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太好了。刘彻有点振奋,在他看来,独生子开局,情况利他啊!
  第44章
  “你出生于元光五年,出生时正值夏季,大旱,有蝗虫出没,全家一天只吃一顿,加上父母足够勤奋,勉强度过这个荒年,但是由于营养不良,你比同龄人要小很多。
  元光六年,你们家靠着几亩薄田和打零工好不容易熬过来,夏季,又大旱,蝗虫过境。
  田间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这时候你父亲做出一个决定,自卖全家。
  你们一家三口被一户素有善名的大户人家买下,活了下来。”
  刘彻听见元光这个年号就已经沉默,等听到今年夏季又有大旱蝗灾,脸色变得十分不好看。
  “神兽,这是真实历史吗?”
  白泽不语,而剧情慢慢走过。
  “成为大户人家的奴仆后,父母努力做工,虽然没有被分配很好的职位,但是在外院也算是站住脚。
  几年下来,你们生活越来越好。”
  刘彻揉额,他治下的子民好好的生活,反而活不下去,卖身为仆却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这怎么不是一种讽刺呢?
  简直和一巴掌打在他脸上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又五年,春,大旱。
  虽然灾年让物价上涨,外面又是一片凄风苦雨,遍地卖子之惨状,但这些和你们一家并没有什么关系。
  父母虽然卖身为奴,但是见识也增长了。他们心有野望,想要为你赎身,攒钱给你上学读书,期望你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改换门庭。”
  刘彻笑不出来。
  (……对比太鲜明了吧。)
  (宰相门前七品官,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
  (好讽刺啊,唉。)
  (那时候的百姓好惨,能成为权贵豪商的奴仆其实在那个时候真的是个好前途吧。)
  (就是因为如此,才更让人绝望。)
  (那是真正让人绝望的时代。)
  (科举制有再多的缺点,可是平民百姓也可以靠着科举改变命运。)
  “一次意外,你救了府里的小公子,小公子很喜欢你,想要你做他的随身小厮。
  本来府里的主子们的近身奴仆都是要求来历清白,最好几代世仆出身,但是看在你救了小公子的份子,主母还是同意了。
  你是否愿意成为小公子的随身小厮?”
  刘彻沉默一下,按他的骄傲,是应该拒绝的。
  可是对于游戏里面的主角,却应该是一件好事吧。
  跟着小公子可以接触的资源人员大不相同,说鱼跃龙门那太夸张了,可是对于这个普通人家,那确实不一样了。
  而且,全家的卖身契都捏在人家手里,拒绝就是得罪主母和小公子。
  哪怕对方什么不做,甚至真的不介意,可是在其他奴仆眼里却是不识抬举,以后只怕很难在府里混下去。
  卫青比起刘彻更清楚选择的重要性。
  卫青小时候是牧童,成年后,为了生存最后在平阳公主府中为骑奴,而他姐姐更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姬。
  而他们姐弟能进平阳公主府,还多亏他们的母亲是府里的老仆,有点薄面。
  也因此,后来有了姐姐进宫,他随侍陛下,有了后来世人讴歌的“独不见卫子夫独霸天下”的传奇。
  在这个时代,选择大于才华。
  事实上就是,哪怕他卫青平庸碌碌无为,但是从姐姐入宫,到后来为陛下生下子嗣,他们卫家已经不一样了。
  就算他不奋斗,他这辈子荣华富贵也已经有了。
  卫青一直很支持陛下的各项政策,不仅仅因为这是他的恩主,更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对的,有用的。
  哪怕最底层的百姓几乎很少够得上这一丝丝的机会,可终究还有一点可能。
  这么说或许有些逾矩,但是他的路和陛下道是一致的。
  刘彻选择了同意。
  白泽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还以为他会拒绝呢。
  “你成为小公子的随从,父母非常高兴,哪怕是之前觉得应该给你赎身,可是现在也为你的前途心动。
  府中有塾师,你跟着小公子一起上下学,你可以光明正大的学习,毕竟身为小公子的随从,哪里能不识文读字。
  你天资聪慧,在读书一道上很有天赋,你很快掌握了小公子所有的课程,但你却收敛锋芒,低调不被人发现这一切。”
  “聪慧知进退又有资源。”刘彻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这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是最开始,也别说什么资源了,这一家连生存都成问题了,哪里有空闲去想什么读书上进,去想什么该换门户,只会整日埋头田野,为生存奔忙。
  卫青却更沉默了。
  因为他一开始就知道这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譬如陛下就是那小公子,他就是那人……
  “与贫穷的家世相比,他聪明又识趣,懂进退,唯一缺的就是一个机会。”刘彻慢慢道,那么全天下,又有多少贫民子弟缺少这样一个机会呢?
