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宁祈好奇地加快步伐。只见冷宫外聚集着几位内务府的太监,正招呼着往里送些什么;后方两位太医衣着整洁,携着木制药箱,随之踏入冷宫的大门。
看样子,应该是奉天子之命,给宋怀砚处理伤口的。
瞧见宁祈,一帮人赶忙行礼:“参见郡主殿下。”
“快起来吧,”宁祈明澈的目光落在他们手上,疑惑地出声,“这是……”
太监跟着看向那些物什,满脸堆着逢迎的笑:“回郡主,这不已是夏末时节,再有一阵子,天气就要转凉了。冷宫阴寒,内务府便过来给五皇子添些衣物,顺便送来些保暖的物什儿。”
宁祈打量着那些物什,唇角往下压了压:这些哪里是所谓的“保暖”之物,什么翡翠壶,琉璃扇,分明都是些宫廷取乐的珍奇。
她霎时便明白过来。
所谓天子之心,万人趋之。宋昭今日处理黑猫一事,言辞偏向宋怀砚,几句轻飘飘的“心怀善念,是件好事”“教太医处理一下伤口”,便让这帮人见风使舵,上赶着讨好宋怀砚呢!
她心有忿忿,可目光遥遥地探入冷宫,望向最远处那个阴暗的角落,最终还是心生悲戚。
冷宫是最皇宫中最绝望的地方,宋怀砚的屋舍,又是冷宫里最不见天日之处。
她想起上次来到宋怀砚的屋舍内,野草丛蔓,窗牖破损,甭说这些珠玉珍奇,就连一张像样的桌案都没有……
只有天子一句看似认可的话语,他的生活才能稍微好过些。
明明身为皇子,他却只能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汲取着脆弱不堪的生命。
视线转移,落在太监们忙着送来的物什上。宁祈叹息一瞬,最终只是说:“知道了。”
太监们得了应,接着开始忙活。而宁祈绕过人群,继续朝毓灵殿走去。
只是这次,心情难免沾带上几分沉重。
今日大堂之上,宋怀砚背上狰狞的血痕尤在眼前。
一道又一道,鲜血纵横,湿答答地粘连在玄衣之上。
宁祈心里感叹,黑莲花不愧是黑莲花,惯是会博取人的同情心的。
任谁看了那副样子,都忍不住心生怜悯。
想到伤痕,她忽而忆起,前些日子她刚住进皇宫时,宫里送了好些极为名贵的胭脂水粉,还有两瓶千金难求的药膏。
治愈伤口,祛除疤痕,极为有效。
这药膏倒是有用的。宁祈为避免意外,便取了一瓶,随身带着。
她心里挣扎半晌,终是怜悯之意占了上风,便掉过身子往回走,叫住了其中的一位太医。
她拿出白色的小瓷瓶,递给太医:“大人,麻烦您给宋……给五皇子疗伤时,顺便送去这个。”
顿了顿,她赶忙补充:“对了,你可千万别说是我送的!”
太医不明就里,只当宁祈性子良善,做好事不留名,便接过药瓶,恭顺应下。
待太医走后,环玉脑子里一团黑线,实在有些忍不住:“不就是一个药瓶嘛,让他知道,有什么大不了的?”
宁祈小声嘟囔:“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这小黑莲啊,越讨厌我越好,可千万别念着我的一点好。”
她送的药瓶,可决不能让小黑莲知道。
第17章 裂痕
见太医进了冷宫,宁祈稍稍放下心来,没再多管什么,便回自己的宫殿去了。
冷宫残破,草木疯长,繁杂的树影投射下来,将其笼罩在沉甸甸的阴影之中。
她不曾往里看,便也没有注意到——
在冷宫深处的垂花门下,玄衣少年懒散地倚靠在斑驳的石墙前,手中把玩着那柄小巧的蛇形匕首。
他淡淡地朝外望过去,漠然地瞧着那些手盛珍宝的太监们,心底一阵嗤笑。
直至那个一身樱粉的少女闯入他的视野,将一样白瓷瓶递给太医,他原本阴鸷的神情方有一丝变化。
他望着宁祈离去的背影,讥讽地想,这位前世无数次加害于他的长宁郡主,终于要露出端倪了么。
太监们携着珍宝,纷纷往宋怀砚屋里送。宋怀砚倒也没多说什么,从善如流地接纳了他们的好意。
而后,太医悉心为他处理背上的累累血痕。
伤口过多,伤得又深,太医瞧着也是触目惊心,尽量轻手轻脚的,生怕惹得五皇子不耐。
可在包扎上药的过程中,他却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平静,面色无波无澜,仿佛那些伤痛无关于己。
毕竟,前世今生,他受过太多太多折磨,如今这些对他来说,属实无关紧要。
他并不是个爱惜躯体的人,也正因为此,才能对自己下狠手,借此反击宋成思。
躯体对如今的他来说,不过是在收买人心、杀上皇位的道路上,一柄极为趁手的利器。
伤口终于处理完毕。
宋怀砚拢上外衣,也不忘伪装一番。他眉心微蹙,眼眶中噙了些盈盈欲坠的泪花,嗓音虚弱无力,颔首言谢:“多谢二位太医了。”
“五皇子言重了,这都是臣应该做的,”太医恭敬地回话,而后将宁祈事先交代的药瓶递给了他,“殿下,这是疗愈伤痕的药膏,殿下记得每日一用,涂抹在伤口上,不日之后便可祛除疤痕。”
宋怀砚停凝一瞬,看向这精润的白瓷药瓶,目光中闪烁着几分惑然。
方才……宁祈竟是来给他送药的么?
