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那道士说,自己也是死了一次的人。本有复生的机会,可他的父母却在中途放弃,才导致他是那般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
  “那肯定是假的了,毕竟我们在那庙里看到的白骨可还完全是骷髅的模样。”萧遥十分不屑,却又好奇地问:“那那千两黄金呢?也是和这是有关么?”
  她在最先知道自己差点被当成祭品时便没有害怕,如今事了,更是对各中细节更为好奇兴奋。
  这次萧九矜并不知晓,紫杏却是笑出了声:“这事啊……”
  “说是最先告发知县府有千两黄金的是一位书生,那书生夜半吃了酒途径知县府,见一挂满银铃的马车从府内驶出;微风阵阵拂开纱帘,便见那马车里,金灿灿的全是黄金,看上去约莫有千两之多。”
  “哦?那么,那马车里的是……?”
  “就是那祭祀的少女尸骨。“紫杏撇了撇嘴,无奈。
  “先前您不是说在那破庙里发现的白骨上有类似涂料的东西么,那些个祭品骷髅也是一样;不过,上的乃是金色。”
  “那书生醉得不清,也怕是想财想疯了。见那洒满金箔的榻上放着的金色骨骼,还以为是黄金……”
  “真是一场乌龙,也不知那日现今知晓了那日看到的是死人骨头,夜半还睡不睡得着了。”
  萧遥恶劣地笑了声。
  微风拂乱小姑娘颈边发丝,萧九矜瞥了她一眼,随后看了看天:“谢绍今夜便回京,子清后日清晨走;你们是想同他们谁一道,还是我们自己走。”
  苏怀澈,表字子清。
  “那还是我们自己走吧。”萧遥想了想,说。
  “我想也是。”萧九矜微微一笑,“那,今日正好风大,你便去把风筝放上吧?”
  “娘亲、难道?!”萧遥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好久都没见到燕叔了,他还在金陵啊?”
  …………
  — — — — — — — — — — — —
  “殿下,您今夜都要回京了,怎么那杏花小院里还没动静?难不成乐安殿下她真要和那苏二公子一起走啊?”
  “她估计是自己回去吧。”谢绍不耐烦地瞥了下属一眼,“人家想怎么走便怎么走,你管那么多干什么?”
  “属下这不是看您……”
  “滚出去。”
  “……”
  下属耸耸肩,合上了书房的门。
  桌案上的蜡烛已将要燃尽,再过一个时辰,他们便要启程回京;而回京在即,谢绍却是更为烦躁。
  或许先前萧九矜认为他是在扯谎,但是他确实说的是真话;这次来金陵,确实只是为了寻她。
  ——本是有话想同她说,但见着她离开了朝堂如今过得那么自在,那些话便有些说不出口了。
  “但她现在决定要回京了……”是不是证明,她也甘愿舍弃现在的平凡生活?
  谢绍有些拿捏不准萧九矜的想法。
  但他今夜就要离开金陵,出于礼貌也合该去一趟与她告别。
  “旧时盟友、旧时夫妻……总还有三分情谊。”
  谢绍这么想着。
  他扯下挂在椅背上的大氅,再未带什么便向马厩走去;而刚出院门,便听见天上传来几声闷雷。
  “殿下!外面怕是要下雨了!您带把伞再去吧!”
  小厮急匆匆地跑上来,双手为他递上一把纸伞。
  谢绍接过,随后便策马向九矜的杏花小院而去。
  暮春多雨向来寻常,如今也不出所料;谢绍行至中途便感觉到雨丝飘落。他撑起伞继续向小院驶去,雨却越下越大。马蹄踏在水坑里的声音与雨打落在伞上的声音,都被哗哗雨声掩盖。
  衣摆都被飘飞的雨丝打湿,谢绍不满地“啧”了一声;但好在,杏花小院终于到了。
  谢绍翻身下马,扣了扣门——没有回应。
  “不会已经睡下了吧……”他有些懊恼。
  但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情,他试探性地推了下门。
  而这一推,竟把门推开了。
  谢绍一愣,门没有锁?他不禁皱眉沉思。
  难道是进贼了?
  ——于是,抱着七分疑惑、三分紧张的心情,谢绍将大门推开。
  “轰隆!!”
