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前来添妆的亲朋好友们更是丝毫不提任何与“陈”字有关的事,只当明棠是头次出嫁,各个都出手不凡。
  名下的财富迅速增加,明棠回想这些日子的种种,心中不免感慨:她投身到古代,最大的幸事恐怕就是成了自家父母的女儿。如若不然,哪里能有现下的好日子过?
  忙碌之中,日子总是过得格外快,明棠总觉得才在府中中秋家宴上与侄女们玩闹一场,转眼就到了自己的婚期。
  “婚礼”又称“昏礼”,礼成之时,多是傍晚。毕竟嫁过一次,有些经验,明棠完全没有紧张的心态,睡足之后方才起身。
  沐浴罢,熏干头发,又用了午饭,明棠这才换了婚服,端坐妆台前,任全福夫人为自己梳头盘发。
  唱罢吉祥词,全福夫人钱氏见她头发乌黑浓密,盘高髻时竟不需要垫假发,不禁啧啧称赞:“姑娘这头发可真好,一看就是当夫人的料。”
  明棠素来很为自己的头发自豪,眉梢未动:“多谢您称赞。”
  毕竟是成婚日子,钱氏又是做惯这个的,历来见到的新娘子都是一个比一个羞怯,就是再大方的,也多少有些放不开。见明棠这样淡定,瞬间觉得哪里都不对劲,钱氏不禁道:“姑娘可真是从容大方。”
  明棠倒是觉得理所当然:“毕竟我也不是头一回嫁了,若是还放不开,未免也太不中用了些。”
  钱氏手一抖,险些握不住手中莹润的牛角梳,幸好发髻已经盘好,倒是没前功尽弃。她让到一旁,折柳小心翼翼为明棠戴上五凤冠,凤喙之下,烈如火的红宝流苏恰垂在她眉间。
  乌黑发髻之上金黄璀璨的凤凰盘旋,其下是白皙面庞的眉间映着火红的流光,几种颜色对比鲜明,再加上明棠面色平静,目光坚定,霎时便有了种说不出的高华气度。
  明棠平日里或简素或活泼,还从未做过这样庄重华贵的打扮,折柳与闻荷一时都不敢相信这是平日里那个总有些懒散的自家小姐。
  还是见惯了新嫁娘的钱氏先回过神,赞叹道:“姑娘这气度,真不愧是要做夫人的。”
  气度不气度的,头上顶着这样的首饰,发髻盘得又高,明棠只觉脖子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重量,丝毫不敢低头,生怕稍稍一动,发髻就会变形,只好维持着端庄的表象:“夫人很会打扮人,若是我再成婚,还请您来为我梳发。”
  已是回过神的钱氏禁不住一噎,随后只当没听见明棠说的话,奉承道:“都是姑娘嫁得好,有福分戴这样规制的凤冠。”
  若是嫁到寻常人家,婚嫁这日至多不过佩戴三凤冠,哪还有这份奢华体面?
  看一眼镜中发上的金光璀璨,明棠深觉都是因为发上的首饰已经是她的东西了的缘故。
  若是这发饰只有在她头上待足一天后才能算在她名下,就是再给她多插戴几件,她也绝不会嫌重,恐怕还会嫌戴得不够多。
  站起身,小心翼翼维持着姿态,明棠起身,一步步走到外间。
  明琬见了,眸中闪过一丝惊艳:“姑姑这样装扮可真是好看。”
  特意回府,充当陪客的长姐明芍眸中满是欣慰,上前细细端详几息,含笑道:“怨不得小时候那老道说你有福气,却又说你要经些波折,如今看来,可不就是极准?”
  果真是先苦后甜,经历了一番波折,却有了门如今看来更好的亲事。
  姑侄几个笑盈盈说着话,安排好一切事宜的明夫人也到了安乐居。
  见明棠与长女坐在一处,大红的嫁衣映衬下明艳动人,明夫人满是欣慰,上前与两个女儿说着话,等裴家的人上门。
  外面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隐约传来,接着有人大声喊着:“裴家的花轿到了!”