他不禁出声问:“这药膏从何而来?”
太医不忘宁祈的交代,答道:“回殿下,这是太医院常备的,殿下尽管放心使用。”
太医院常备的?
宋怀砚接过药瓶,略有些心不在焉,面上仍保持着虚弱的神情:“知道了,多谢太医。”
太医应声,收拾好药箱后,迈步离开冷宫。
宋怀砚卸下了天衣无缝的无辜神态,眸光阴沉了些。
他摩挲着手中的白瓷瓶子。药瓶有些冰凉,触感滑润,其上残余着独属于女子的甜香,丝丝缕缕地在他鼻尖晃漾。
借着太医之名送来药膏,还隐瞒是自己送的……
愈想愈不对劲,他立即打开药瓶,指尖剜出一点药膏,不住地碾磨着,而后放在鼻尖细细地嗅。
上辈子,他暗害无数人,最擅长的,便是用毒。因此,他对世间万毒了如指掌。
可他来回观察了好几遍,最终无奈地确认。
——这瓶药膏,的确只是上好的疗愈之药。
他盖上盖子,将白瓷瓶攥在掌心,不自觉地摩挲着,思绪愈加纷乱。
最近几天,他一贯胜券在握、毫无破绽的神情上,屡屡出现异样的裂痕。
因为一个少女。
*
连着歌天笙地、在富贵乡醉生梦死了五日,终于到了宁祈献舞的时候。
她下去穿上舞裙,准备完毕,总还是有些心虚的。
唉,享了郡主的福,也得受郡主的苦。
但愿自己能糊弄过去吧。宁祈怯怯地想。
万华堂上,众人推杯换盏,谈笑不歇,唯有宋怀砚静默地独坐在角落,如同被整个世界遗忘。
他安静地用膳,轻轻放下筷箸后,苍白如玉的手拎起酒壶,斟了一小杯酒。
蓦然间,不知何处响起了乐琴声,泠泠的乐声渺远地传了过来。声音愈来愈大,琴笛声阵阵,拂来的声浪将宋怀砚的动作震颤得停顿下来。
他下意识地抬眼看过去。
少女一身雪衣舞绡,冰肌玉骨,在一众舞女的拥簇下携剑而来。万华堂的穹顶之上,桃花雪晃悠悠地飘荡下来,落在少女如瀑的青丝之上。
她肌肤雪腻,尤衬得红唇如焰;额间点上了一枚朱砂,明艳而滚烫。
在《天荷诀》的乐声中,她翩然起舞,挥起手中的长剑,剑尾在落花雨中嗡嗡铮鸣。
的确如宋怀砚所言,伴舞排场了些,又费了很大功夫布景,也便掩盖住了宁祈舞姿的不足,甚至让众人忍不住看呆了。
她只当是伴舞和布景的功劳,却并不知晓,自己这身花绸绫罗以及这张娇俏明艳的面孔,是多么教人移不开眼。
她平日里活泼了些,在大家的印象里,只有种小家碧玉的俏丽。此刻认真舞剑时,气质却沉甸甸的稠丽,皓腕凝霜,雪腻酥香。
令人忍不住想起传闻之中,天山之巅练剑问道的九天神女。
一曲终了,宁祈挽剑在背,盈盈行礼。
众人仍沉浸在回味之中。空气凝滞须臾,天子和太后才想起来开口:“妙哉,实在是妙哉!长宁,你让孤格外惊喜啊!”
