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在刚收到江南送上来的账本,看到巨额的银子时候,胤祺和黛玉便商量好了,将这放在献给康熙,这般日进斗金的东西,放在一个阿哥手里,迟早要引起康熙的猜疑。
  反正康熙不是小气的人,他们献上了方子,总不会让他吃亏。
  果然,今儿个便换了个郡王回来。
  但是,自己主动将方子献上去还是被迫献上去,心情是截然不同的,尽管一切都如胤祺预想,但对于指使御史弹劾的三阿哥胤祉,胤祺也没有打算放过。
  更何况,借着他封郡王的东风,胤祉还得了一个多罗贝勒的爵位。
  不给胤祉教训,他真当自己好欺负。
  胤祺将黛玉抱在怀里,摸着她顺滑的头发,在她看不见的地方,眼中露出凶光,说出的话却仍旧温和:“相信我。”
  黛玉侧着脸靠在胤祺的肩膀上,听着他轻声细语,只觉着整个人都泡在温热水中,昏昏欲睡,没多久便倒在胤祺的肩膀上睡着了。
  胤祺平时说话办事都和和气气的,不由让人将他当成软柿子捏,忘了他是由不服就干的蒙古老太太养大的,能欺负到他头上的人,还没有出生。
  被胤祺惦记着的胤祉,也出了皇宫,面带喜色地上了自家马车。
  胤祺的方子献给了康熙,内务府里也有琉璃房,他们得了这方子想,必然要先紧着紫禁城、行宫的屋子,哪里还腾得出功夫做出更多琉璃售卖。
  故刚散了朝的胤祉志得意满,立时便派人给明瓦铺子的东家传信。
  当然,若是一般情况下,胤祉的想法并没有错,毕竟天下间最好的东西,自是要留给皇家,皇帝都没用上的好东西,谁敢先用,莫不是不想活了。
  然而,此时情况不一般,康熙心心念念打准噶尔多少年了,上一次亲征无功而返,早就想再去西北再打一次,若非国库里的银子不足,大清的大军早就像准噶尔开拨。
  这琉璃生意的利润,让康熙看到了更快得银子的法子,为了他的征服准噶尔大业,他毫不犹豫地令琉璃房全力织造,将东西卖到大清各地。
  得了康熙的支持,这琉璃铺子可不像胤祺这般小打小闹,没多久,关外都岭南,江南到边塞,都有了这琉璃铺子。
  透明的琉璃,一时间风靡大地。
  只能说,明瓦铺子的东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一番折腾之下,不仅江南,其他地方的明瓦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但这都是后话了,刚从皇宫出来的胤祉,此时仍得意洋洋,他回了府,先欣赏了一番新换上的贝勒府牌匾,又将东家的女儿,也就是他新得的通房美人唤来,庆贺他得了贝勒的爵位。
  江南毓秀,这美人也如他们铺子里的明瓦一般,弱柳扶风,薄薄一片,却格外秀致,最近最得胤祉欢心,他拿着白玉杯,和这最宠爱的通房饮酒作乐,酒是明瓦铺子的东家特特从江南带来的女儿红,是这通房出生那年埋在地下的,莫道酒香如何,光是这酒背后的旖旎故事,就足让胤祉心旌神荡,一杯接一杯的不停,喝得醉醺醺的。
  胤祉对她爱不释手,一壶又一壶的酒喝得没有尽头,伴着美人的吟唱之声,醉倒在温柔乡中。
  次日并非康熙御门听政的大朝,他在乾清宫里批着奏折,大学士等心腹重臣在一旁的梢间里等着,一旦康熙召唤,立即便要进去。
  能做到康熙的心腹重臣,都已经不算年轻,天尚未亮便起床入宫,熬到现在已经是头昏眼花,几个老大人使劲地掐着大腿上的肉,却也止不住瞌睡。
  突然,只听见里头屋子里“砰”地一声响,传来什么重物落地的声音。
  几个大人精神一震,瞌睡瞬间跑远,他们忙将头抬起,面面相觑。
  在这连呼吸都要放轻的地方,能弄出如此大声音的,必然只有康熙,也不知是什么事情,惹得他如此生气,几人对视一眼,忙走到暖阁外候着。
  梁九功早就在康熙发怒时,领着人悄无声息地将砸在地上的杯子收走,白到透明的瓷裂成一瓣一瓣,被窗户外的日头射着,发出不详的血色。
  “都给我进来。”康熙在暖阁里发出暴怒的声音。
  几人不敢耽搁,提心吊胆地走了进去,前两年刚与鄂罗斯人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最得重用的索额图站在第一个位置,林如海不显山不露水的混在诸人之中。
  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前儿个那御史弹劾之前,没有人知晓他将剑指胤祺,打了胤祺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康熙突然暴怒,但今日并未重要折子,不知是否和胤祺有关,林如海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仔细听着,若是有人还不放过胤祺,也能让他提前有个准备。
