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喝完汤,他就低头开始看奏折,压根不理皇后了。
  皇后心中暗骂老狐狸打太极的功夫见长,她不主动开口,怕是等不到老狐狸询问的。
  只好自己凑过去,笑盈盈道,“臣妾给皇上捏捏肩膀。”
  晋文帝乐得享受,“嗯。”
  还是啥也不问。
  皇后沉不住气了,沉吟片刻,将赵锦儿要开女医堂一事,一五一十告诉了晋文帝。
  末了,她还补充道,“母后和皇姐已经答应了,分别下了懿旨和令谕,臣妾想着这事到底不算小事,就来听听圣意。”
  “哦?”
  晋文帝从容地放下奏折,笑道,“不错,此事乃利女子自立的民生大事,赵锦儿这丫头妙手仁心,不仅有一身高超的医术,还有一颗济世救民的菩萨心肠,善,大善!”
  皇后闻言,面皮飞快地抽搐了一下,不过片刻就恢复了寻常端庄温和的样子,丝毫没让人察觉到半分。
  “皇上所言极是,臣妾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兹事体大,那赵锦儿不过是一个黄毛丫头,到底年轻些,也不知但不担得住事,臣妾担心,万一出了什么差错,会不会引来朝中士大夫的非议?”
  晋文帝生性豁达,眼光长远,倒是不似寻常男子般一味打压女子,闻言却若有所思。
  这天下男人,顽固不化者不知凡几,赵锦儿一介民女,身单力薄,行此大事,确实阻力不小。
  “皇后可有什么想法?”
  皇后赶忙停下手里动作,“臣妾妇道人家,不敢在皇上面前班门弄斧。”
  晋文帝笑,“你是一国之母,天下女子之表率,说这种话,委实过谦了。”
  皇后撇撇嘴,不敢再谦言,“臣妾想着啊,京城这起子人,皇上您又不是不知道,哪家哪户不是经历几朝几代,老资格着呢,表面上恭顺,私底下,怕是连皇家都不大瞧得起,赵锦儿这毛都没长齐的丫头,若是没有人帮着出面,此事,难。”
  晋文帝就挑眉问,“皇后所言不错,那这样,皇后就来做那个帮忙出面的人,此事便交由你来督办,如何?”
  皇后闻言,连忙转到前头,给晋文帝垂首拱手。
  低头的一瞬间,掩去了眼底一闪而逝的快意。
  “为天下女子做此事,乃是臣妾荣幸。皇上既有此意,那臣妾便领命,定不负皇上所望。”
  事儿完了,晋文帝也懒得与她斡旋了,“那就辛苦皇后了。”
  皇后识相地退下,“皇上您忙吧,臣妾这就回去找几个女官好好商议商议。”
  第770章 被皇后驳回
  未央宫中的事情,赵锦儿自是半点都不知道。
  不过,皇后很快就派人到秦府宣布了她即将负责督办女医堂。
  赵锦儿接到懿旨,气得小脸通红。
  送走了女官,就对着秦慕修抱怨道,“相公,你说得果然没错,皇后不会轻易罢休!”
  秦慕修的脸色也不大好看,“树大招风,咱们跟着太子,难免遭嫉,你凡事都小心谨慎一些,别让她抓住把柄,咱们自己倒没什么,不能影响了太子。”
  赵锦儿用力地点点头,“相公放心,我晓得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锦儿忙前忙后,里里外外都亲自过问,唯恐露了半点错处,被皇后抓住借机发落。
  只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她自认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没什么可被指摘的。
  这一日,却还是被皇后召进了宫里。
  锦华宫。
  皇后端坐上位,保养得宜的细长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面前的博山香炉。
  香烟袅袅,整个大殿都沐浴在这浓郁的香气之中 。
  赵锦儿苦逼哈哈地站在殿中,不知这尊大佛找她做什么。
  皇后不开口,她也不敢说,她也不敢问,想起相公说的,少说多做报平安,干脆也摆烂,就这么跟截木头似的杵了半天。
  皇后拨弄了会儿香炉,将手中地如意长棍递给一旁宫女。
  这才缓缓抬起头,慢条斯理地看向她,“赵医女,听闻你要将医堂山长的位置,给一个姓杨的商女?”
  赵锦儿闻言,瞬时睁圆了一双杏眸,愣住。
  千防万防,她万万没想到,皇后竟然从这里发难。
  杨蕙兰是投资人,按道理说挂名是天经地义,但要是专门拎出来找茬,却也是个雷点。
  “名义上的!”赵锦儿连忙道,“只是一个挂名山长,皇后娘娘,杨蕙兰只出钱,并不干涉女医堂任何事务!”
