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太妃现在年纪了,眼神不太好,根本没看清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她却看到了众人的神情,约摸猜到了一点,“难道是这镜子的古怪?”
  孙滢点头,指着那镜子道:“这花纹,倒是难得一见,应该埋在土里有些时日了。”
  “这是一面铜镜,你是如何把它摔碎的?”太妃说着,马上反应过来,“快,把这铜镜给哀家丢了!”
  老太妃虽然反应有些慢,但也不算太慢,马上明白孙滢所指的“埋在土里”的特殊含义。
  “还是交与孙大娘子保管吧。”如果真是盗墓小贼从土里挖出来带了雅祟,扔掉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还是交给孙滢比较合适,怎么说这位也在道观呆了十年。
  “不是烂了,是铜镜上面原有的花纹。”孙滢不慌不忙的说道,又给朝霞郡主身上贴了张符纸。
  众人心里都有些怪异,走近一看,果然不是裂开,是铜镜背部所有的花纹,看上去就象是碎裂了一般,但奇异的是此时大家都觉得这个铜镜像个有生命的活物一般,惊得大家都往后退了一步。
  “对,对,交与孙大娘子保管。”众人纷纷道。
  孙滢又拿出一张符纸,往上面一贴。再看那花纹已经变成成“卍”(万字不断头纹)。
  朝霞郡主一下子坐了起来,瞪着孙滢,十分虚弱的道:“大胆小贼,竟然敢私自拿本郡主的铜镜!”
  孙滢看她一眼,“这铜镜被邪物附了身,需要贴上符给符纸一段时间,洗涤净了邪气再用。郡主若肯掏两千两银子,臣女就将符纸送你了再外加镇宅符一张。”
  听到两千两银子,朝霞郡主这才真正清醒了过来,“什么符纸,这么贵,本郡主根本不需要。”
  她不知哪来的力气,竟然夺下了符纸,用力的想把它给撕了。
  哪知这符纸被她给揉得皱巴巴的,却没有烂。
  “你现在虚弱得很,撕了我这符纸,我保证你还躺回去。”孙滢笑眯眯地说道:“撕了加一倍的银子。”
  “快帮本郡主贴好。”朝霞郡主有气无力的说道。
  “一百两,贴上去加一百两。”孙滢盯着朝霞郡主的眼睛说道。
  什么?贴个符纸就一百两?这死丫头也太会坑人了吧!
  老太妃本想命令下人帮着贴了,可她从未经过这种事,又不知道怎么贴,万一手法不对或者别的什么,耽搁了符纸的效果呢?
  “算了,一百两就一百两,你快帮萦儿贴上。”太妃说道,一百两银子而已,她的宝贝孙有汤沐邑,虽不敢称为最有钱,但在京城也无人敢惹,有时候那些不受宠的公主也得看其脸色。倒是第一次看到孙滢这种人。真是钻在钱眼里了。
  不过,也难怪,这个小蹄子外家沈家就是商人,父亲也是个草包将军,这种人,只怕骨子里就只认银子。
  认银子也有认银子的好处,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不会是什么大问题,镇南王府这点银子不在话下。
  一听老太妃发话了,孙滢立马将符纸贴在了朝霞郡主的额头上,“看住郡主,一个时辰之后才能撕下来。”
  众丫鬟婆子纷纷按胳膊的按手的,围了一大堆人。
  朝霞郡主悠悠转醒,“我……我不撕符纸,你们把我放开。”
  众人皆看了眼老太妃,老太妃不发话,众人不敢动。
  老太妃此时似老僧入定般,数着自己手里的佛珠。
  孙滢朝她眨眨眼睛,“如此,贵府就把费用结清一下。”
  “祖母,您不能给,我还没完全好呢。她,她就是想让我躺在这里被下人按着呀,孙儿发誓,不揭!”朝霞郡主说道。
  朝霞郡主原名叫做周萦,王妃生她的时候出了幻听,总觉得自己可以听见有人在旁边演奏美妙的曲子。
  老太妃只是老了,又不是糊涂了,忙道:“你们放开郡主。去帐房支取两千一百两给孙娘子做为酬谢。”
  周萦现在不仅好了,而且很清醒。就冲这一点银子给的不冤。
  老太妃还寻思着孙滢既然能用符纸医好周萦,那她这镇宅符就有用,现在因为孙滢没什么名气,又兼没见过多少世面,所以不敢狮子大开口,假以时日,这符纸必定要涨价的。
  心腹嬷嬷很快就取来了银子,交与了孙滢,孙滢也痛快地拿出了镇宅符交与镇南王府的嬷嬷。
  “直接贴在侯府匾额的正中位置。”孙滢说道。
  “那会不会风给吹下来?”一张符纸而已,昨个别处也没那么大的风,偏偏她院里的榆树就无缘无故的倒了。
  其实说无缘无故也是完全是,事后她专门让人看了断口,里面似被虫子约掏空了!
