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李豫回到家时,老李不在家,发消息询问后才知道他在小区花园下棋。她把换洗衣服丢进洗衣机,进厨房开始给父亲准备晚餐。
  她站在水槽清洗着食材,想着刚刚结束的三天两夜的旅行。这趟旅行从一开始,唐宋全程都在引导,他在引导她参与到情侣活动中。引导她讲述曾经的经历,引导她分享记忆里的亲人。她一瞬间想明白,他想要取悦自己,更想要留住自己。
  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仅仅靠拉灯后的欲望,以及三言两语的浅表层故事,是远远不够的。人生除了有趣部分外,还有无数个无趣部分。他们需要经历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蹉跎,在枯燥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奔波,过程中俩人才能释放出性格最真实的一面。
  希望那些真实的无趣,不会让他受不了跑掉。
  41|第41章
  假期的最后三天,李豫和老李一起回了趟岛上。原来家里的房子和院子早在二十年前被冲了。当年铺设的道路也已经被翻新和拓宽。李豫的爷爷以前在岛上船厂做工,他们一家才从葱省来到岛上。船厂二十年前也搬到新厂,他们以前认识的街坊邻居也大都随着搬迁。
  岛上已经没有他们父女认识的人,熟悉的老屋。俩人在新开的馆子里吃午饭后开车返城。
  节后回来上班的第二天,李豫在办公室接到院长助理罗副教授的电话。
  李豫听完后,不由地抬起双眉,睁大眼睛,烦躁地捋了两把头发。她很快恢复原来的表情,对着电话听筒说,“我可真是经管学院历史上的第一人,来学院三个月的时间,先是被学生投诉,又是被合作企业投诉。这次是什么理由呀?我没写过他们公司的商业案例。自己曾经脑补过应该不算侵权吧。”
  罗教授听后笑了笑,也有些无奈地说,“侵权的话,你接到的是公司法务发来的律师函或者法院的传票。这次是公司公关部投诉的,说你的文章含沙射影到他们老板,他们感觉被冒犯到。”
  这下,她明显感觉到自己刚刚归位的双眉又被抬升,并且幅度比刚才还要大。她嘴巴不自觉地张开,快速吸气后,发出一声,“what?”
  李豫在内心惊讶的一瞬间过去后,开始组织自己的语言,“我回国后只发表过一篇文章,那还是篇学术论文。那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不是通俗读物呀。他们怎么知道的?另外,学术论文怎么就冒犯到他们了呢?”
  罗教授刚才在刘副院长办公室听到事情原委的时候,也是觉得匪夷所思。他把事情总结一下,说,“故事很长,我长话短说就是。这家企业的副总在咱们学院念emba。假期他来上课,在阅览室翻阅到最新期刊上的文章,意识到你写的是前段时间企业家论坛上的事,他们老板是站出来为那位企业家摇旗呐喊的第一人。所以,你文中写的他们是在索要特权,而非平等权利,就激怒到企业了。”
  李豫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开口维护自己正当表达的权利,“我文章中没有一个字写到企业家论坛,更没有提起过那位企业家和他圈子里的任何具体的人,只是写一种现象。这样,也要我来负责?”
