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点点猩红自抽离的刀刃上飞溅而出。
应如是的右手袖口被刀风撕裂,掌心里也多了一道狭长伤口,虽未见骨,但皮肉翻卷,仔细看去还能发现一行紧密细小的裂口,如有一条血红蜈蚣趴在上头。
裴霁却将目光投向他露出来的手腕,那里赫然还有一道蜈蚣状的狭长刀疤,只是有些年头了。
当世只有一柄武器能留下如此特殊的伤,即是裴霁手里的无咎刀,这柄利刃本就是姜定坤为了杀人而铸造,不仅锋锐非常,刀刃上还有一排密齿,乍看难见,一旦劈在人身上,非得撕下血肉不可。
“我果然没认错……”他抬眼望向应如是,竟露出了笑容,“还真是你啊。”
这一句话轻如呢喃,除了他们两人,便连十步之外的陆归荑也听不见。
她坐在亭中,虽是身不能动,但眼里看得清楚,这两人的武功在伯仲间,裴霁强势逼人,应如是滴水不漏,倘使双方联手,便是刚柔并济,必能配合得天衣无缝,偏偏他们是敌非友,裴霁一出手就亮了杀招,应如是也没有半分退让,如此一来刚柔相冲,险些同归于尽。
待到二人罢战,陆归荑哽在喉间的那口气才敢松出来,背后已被冷汗浸透。
“裴大人,”她笑得勉强,“您不是……去了威山?”
字条上写明了交货的时间和地点,当陆归荑决定来苍山寻找应如是后,那便成了她离开乐州城的最好机会,没想到裴霁竟一路跟了过来,倘使她在途中生出潜逃之意,下场不堪设想。
“威山固然值得一探,可若是这些事情都要本官亲力亲为,我那班属下的俸禄未必拿得太轻省了。”说话间,裴霁仍在似笑非笑地看着应如是,“废物和叛徒,夜枭卫都是不留的。”
应如是目光沉沉,默不作声,只有鲜血沿着掌缘滴下。
陆归荑好歹懂得察言观色,她发现这两人间的气氛十分古怪,又回想那场激斗的种种细节,惊觉他们虽是出手无情,但对彼此的招法套路颇为熟悉,连最后收手也干脆利落,浑不怕对面偷袭,若非相惜,只能是相识了。
“应居士,你们……”
“你唤他作甚?”裴霁打断了她的话,“你知道他是谁?”
陆归荑迟疑了片刻,回道:“自然是苍山翠微亭的主人,应如是居士。”
裴霁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满含讥讽,却不是冲着陆归荑。
“好一个‘应如是’,应作如是观,静心净念,真如实相……是个好名字,可惜你配不上。”裴霁冷笑连连,“这三年来,翠微亭主人应如是可谓誉满江湖,本官远在开平亦有耳闻……早知是你,我一定备齐厚礼再来登门造访。”
微顿,他又看向陆归荑道:“看来你们的确不是一伙的,否则你的暗器刚才就该趁机发出,有他在正面牵制,七枚透骨钉,至少一半能打在我身上。”
陆归荑心中发寒,藏在手里的暗器险些落了地,她不是没想过偷袭裴霁,只是摸不清应如是的态度,更没有一击得手的把握,这才按捺下来,不料是从鬼门关前捡了条命。
她怔然望向应如是,初见时只觉这人周身气度清和自然,如风亦如月,却忘了那指间风和水中月皆为虚幻。
“应……你究竟是谁?”
自从翠微亭横空出世,江湖上不知多少人明里暗里打探应如是的底细,可他就像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让人无从下手,如今总算被陆归荑窥见了秘密的冰山一角,她不觉得庆幸,反而升起了莫名惧意。
应如是掏出干净的手帕包扎伤口,兀自一言不发,倒是裴霁收敛了笑容,一字一顿地道:“你面前这位应居士,本名‘李元空’。”
李元空。
陆归荑搜肠刮肚地想起来有关这个名字的零星情报,先是一怔,旋即色变,背脊上寒意炸开,如有毒虫啃噬皮肉——裴霁说的是夜枭卫前任指挥使李元空!