  皇后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声音有些漫不经心。
  “胡闹!赵锦儿,你让一个不会医术的商女做医堂的山长,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你是不是忘了?办这个医堂,本身就有许多男人跳出来反对,你如此行事,岂不现成送了个理由,给那些男人们继续找茬?”
  顿了顿,她继续发难道,“赵锦儿,你说你办女医堂是为女子谋利益,可本宫怎么觉着,你这是在让所有女子都蒙羞呢?你这样会让所有男人都觉得,女人果然都是蠢货,果然都成不了事!”
  赵锦儿听了她的话,心里有些不舒服,据理力争道,“皇后娘娘,民女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理由的!杨蕙兰虽是一介商女,却有侠义心肠,心系天下女子,名下所有酒楼所用皆为孤苦女子,这同女医堂旨在为女子谋便利一事殊途同归,何况此次开设女医堂所有花费,均为杨蕙兰所出,不过是一个挂名山长,何至于如娘娘所言那般严重?”
  皇后闻言冷笑一声,“你的意思是本宫言重了?”
  赵锦儿低下了头,“民女不敢!”
  皇后定定地瞧着她看了好一会儿,面色忽然一正,肃然道,“本宫不管你心里怎么想,看你那样子,显然是不将本宫放在眼里,也不把本宫的话当回事,但是——”
  赵锦儿闻言抬起头,巴巴地望着她。
  “但是,只要挂那商女为山长,你这女医堂便不许办下去,本宫可不是太后和长公主,容得你胡闹!”
  从锦华宫出来,赵锦儿觉得委屈又愤怒!
  皇后凭什么就这么轻易地否决蕙兰姐?
  又凭什么对女医堂的事情指手画脚?
  而自己,又该如何同蕙兰姐说这件事?
  她越想越憋屈,回到府里的时候,整个人都散发着阴沉的气息。
  秦慕修知道她进宫见皇后了,见状就知定是皇后刁难,无声地叹了口气,迎上去揽住了她,“没事,相公在。有什么事,就跟相公说。”
  赵锦儿咬着后牙槽,“皇后不让蕙兰姐做挂名山长,否则就不让医堂的工事继续下去!”
  秦慕修道,“你打算如何?”
  赵锦儿闷闷地道,“我也没想出法子,还不知道该怎么去同蕙兰姐说。上次同她谈过,我才知道,她现在生意也做得十分艰难,挂医堂山长的名,也是想多条出路而已!”
  秦慕修抚了抚她的头发,安抚道,“当务之急,是先让医堂的工事继续下去,否则你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至于蕙兰姐在医堂挂名一事,到底现在医堂还没建成,我们可以慢慢再想法子!”
  赵锦儿闻言,垂头丧气地地应了一声,就去看女儿了。
  小蓉舫到了饭点儿,正在卖力地吃着奶。
  刘妈搂着她笑呵呵的,“哎呦我的小主子,你可慢点吸,没人跟你抢,奶娘的奶,再来两个你,也够吃!”
  见赵锦儿进来了,刘妈做势要起身行礼,却被赵锦儿制止,“不用起来,囡囡今日如何?”
  前几日小囡囡得了一场小病,赵锦儿同天下所有母亲,心疼坏了,如惊弓之鸟般,时不时就抽空过来看看她。
  刘妈笑着道,“少夫人放心吧,小主子已经大安了,今儿胃口好,吃了好多呢。”
  赵锦儿上前察看女儿的脸色,见果然恢复了往日的红润健康,笑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刘妈。”
  刘妈是先前喂养大双小双的奶娘,赵锦儿和秦慕修带着囡囡回京后,大嫂刘美玉没有跟来,小囡囡的吃饭问题亟待解决。
  去了裴府后,赵锦儿发现一直喂养大双小双的刘妈已经不在跟前,问了王凤英才知道,原本雇刘妈是因为两个孩子遭了虐待,需要补补身子,如今两个孩子越长越壮实,不需要奶娘了,就将刘妈辞退了。
  索性用生不如用熟,何况刘妈孩子夭折,最是疼爱孩子,赵锦儿就干脆将她又请回来做了囡囡的奶娘,好在她刚走也没多久,奶还没退,开了点王不留行和通草吃了,奶水又源源不断地涌出来,足够囡囡吃。
  “少夫人哪里的话,这都是我的份内之事!”
  刘妈说话的功夫,原本还在吃奶的小囡囡,就发现了娘亲来了,松开嘴扑棱着两截藕似的小胳膊就要找娘亲。
  赵锦儿将她接了过来,小囡囡黑葡/萄似的眼睛弯了弯,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显然十分欢喜。
  “囡囡想娘啦?娘也想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