  偏偏这些事赶巧凑在了一起。
  现在让人想起来还有一点后怕。
  “包半年不掉下来。”孙滢将那镜子用绢子仔细地擦拭了,又递过去,“现在就是佩带在身上也没事了。”
  朝霞郡主摆摆手,道:“不要了,你把它处置掉,我现在看到它就心有余悸。”
  孙滢笑笑把这面铜镜放入随身带的储物袋中。
  看看时辰,快临近中午了。
  王妃亲自开了口,再三想要留孙滢在镇南王府用午饭,孙滢坚决以回去后还有事推辞了。
  倒是朝霞郡主似有些舍不得,狠狠地夸了孙滢一顿。
  “以后得了时间,我就给你下拜贴,你千万要赏脸。”朝霞郡主交待道。
  孙滢客气地回绝了,“臣女不喜欢太吵,有负郡主的厚爱。”
  倒是王妃赏了孙滢一套红宝石头面。
  “你这孩子,穿戴的太素净了。我有套红宝石头面,正好适合你们这个年纪戴。”
  孙滢十分欣喜地接了过去。
  红宝石做得中规中矩,倒像是专门赏人的。
  老太妃也赏了一个玉色极好的镯子。
  又命那俩个接了她来的嬷嬷将人给送回去。
  孙滢出了府,周萦就将太妃拉到了内室,遣散了下人。
  “祖母,那个铜镜是孙珏送给孙女的。”朝霞郡主说道。
  老太妃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开库房,哀家要亲自给孙家好好的挑一份大礼。”
  第25章 心思
  老太妃选了燕窝,人参,鹿茸,鲍鱼出来,又拿了五个上好的玉石手镯,交给了心腹嬷嬷,刻意交待道:“安排下去,要趁着那位出去赴宴的时候再送过去。就说是镇南王府感谢孙大娘子救了萦儿。”
  什么玩意!祸是他孙家惹出来的,又被他孙家给解决了,镇南王府花费了两千两银子和几件贵重首饰。她的宝贝孙女还遭了罪。
  老太妃活了这么久,还从未如此憋屈过。
  孙家算什么东西,敢这么对镇南王府!
  次日,就收到了贵妃娘娘送来的请帖,请孙家的女眷进宫观荷,又特意交待了孙大娘子一定要去。
  赵氏一接到帖子就乐了,“如此看来,珍儿在镇北侯府十分得宠,要不然也会给我们帖子。”
  孙椿虽然是四品将军,但自先帝时朝廷就重文抑武,皇宫里下帖子也只给那几家有实权的人家送,像孙家这种粗鄙的人家,宫里的娘娘们一般都是心照不宣地漏掉了。
  是以今年拿到了帖子赵氏才这么高兴,她将这一切归功给孙珍。
  就算是妾,那也是皇后娘娘内弟的妾,可不就高人一等
  孙家事后也认真的打听过了,是陆彬绝食陆家的长辈没有办法,这才出了下下策,纳了孙珍进府,但陆家没有通房、外室,陆大公子也不寻花问柳,就要守着孙珍过一辈子!
  赵氏觉得闺女虽然做了妾,但比做了正妻更风光。
  现在整个京城哪个人不知道她闺女在陆彬心中的份量?就是几十年后再议论起来,才子佳人也是美谈一桩。
  她的脸上可太有光了!
  这不连贵妃娘娘都要高看孙家一眼。
  “您这也有盼头了,咱们府上只有珍儿有这种面子。说起来,她二婶三婶都还未进过宫见过世面呢。娘您这次可一定要去。”一拿到请帖赵氏就去见了老太太一回。
  “看看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老太太也非常气愤,因为她老人家也还没进过宫。
  这事就在明明显显的告诉他,他是沾孙珍的光才进宫的。
  “枉费我花了那么多心思教导她,整天一副眼皮子浅的模样。”老太太被气狠了,对着心腹嬷嬷骂了起来。
  心腹姜嬷嬷搜肠刮肚想了半天干巴巴的说道:“奴婢看贵妃娘娘倒不像是看二娘子的面子,贵妃娘娘出自安国公府上,府上的娘子是镇南王府的侧妃。若说是因为大娘子去救了朝霞郡主,倒是很有可能。”
  一个小妾而已也不想想是什么样的身份,值得贵妃娘娘给她脸吗?
  老太太道:“就说我头疼的毛病还没好,还在吃药,你去安国公府上帮我告个假吧。”
  宫门深似海,一不留神就会给家里招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