  胤祺有何万一,他的黛玉该如何是好。
  然而这却是林如海想多了,康熙此次暴怒,却与胤祺毫不相关,他见着鱼贯而入的大学士们,将手中的折子掷于地上。
  套着明黄锦套的折子,上头圈了一个密字,不知是谁奏给康熙的,里头上好的宣纸,被康熙的手抓成一团,指印深深地嵌入了纸中。
  “看看,看看,这就是我的好儿子!”康熙指着地上的折子,犹如喷火的暴龙,重重地喷着鼻息,脖子上一条条的青筋迸出:“刚得了赏,就敢如此行事。”
  林如海更加担忧。
  却也知前头有索额图在,还轮不到他先看折子,也只能敛目,等着索额图将这折子看完。
  索额图心里暗喜,身为赫舍里家的人,他和太子的利益天然一致,不论是哪个阿哥让康熙如此生气,对太子都是好事。
  忍住内心的喜色,索额图跪着捡起奏折,打开一看,只见里头用馆阁体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引经据典,核心内容是,三阿哥不孝,在贵妃孝期饮酒作乐,剃头洁面。
  索额图拿着奏折的手都颤抖起来,不是害怕,而是激动,不孝乃悖逆大罪,若这折子所言属实,三阿哥这辈子都别再肖想太子之位。
  第171章 夺爵(一更)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头的皇帝脸色阴沉,索额图尽管心中惬喜,却也不乐意在这种时候出头触怒康熙,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止住。
  其他的臣子更是面面相觑,明珠已经被撸了大学士的位置,早就失了圣心,许久不被召来这暖阁议事,诸臣隐隐以索额图为先。
  此时连索额图都垂着头,一言不发,其他人更不知该如何应对,毕竟,这事涉及到天家私事。
  暖阁陷入沉寂,就连靴子在地上细微地移动声,都听得清楚明白。
  大臣们迅速循声望去,只想知道是谁如此有勇气,居然在这个时候发出动静,若是被康熙注意到,该如何是好。
  视线转移,让人惊讶的是,发出动静的,是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林如海,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不是不小心发出的声音,而是跨步迈出,向康熙回话。
  但一想到这是林如海,其他人又觉得实在太正常了。
  能进这暖阁议事的,就没有简单人,胤祉给胤祺设的局,实在过于粗糙,就算当时有人没看明白,等散了朝再一想,也都能想清楚。
  作为胤祺的老丈人,得了这机会,林如海可不得将胤祉往死里踩。
  如索额图等人,几要控制不住心里的喜色,他低着头藏着嘴角的笑意,等着适当的时候添砖加瓦。
  “林卿有何话想说?”康熙此时仍然处在暴怒之中,随着儿子们的长大,年到中年的康熙已经开始察觉他的衰退,曾经的年富力强变成了力不从心,他对儿子们的控制欲更强,“不孝”的弹劾,可以说是中了康熙的七寸。
  “万岁爷,”年岁渐长,林如海的眼角也浮现了皱纹,但他身姿挺拔,气度清绝,长身玉立站在那里,依然有当年郎艳独绝的探花郎风采。
  在这样的一个人面前,康熙的怒气都敛了几分,他忍着不豫,给了几分耐心听林如海接下来的话。
  林如海并没有被板着脸的康熙吓到,他从容地行过礼,不疾不徐地说道:“不孝乃大罪,仅以弹劾折子判罪,未免有失偏颇,臣奏请万岁爷将三阿哥召来自辩。”
  什么!
  索额图瞳孔迅速扩大,林如海竟然不是落井下石,居然是给胤祉求机会。
  要知道,康熙是三阿哥的父亲,见着三阿哥的面,被他一哭一求心软了,这大好的机会错过,不知什么时候还能有。
  林如海难道真是个这么蠢的?日后对他可以放心,不用这么防备了。
  索额图惊疑不定地瞧去,却只见林如海神色平静,沉沉的眼瞳中,看不出他所思为何。
  康熙定定地盯着林如海看了许久,只见林如海并无半点心虚慌张之意,心里暗自点头,满朝文物,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唯有林如海,是真正忠君。
  即使他的女婿是胤祺,也没有为了胤祺帮着踩胤祉。
  “林卿所言甚是,梁九功,去召胤祉入宫。”康熙脸上的乌云消散几分,沉着脸对梁九功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