“长宁这孩子,真是才貌双全,哀家瞧着甚是高兴。”
诸公主皇子跟着赞不绝口,连宋成思也忍不住诚心夸赞:“长宁妹妹姿容无双,才艺过人,倒让我等惭愧了。”
在层叠而来的夸赞声中,却夹杂着宋凝的一句小声嘀咕,若隐若现:“跳的分明就不行嘛,有什么好夸的……”
宁祈耳朵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句话,却也没想着反驳。毕竟她本就不会剑舞,如今还算成功,她已是喜不自胜。
看样子,应该是奉天子之命,给宋怀砚处理伤口的。
瞧见宁祈,一帮人赶忙行礼:“参见郡主殿下。”
“快起来吧,”宁祈明澈的目光落在他们手上,疑惑地出声,“这是……”
太监跟着看向那些物什,满脸堆着逢迎的笑:“回郡主,这不已是夏末时节,再有一阵子,天气就要转凉了。冷宫阴寒,内务府便过来给五皇子添些衣物,顺便送来些保暖的物什儿。”
宁祈打量着那些物什,唇角往下压了压:这些哪里是所谓的“保暖”之物,什么翡翠壶,琉璃扇,分明都是些宫廷取乐的珍奇。
她霎时便明白过来。
所谓天子之心,万人趋之。宋昭今日处理黑猫一事,言辞偏向宋怀砚,几句轻飘飘的“心怀善念,是件好事”“教太医处理一下伤口”,便让这帮人见风使舵,上赶着讨好宋怀砚呢!
她心有忿忿,可目光遥遥地探入冷宫,望向最远处那个阴暗的角落,最终还是心生悲戚。
冷宫是最皇宫中最绝望的地方,宋怀砚的屋舍,又是冷宫里最不见天日之处。
她想起上次来到宋怀砚的屋舍内,野草丛蔓,窗牖破损,甭说这些珠玉珍奇,就连一张像样的桌案都没有……
只有天子一句看似认可的话语,他的生活才能稍微好过些。
明明身为皇子,他却只能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汲取着脆弱不堪的生命。
视线转移,落在太监们忙着送来的物什上。宁祈叹息一瞬,最终只是说:“知道了。”
太监们得了应,接着开始忙活。而宁祈绕过人群,继续朝毓灵殿走去。
只是这次,心情难免沾带上几分沉重。
今日大堂之上,宋怀砚背上狰狞的血痕尤在眼前。
一道又一道,鲜血纵横,湿答答地粘连在玄衣之上。
宁祈心里感叹,黑莲花不愧是黑莲花,惯是会博取人的同情心的。
任谁看了那副样子,都忍不住心生怜悯。
想到伤痕,她忽而忆起,前些日子她刚住进皇宫时,宫里送了好些极为名贵的胭脂水粉,还有两瓶千金难求的药膏。
治愈伤口,祛除疤痕,极为有效。
这药膏倒是有用的。宁祈为避免意外,便取了一瓶,随身带着。
她心里挣扎半晌,终是怜悯之意占了上风,便掉过身子往回走,叫住了其中的一位太医。
她拿出白色的小瓷瓶,递给太医:“大人,麻烦您给宋……给五皇子疗伤时,顺便送去这个。”
顿了顿,她赶忙补充:“对了,你可千万别说是我送的!”
太医不明就里,只当宁祈性子良善,做好事不留名,便接过药瓶,恭顺应下。
待太医走后,环玉脑子里一团黑线,实在有些忍不住:“不就是一个药瓶嘛,让他知道,有什么大不了的?”
宁祈小声嘟囔:“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这小黑莲啊,越讨厌我越好,可千万别念着我的一点好。”
她送的药瓶,可决不能让小黑莲知道。
第17章 裂痕
见太医进了冷宫,宁祈稍稍放下心来,没再多管什么,便回自己的宫殿去了。
冷宫残破,草木疯长,繁杂的树影投射下来,将其笼罩在沉甸甸的阴影之中。
她不曾往里看,便也没有注意到——
在冷宫深处的垂花门下,玄衣少年懒散地倚靠在斑驳的石墙前,手中把玩着那柄小巧的蛇形匕首。
他淡淡地朝外望过去,漠然地瞧着那些手盛珍宝的太监们,心底一阵嗤笑。
直至那个一身樱粉的少女闯入他的视野,将一样白瓷瓶递给太医,他原本阴鸷的神情方有一丝变化。
他望着宁祈离去的背影,讥讽地想,这位前世无数次加害于他的长宁郡主,终于要露出端倪了么。
太监们携着珍宝,纷纷往宋怀砚屋里送。宋怀砚倒也没多说什么,从善如流地接纳了他们的好意。
而后,太医悉心为他处理背上的累累血痕。
伤口过多,伤得又深,太医瞧着也是触目惊心,尽量轻手轻脚的,生怕惹得五皇子不耐。
可在包扎上药的过程中,他却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平静,面色无波无澜,仿佛那些伤痛无关于己。
毕竟,前世今生,他受过太多太多折磨,如今这些对他来说,属实无关紧要。
他并不是个爱惜躯体的人,也正因为此,才能对自己下狠手,借此反击宋成思。
躯体对如今的他来说,不过是在收买人心、杀上皇位的道路上,一柄极为趁手的利器。
伤口终于处理完毕。
宋怀砚拢上外衣,也不忘伪装一番。他眉心微蹙,眼眶中噙了些盈盈欲坠的泪花,嗓音虚弱无力,颔首言谢:“多谢二位太医了。”
“五皇子言重了,这都是臣应该做的,”太医恭敬地回话,而后将宁祈事先交代的药瓶递给了他,“殿下,这是疗愈伤痕的药膏,殿下记得每日一用,涂抹在伤口上,不日之后便可祛除疤痕。”
宋怀砚停凝一瞬,看向这精润的白瓷药瓶,目光中闪烁着几分惑然。
方才……宁祈竟是来给他送药的么?