  罗教授说,“不是要你负责。只是这家企业和老板去年给学院和学校捐赠不少钱。如今他们的投诉,学院自然是要重视的。刘院长的意思是,大家一起吃个饭,坐在一起平心静气聊聊。”
  “让我在饭局上道歉?”李豫的声调不由自主抬高。
  罗教授辩解说,“不是道歉,只是需要你说一句话,你写的现象与前段时间的热门话题无关即可。”
  这话在她听来就是道歉,“这不还是变相道歉吗?再说,掩耳盗铃也没意思呀。”
  罗教授不得不说出第二重原因,“主要是刘副院长他们战略管理系正与该公司合作开发商业案例。之前签过合作书后,案例沟通访谈撰写以及学院初审已经完成,现在只差企业正式授权啦。如果企业卡着最后一步,迟迟不给授权书,刘副院长和案例中心的同事们先前的几个月的工作就白做了。”
  李豫说,“以这家企业和实控人的做派,刘副院长的管理案例能拿到授权书?总不能,案例中把企业不好的一面都删除,只保留闪光点吧。”
  罗教授解释道,“那肯定是不能的呀。如果这样的话,案例中心的两轮审核也通不过。刘教授他们尽可能保留一手信息,案例的文字中不做任何价值评价,比如不去评价某一管理状态正确与否,不去暗示某一战略是否有效。所有的讨论和评判,都留在案例之外,课堂之上。”
  她听完院长助理的所有陈述后,迅速得在心里做出决定。
  她不能接受这个和稀泥的做法。“回归原来的话题,我并不觉得我的文章冒犯到他们。如果他们觉得被冒犯,那一定是心虚。商业案例本来是不相关的事,如果最终授权被企业卡了,那么不妨斟酌一下,这家企业是否适合做访谈类案例。不妨换个思路,写成图书馆式案例,全部采用公开领域的材料撰写完成。这家企业和老板,我完全不认识,饭局也不会参加的。”
  罗教授原本以为说服李豫这个新入职的助理教授很容易,没想到她在这件事情上较真得厉害。他不得不再三解释,“李老师,院长的意思真不是让您去道歉的,只是出席饭局。”
  任凭罗教授怎么劝说,她还是没有同意。
  李豫挂断电话后,下嘴唇和双手在抖颤抖着。她不得不把面前的电脑合起来,从旁边抽屉里取出咖啡盒,把开封的盒子放在鼻子前。她想闻着咖啡的香气,给自己提神儿。这会儿脑袋发胀,感觉完全丧失了思考能力。
  这通电话带给她的情绪干扰,比学生投诉和企业家论坛视频加起来都要多。她被这种无礼且傲慢的特权恶心到。
  这让她第一次萌生退意,要不要辞职去西非投奔larry去呢?
  李豫很快否定这个念头,不行,不能这时候做逃兵。
  她在大学期间只是埋头读书,博士开始期间接触不同肤色,不同思维,甚至不同地区的人越来越多。那时候都有自家导师和同学们站在自己身旁,帮自己遮风避雨。如今工作后,所有的风雨都暴露在面前,自己必须学会面对,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
  她吐出口中的浊气,起身去洗手间,用凉水拍打着自己的脸颊和额头,直到彻底提神醒脑。
  李豫回到办公桌前,打开新一期《经济研究》,翻到自己文章那一页。开始逐字逐句看起来,尽管这篇文章她前前后后看过不下百遍。这一次她看的极慢,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直到看到文章完结的符号。
  她再一次确认自己这篇文章是纯理论研究,是在探讨政府的边界,文章没有任何含沙射影的内容。所以,她不接受莫须有的指控。
  与上次被学生投诉后,她游刃有余的应对不一样,这次的投诉事件是权力极其不对等的三方在博弈。企业仗着大额捐赠对学院提出无礼要求,学院老师抱着息事宁人态度想要在暧昧中淡化,自己这时候处于三方博弈力量最薄弱的一层。
  这次,她打开邮箱,邮件中陈述自己文章的结构和企业投诉的段落,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邮件的收件人敲好后,在点击发送之前,她手停顿下来。
  唐宋课后从实验室回到办公室,在门口捡到看起来失魂落魄的李豫。
  “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
  “工作上遇到糟心事儿。不知不觉来到你这儿。”
  唐宋领她进办公室,把一杯温水放到她手掌心,低声说道,“给我讲讲什么糟心事儿吧。说出来,我或许可以帮你出出主意。”
  她简单概述了一下,问道,“我是不是很天真?毕竟3+3的合同,将来要评职称不仅仅看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还要评价人际关系等方面。这才三个月不到,我感觉要把副院长、院长助理都得罪了。”
  唐宋摇摇头,“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是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但凡你有一丝一毫妥协,他们就会更加得寸进尺。你没有选择接受他们递来的第一层枷锁,而是选择打破它。真是好样的,李豫!”
  “我还是有妥协的。我原本还想要求对方向我道歉。我刚才气势汹汹地想要找学院领导们自辩,不过邮件没有发出去,现在在草稿箱躺着呢。”她嘟囔着说道。
  片刻后,她继续说,“我还是要多发表一些文章,将来在学院做不下去,还能去其他学校。”
  “不会的到那一步的。真到那时候,我随你一起去。”他把她拥入怀中。
  “倒也不用。现在交通方便,飞来飞去没有障碍。”她说。
  唐宋还是坚决拒绝,“我恐怕不能承受两地的苦。”
  李豫捧起水杯继续喝水。唐宋抱着平板阅读她的文章,不像理科论文如果是一个不相关领域的论文读起来会费劲。社科和管理类的论文,对他而言,完全没有阅读难度和障碍。
  他读完后,提问道,“这篇文章理解起来不费劲。只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的高管会联想到影射他们老板呢?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除了你之外,还有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