  外面传来喧嚣的人声,双胞胎两个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看热闹。不知外面说了些什么,众人哄堂大笑,随即传来小孩子欢快的大叫声。
  听出那是自家小儿子章敦的声音,明芍微微皱起了眉。
  刚要派人出去看看,双胞胎已经小跑着回来当耳报神。
  明瑾脸颊笑得红扑扑的:“大伯说,知道裴家以武立家,不跟我们家一样以念书为本,要是在这上头为难裴世子,怕让人觉得我们家‘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所以就不要求四姑父做催妆诗了。”
  明瑜接着道:“谁知道大伯刚说完,四姑父就念了一首诗,说什么‘明妆’什么什么的,反正就是夸姑姑好看,要姑姑不要化妆了,赶紧出门,大家都笑了。”
  “爹爹就说,这是四姑父自作主张,他们还没出题呢,这不算数。然后四姑父问要做什么,大伯就拿了弓箭出来,说要四姑父把姑姑院里桃树上挂着的荷包射下来。”
  “四姑父一拉弓,荷包就掉下来了,正好砸到大姑姑家的弟弟头上!”
  双胞胎你一言我一语,话说得又快又密,屋中女眷顿时笑成一团,唯明芍想着自家那个素来调皮的小儿子,心中满是无奈。
  正在热闹,外面又传来阵阵笑声,接着有人喊道:“四姑爷正过来呢!”
  明夫人神色骤然紧张起来,拉着明棠起身,仔细端详着明棠周身,看是否有哪里不妥。见明棠神色安然,不见紧张,明夫人本该觉得安慰,已经放下的心却忽又提了起来。
  都说这是门好亲事,可也不知幼娘到底能不能过好?若是日后受了委屈可该怎么好?
  像是察觉了明夫人的心情,明棠握住母亲的手,用力道:“母亲放心。”
  既然做了选择,不到发现此路不通之时,她便绝不会后悔。就如同陈家,在当初的她眼中确实有可取之处,而她也的确度过了一段尚算愉快的时光。虽以和离告终,她却并不会否认当初做下决定的自己。
  当年如此,现在亦是如此。
  第24章
  在众人的簇拥中进了正堂, 裴钺一眼就看见了同样站在人群中央的明棠。
  不似之前数次见面,今日在大红喜服衬托下的明棠骤然多了几许让人目眩的庄重华美,目光更是从容, 只在看见他后, 似是怔楞了一瞬。裴钺在众人的贺喜和起哄声中步步向前,将明棠伸出的手握在掌中, 与她一道下拜。
  “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
  明夫人说着, 接过身旁人手中的大红盖头, 俯身搭在明棠头上, 目中满是不舍。然而吉时已到,也容不得再耽搁, 只能目送明棠起身后与裴钺相携着手踏出门外, 又被人引导着趴在了明礼的背上。
  按理, 明棠出门,应该由兄弟中最年长的明让背着送嫁。但明礼振振有词:“长姐出门是兄长送的,小妹头次出门也是兄长, 本以为这辈子我都没机会给家中姐妹送嫁了, 好容易有这个机会, 兄长就让我一次又能怎样?”
  明让无奈之下,点头答应。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 明礼背着明棠一步步走向花轿,心中不禁感慨——这因为妹妹再嫁而有机会送嫁的,全天下他也算是头一份了。
  却没留意身旁的裴钺微皱着眉梢, 凝视着他的步伐,姿态十分紧张,稍稍瞧见有哪里不对, 垂在身旁的手就会情不自禁抬起,以防万一他这看起来十足文人模样的舅兄摔了明棠。
  顺顺当当看着明棠上了花轿,裴钺心中松了口气,翻身上马,在鼓乐声中带着迎亲的队伍前往定国公府。
  他眉眼俊美,今日喜服映衬之下更多了几分寻常见不到的飞扬之色,又是成亲这样的大喜事,寻常接亲队伍都有人随着轿子要喜钱以图沾沾喜气的,何况新郎生了一副少见的样貌?
  一路吹吹打打到了定国公府,那接亲队伍后规模庞大的人群让盈门的宾客都有些咋舌。
  好在是定国公府的管家裴福见事态不对,立刻命人抬了两筐新换的铜钱来散发给众人,才顺顺当当疏散了人群。
  此时的明棠已经下了轿,与裴钺相携着进了正堂。
  正堂之中,灯火通明,隔着朦胧的大红盖头,明棠只能看见上首端坐着两个人影。其中之一自然是先前见过的定国公夫人,另一位则是听闻许久未出现在人前过的定国公。
  视线不佳,明棠无从看清定国公的模样,却能感觉得到,定国公与定国公夫人似是十分疏离。
  拜过天地,便有人上前引新人去婚房。
  跟在人身后慢慢行走,明棠心中只有一个感受:定国公府未免有些太大。
  顶着头上沉重的首饰,又被遮挡视线,只能随着别人的引导行走,或许走的距离并不远,但明棠还是由衷感到一丝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