚的账单他买了。
  孙敏笑着对李豫说,“我们俞城的江湖气,如何?”
  李豫默默地竖起大拇指,点了个大大的赞。
  晚饭后,孙敏开车送李豫回学校,车上俩人继续聊待遇问题。
  孙敏说,“我爸妈在学校附近提前给我买好房子。现在开的车子由我供着。
  我日常花销也大,时常需要我妈来接济。
  现在我爸妈他们只要催婚,我使出杀手锏,就会说:别人跟我结婚是扶贫,你们单位点对点的扶贫还有结束的那天呢,难道希望我结个注定要离的婚。”
  李豫听得咯咯直笑,然后问道,“叔叔阿姨真就不再催啦?所以,你现在是什么状态,去应付着见见相亲对象,还是索性就拒绝见面呢?”
  孙敏说,“该催还是会催的。老两口的口头禅:老大不小啦,我们像你这么大时,你都要上小学了。
  他们和身边人还是会时不时介绍相亲对象。至于见不见取决于相亲对象提供的照片质量如何。颜值高的面孔,我去见见。不高的,找借口推掉。我这个该死的颜控。你呢?”
  李豫笑得更开心,“颜控又没有错。审美总比审丑强,毕竟要日日相对呢。
  我这才回来,你遇到的情况还早呢。不过,我爸说我们小区的叔伯阿姨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要给我介绍了。”
  她没提起唐宋,实在是她并不觉得她可以和唐宋发展一段稳定的关系。
  她继续说,“不过,这一切都要等我入职后,适应了学校节奏再考虑。如果我适应不了,可能会跑路。所以,并不想现在发展一段关系。”
  孙敏点了点头,“也是。怎么说呢,大学教书这份工作适应还是能适应的。我觉得教书后比读博时多了很多烦心事,也会多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很喜欢和学生们交流,所以给本科生上课一般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最烦心的是学院会有各种各样的行政类要求和事务。
  压力也是有的,我们学校的论文要求算是比较低的。你们江大的应该是最高标准那一档,你比我晚三年,压力是会有的。青教这个岗位,晚一年就是另一番天地。”
  李豫点点头,“是呀。我下学期才带课,这学期先适应学院的工作氛围。趁着有大把时间,赶紧做些课题,写些文章出来。”
  回到招待所的李豫,打开电脑整理白天与孙敏交流的资料和心得。孙敏给她分享了不少政策资料,这样就帮她节省很多搜索的时间。她一边整理,一边想着回到江城后一定给孙敏准备一份谢礼。梳理完资料后,已经十二点,她果然又收到唐宋的信息。除了午餐照片外,还有他文字描述的波士顿天气。
  今天依旧是阅后即焚。
  她收起手机准备睡觉时,想起来了孙敏让她租车的建议。她最初的打算是乘坐大巴车赶往各区县,不过如果租了车,会减少路途的时间,行程上会更加自由。
  她重新打开手机,预定了高铁站旁边的租车行的车辆,明天早上取车。
  就这样,她带着份地图,开着租来的汽车,开始俞城十几个区县的实地走访。
  她花了十二天时间,从高校所在的文教区开始,走访工业和制造园区,参观西部最大物流园区以及大数据中心,走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郊县和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
  期间,她见到了俞城的发展奇迹,也看到了资本盲目投资一哄而上留下的烂尾工程。
  这里有大片的山区却因为缺乏特色无人问津,也有因招商引资不利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
  俞城的产业政策在政府定位和后发优势上,发挥了看得见手的力量,也激发了看不见手的活力。发展过程中有公平和效率之争,不过这些负效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福利政策弥补。
  在离开俞城前往川城的高铁上,李豫把自己十几天的启发和心得整理成简单文稿,为以后正式成文做准备。如果最终得以发表的话,孙敏会是她文章的共同作者之一。
  9|第9章
  到达川城的那周,由于王庆师兄家里有事,李豫自行安排行程。这次她没有租车,而是乘坐公共交通走遍市里的城区和周边近郊区县。
  俞城和川城这是两个同处于西部地区的城市,它们所处的区域发展,不像东部地区是共同富裕,而是扶贫与治贫。这个大区域内以两个城市为中心分别组成的小区域,缺乏东部地区的人才基础、经济基础、产业链、交通网络等一系列先发优势。那么挖掘两个小区域的后发优势成了她在走访时最大的乐趣。
  李豫到这个城市的第三天上午,傅从玉微信联系她,问她明后天还在川城吗?在的话,可以一起吃晚饭。他明早过来出差。
  她回信说这周都会在,下周才会往更西部去。
  当天中午也就是波士顿的午夜,唐宋就从傅从玉那儿得到她的行程。
  “唐宋,你这追人的进度条不行啊。这么多天,小豫都不搭理你。没戏的。”
  傅从玉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没资格嘲笑他,唐宋心想。
  “这不是既有时差又有距离吗?再说我每天十六七个小时泡在实验室,哪有时间追人。先把实验搞定,才能安心回江城。”
  她与傅从玉的约饭最终没有成行。他和团队来这边出差谈ip合作事宜,第一天谈完被对方强留下应酬。
  俩人改约第二天的午饭,不成想傅从玉在江城的工作出意外,需要提前回去灭火。
  李豫去最近的咖啡店打包了三明治和咖啡,递给要上出租车的傅从玉。
  “带着路上用,别忙起来忘记吃饭。”
  “放了你两次鸽子,小豫,对不起啊。”
  “没事,快走吧。”
  送走傅从玉后,她走到附近一家面馆,点一份招牌肠旺面,在嘎吱嘎吱的风扇下吃得满头大汗。
  周日下午,李豫来到王庆师兄的办公室,这次听到的是与孙敏不太一样的观点。
  王师兄给她展示西部的省级和国家级路网图,图中包含已建成的,在建中的和未来五年规划中的道路。
  他指着规划中的那些,说,“这些道路未来二十年都没有必要。另外,建设中的道路有一半是可以优化的。”
  “师妹,我认同你的观点,西部区域发展是脱贫,需要治贫。脱贫的思路从食不果腹到三餐不愁。在这个过程中,吃饱饭的效用是最高的。吃饱后再喂饼,边际效用会骤降。
  通过规划引导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来引领区域发展,思路在过去三十年是没有问题的。「看得见的手」在从零到一时的效能最大。
  如果超过这个度,追求三餐都有海参鲍鱼,那不叫脱贫,那是浪费。
  「看得见的手」发挥过它的功效后,这时候应该退居二线。
  区域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产业来主导。
  如今再继续依赖基建和公共服务来引导就是豪赌,更是懒政。”
  李豫意识到自己曾身陷trick,这里面最具迷惑性的地方在于「看得见的手」太显著,导致她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它吸引走,反而忽视了「看不见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