  不是靠卖身为奴,而是堂堂正正的可以走进学堂的机会。
  刘彻轻轻一叹,突然意兴阑珊。
  “十二月,大雨雪,民冻死。”
  “你看着路边冻死骨,心生波澜,很想做什么,可你也只是一个区区仆人,又能做什么呢?
  你更加努力的学习,并且带着小公子一起上进,主母对你很是嘉许,你们一家三口在府里越来越好。
  你父母已经没有想要赎身的想法,觉得这样的日子非常好。
  可是你自己却有了新的目标。
  十六岁,你向小公子提出赎身的请求,小公子对你很是不舍,多年相识,你对他托出自己的想法,小公子选择成全你。
  你带着主家的赏银离开了。”
  “你安置好父母,前往一个很有名的大儒处求学,小公子请人为你写了推荐书。
  你靠着推荐书进入先生门下,成为一个旁听生。
  你每天早到晚退,服侍先生,学习知识。先生被你打动,又见你聪慧,收你为弟子,倾心相授。
  你学识越发渊博,为人处世无一不妥,小有名声。
  由于这几年多有大雨洪灾,你对治理天灾多有关心,你研究古籍,研究天灾,慢慢有了自己一套治理天灾的理论。”
  “到了可以入仕的年纪,你几次被推举,但是名额每每被权贵子弟顶替。
  你只能努力养望,增强名声,结交士人。由于出身,为人鄙薄,这一切并不算顺利,但是也有所收获。
  三十岁,你终于被举出仕。”
  刘彻都忍不住松了口气,不容易,终于有一个当上官了,如果这是以这一朝为背景,那这么个人才应该很快就会被他发现吧?
  猪猪陛下自信满满的想。
  “你想要做些正事却被打压排挤。
  你好不容易做出一点业绩,功劳却被占据。
  你又受到打压。
  你在这个小官位置一待就是十年。
  终于,你因为一首好辞赋被天子看见了。”
  刘彻抽了抽嘴角,并且火速否认刚刚的想法,什么按照他这一朝的背景,才不是,并没有!
  (想到东方朔!)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猪猪陛下,你品品这味,骂你呢!)
  (打起来打起来。)
  (哈哈哈哈你们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不至于,但是怎么说呢,这种事情任何时期其实都有。)
  (这经历也是挺惨的,自己努力工作的时候活不下去,卖身为仆却比世上九成的平民百姓过的好。好不容易可以出仕了,因为没有背景,名额被屡次顶替,后来好不容易做出一点功绩又被抢占,现在被皇帝看见了,却不是因为你本职工作做得好。)
  (每一件事都是在讽刺好吧。)
  (汉武陛下,道阻且长啊。)
  “你获得随侍天子的荣幸。天子很喜欢你的辞赋,你因此升官发财,在这京都之地有了一点存在感。
  趁着天子宠幸,你对天子献上治水论,天子终于正视了你,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治水。
  你选择留在天子身边/去地方做出点实绩。”
  刘彻毫不犹豫的选择二。
  白泽笑了笑。
  “此一去就是八年,天子都已经对你没什么印象,可你却立下大功,连升三阶而归。
  天子想要变法改革,你一力支持,你被攻讦打压。
  可是那年看见路有冻死骨时,你便发誓要改变这样的世道。
  而今,你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又怎么会不愿意呢?
  你死了。
  总结:你终年五十六年,虽然没有长命百岁,却也是正常寿命。
  你半生无名,最后十几年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声音。
  你是一个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