他不禁出声问:“这药膏从何而来?”
太医不忘宁祈的交代,答道:“回殿下,这是太医院常备的,殿下尽管放心使用。”
太医院常备的?
宋怀砚接过药瓶,略有些心不在焉,面上仍保持着虚弱的神情:“知道了,多谢太医。”
太医应声,收拾好药箱后,迈步离开冷宫。
宋怀砚卸下了天衣无缝的无辜神态,眸光阴沉了些。
他摩挲着手中的白瓷瓶子。药瓶有些冰凉,触感滑润,其上残余着独属于女子的甜香,丝丝缕缕地在他鼻尖晃漾。
借着太医之名送来药膏,还隐瞒是自己送的……
愈想愈不对劲,他立即打开药瓶,指尖剜出一点药膏,不住地碾磨着,而后放在鼻尖细细地嗅。
上辈子,他暗害无数人,最擅长的,便是用毒。因此,他对世间万毒了如指掌。
可他来回观察了好几遍,最终无奈地确认。
——这瓶药膏,的确只是上好的疗愈之药。
他盖上盖子,将白瓷瓶攥在掌心,不自觉地摩挲着,思绪愈加纷乱。
最近几天,他一贯胜券在握、毫无破绽的神情上,屡屡出现异样的裂痕。
因为一个少女。
*
连着歌天笙地、在富贵乡醉生梦死了五日,终于到了宁祈献舞的时候。
她下去穿上舞裙,准备完毕,总还是有些心虚的。
唉,享了郡主的福,也得受郡主的苦。
但愿自己能糊弄过去吧。宁祈怯怯地想。
万华堂上,众人推杯换盏,谈笑不歇,唯有宋怀砚静默地独坐在角落,如同被整个世界遗忘。
他安静地用膳,轻轻放下筷箸后,苍白如玉的手拎起酒壶,斟了一小杯酒。
蓦然间,不知何处响起了乐琴声,泠泠的乐声渺远地传了过来。声音愈来愈大,琴笛声阵阵,拂来的声浪将宋怀砚的动作震颤得停顿下来。
他下意识地抬眼看过去。
少女一身雪衣舞绡,冰肌玉骨,在一众舞女的拥簇下携剑而来。万华堂的穹顶之上,桃花雪晃悠悠地飘荡下来,落在少女如瀑的青丝之上。
她肌肤雪腻,尤衬得红唇如焰;额间点上了一枚朱砂,明艳而滚烫。
在《天荷诀》的乐声中,她翩然起舞,挥起手中的长剑,剑尾在落花雨中嗡嗡铮鸣。
的确如宋怀砚所言,伴舞排场了些,又费了很大功夫布景,也便掩盖住了宁祈舞姿的不足,甚至让众人忍不住看呆了。
她只当是伴舞和布景的功劳,却并不知晓,自己这身花绸绫罗以及这张娇俏明艳的面孔,是多么教人移不开眼。
她平日里活泼了些,在大家的印象里,只有种小家碧玉的俏丽。此刻认真舞剑时,气质却沉甸甸的稠丽,皓腕凝霜,雪腻酥香。
令人忍不住想起传闻之中,天山之巅练剑问道的九天神女。
一曲终了,宁祈挽剑在背,盈盈行礼。
众人仍沉浸在回味之中。空气凝滞须臾,天子和太后才想起来开口:“妙哉,实在是妙哉!长宁,你让孤格外惊喜啊!”
“长宁这孩子,真是才貌双全,哀家瞧着甚是高兴。”
诸公主皇子跟着赞不绝口,连宋成思也忍不住诚心夸赞:“长宁妹妹姿容无双,才艺过人,倒让我等惭愧了。”
在层叠而来的夸赞声中,却夹杂着宋凝的一句小声嘀咕,若隐若现:“跳的分明就不行嘛,有什么好夸的……”
宁祈耳朵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句话,却也没想着反驳。毕竟她本就不会剑舞,如今还算成功,她已是喜不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