  突然的雷声几乎要将谢绍耳朵震聋,而刺眼的电光划过杏花凋落的小院,谢绍也看清了黑暗中院中的情形。
  长廊之下,一男一女相对而立;男人身边摆着一把伞,雨水还正顺着伞檐流下。
  女子穿着单衣半靠在墙壁上,神情放松随意、却又依稀有几分认真,似乎在对那男人吩咐些什么——全然一副主人姿态。
  那女子,赫然便是萧九矜;而那男人……
  “前金吾卫首领,燕乙?”谢绍望着那男人熟悉的面孔,喃喃出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谢绍的内心便也如被夜雨冲刷,一片冰凉。
  燕乙现今已被授爵辞官回家,但其在朝中任职数年、深得先帝信任,培养了一众武生弟子如今皆在朝任职;当初夺位时因其保持中立没有出手阻拦,他自己的军队才得以如此顺利地攻入皇宫。
  因此在事了后燕乙主动辞官,他们也并没有为难这位老臣——自然也没有再去清算其党羽。
  可是为什么……这样恐怖的人,会同萧九矜站在一起?
  还是以这样低的姿态……?
  谢绍彻底愣在了原地,浑身僵硬,连一个动作也做不出来。
  而他方才的声响,却已惊动檐下二人。
  萧九矜与燕乙回头,谢绍在他们的眼中看到了惊讶,而后便是九矜微微皱了皱眉。
  第68章 此间 “如今,换你来做我们的刀吧。”……
  淋漓、斜飞的雨丝, 织成一张细密的网,将此间三人,网罗其中。
  谢绍撑着伞还站在雨里, 燕乙转过头去朝着萧九矜低声说了句什么,随后便撑起自己放在脚边的那把伞、路过谢绍便向院门外走去。
  留下谢绍与萧九矜,四目相对。
  萧九矜看着他许久无话,回想起来,谢绍好像真的不知道她与燕乙的关系。
  她看着谢绍, 从雨里向她走来。
  “你没有什么想同我说的么?”谢绍的声音听上去有些涩意。
  “先前从苏家那边听说你要回京, 我心想,你何等聪明, 肯定不会同苏家人站在一块。”
  “你猜的没错……”萧九矜轻声说。
  但谢绍只是摇头:“可是, 我本以为你会回王府的。”
  “毕竟现在全天下除了皇宫, 最尊贵、最自由的去处, 便是我的摄政王府……”
  “但现在,我有些说不准了。”
  萧九矜抬头看他,目光沉静:“谢绍, 五年前的昭王府也如你现在的摄政王府一样, 都是看似尊贵罢了。”
  她伸手, 抓住了谢绍的衣襟;谢绍没有躲避, 反而看着忽然靠近的明媚双眸,微微愣神。
  于是下一刻,那本就有些湿润的外衣被扯开;萧九矜轻笑了声, 指尖滑过那布满伤痕的肌肤。
  “前月的箭伤,还没好吧。”她轻佻地弯了弯眼角。
  “还有这些旧伤……”
  萧九矜触上谢绍身上伤口之外已有些泛白的旧痕,眸色微深。
  “新皇手段、心计,怕是远胜于我那父亲?谢绍, 别把别人当傻子,也别再念着你那同姓情谊。”
  “你那堂侄,可不是什么知恩图报的好人……你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朝堂,已不在你掌控之中了。”
  寒芒闪过,萧九矜微微侧目,见谢绍眼眶猩红,一把锋利匕首架在了她的脖颈上。
  而她只是毫不在意地笑笑:“你现在,是恼羞成怒了?”
  “燕乙应该还没走远,我这院子周围,也还有许多暗卫——相信你不会想同他们打一架。”
  谢绍张了张口,最后,却是无力也无话,还是放下了手。
  匕首“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连同那廊道外不绝的雨,坠落在了泥泞处。
  也如此时,谢绍不断下坠的内心。
  实际上他知道萧九矜说的是对的。最初选择扶持谢敬敏,就是看在他有手段有谋划、堪得大统;可当初扶持其上位后,谢敬敏便不再对他那么恭敬,到如今,竟成分庭抗衡之势。
  更胜当初的他与皇帝。
  十年养蛇,终被蛇咬,叫人如何不感慨。
  而此时更令谢绍感到悲哀的则是,他曾以为至少萧九矜还会念在往日情谊与他站在一处,可到今日才知,他似乎从未了解过自己这位“盟友”。
  从前不了解,现在也是。
  而方才他因气极、将匕首架与她颈侧,抬头看见的,却是她漂亮的眼睛。
  八年前的洞房花烛夜,七年前北境夜空的灿烂烟火,还有五年前那白茫茫大雪里,独自向他走来的身影。
  回想起来,都只是那么一双美丽的眼睛。
  他们好像一起过了许许多多的日子,可如今想来,却又觉得不过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