夜枭卫的前身是燕军死士营,由不知僧一手组建并负责掌管,此人是姜定坤的幕僚,佛口蛇心,深不可测,座下有两名弟子,一个是自幼带在身边的李元空,另一个就是半路入门的裴霁,若论高低亲疏,李元空犹在裴霁之上。
八年前,姜定坤窃国功成,在开平定都立朝,死士营改置夜枭卫,不知僧举荐大弟子李元空担任指挥使一职,接掌无咎刀。彼时四方风波未平,李元空替姜定坤挡住了无数明枪暗箭,夜枭卫也在他的率领下进一步发展壮大,据点遍布各大州府,仿佛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让朝野上下无数人都喘不过气来。
然而,本初四年七月,姜定坤在凌山行宫内遇刺身亡,一应随行护卫皆难逃罪责,李元空也被撤职下狱,自此不见天日,这才让裴霁接替了他的位置。
据闻李元空与裴霁虽为同门,但无兄弟之情,两人性情相异,行事手段也大相径庭,明面合作,暗中较劲,说他们相看两厌也不为过,故在李元空销声匿迹后,不少人猜测他已经被裴霁给杀了。
谁能想到李元空不仅没死,还变为了应如是呢?
陆归荑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她知道某些秘密是只有死人才能听的。
果不其然,裴霁道破了应如是的本来身份,又将目光转向她,冷冷道:“此人是夜枭叛徒,你既然与他一道,也难逃包庇之罪!”
“你方才分明说过……”
陆归荑猛地想通了个中关窍,裴霁当然看得出她与应如是并非同伙,但他正苦于玲珑骨失窃一事,在这节骨眼上撞见了叛逃的老冤家,又有她这个嫌犯在场,若能趁机定死罪名,再杀人灭口,即使最终找不回玲珑骨,对上面也有了交代。
她说不出话来,裴霁却再次发笑。
四年前的护生剑大案,李元空不仅有失职之过,更有通贼之嫌,若非不知僧力保,他一定会人头落地。饶是如此,李元空活罪难逃,按照夜枭卫的规矩,他要生受三刀六钉十八鞭的酷刑,由裴霁负责行刑,可不等他趁机下手,李元空就从水牢里逃走了,而今故人重逢,还是在这紧要关头,他岂能不欢喜?
一笑间,裴霁的左手已搭上腰封,那里藏有特制的鸣镝,空手便可发射出去,响箭之声十里可闻,一干藏身待命的精锐很快就会赶到。
“且慢。”应如是终于开了口。
裴霁讥讽道:“你怕了?”
应如是竟然点了头,道:“蝼蚁尚且贪生,我等俗世中人又怎会不怕死?”
闻言,裴霁笑道:“那你现在就该出手,抢在鸣镝射出之前不惜代价杀了我。”
应如是摇头道:“我未必能胜你,何况在翠微亭建成时,我已立誓不再杀生。”
“可我听说这三年来与你对上的人,下场并不比死了好过。”裴霁讥讽道,“或者,你要向我求饶么?毕竟同门一场,看在师父他老人家的情面上,倘若你跪下来求我,我未必不会放过你。”
话虽如此,他眼中的恶意却是更浓。
应如是叹了口气,道:“四年了,你仍是只会逼人在两条路间做选择,可这世上道路千万,并不是非左即右的。”
此言竟有几分劝诫之意,可裴霁最是厌恶他这般做派,顿时没了交谈兴致,扬手就要发射鸣镝,应如是又道:“你还想找回玲珑骨吗?”
裴霁的动作陡然一顿,旋即回头,森然看向陆归荑。
只一眼,陆归荑已是遍体生寒,连忙自辩道:“东西真的不在我手里!”
应如是道:“她没有说谎,此番来寻也是想请我帮忙查明真相。”
“查明真相?”裴霁冷笑,“就凭你?你凭什么?”
陆归荑本是病急乱投医,此刻无言以对,却听应如是道:“你杀了温莨,不仅是他罪有应得,还因他只字不肯吐露吧。”
温莨为裴霁所杀,连同整个寸草堂都将化为乌有,此事是陆归荑在不久前亲口告诉应如是的,可她也只是从裴霁口中听说了结果,并不清楚当时的实情,虽然疑心有诈,但无凭据,终是相信居多。
眼下,应如是竟敢说得如此笃定,莫说陆归荑,连裴霁也吃了一惊。
心念电转间,裴霁放下手,问道:“你此行出山做了什么?又是应谁之请?”
“由我口中说出,怎比得上你自己猜出来的可信?”
“看来冯家那失踪的爷孙俩真是被你救走了。”
“除了这对老幼,通闻斋内三十四人皆已遇害,寸草堂的手段确实狠毒。”
“若无你多管闲事,他们早该在九泉之下全家团聚了。”裴霁道,“冯盈请了你相助,难怪温莨会失手,可据我所知,翠微亭一向回避与朝廷有关的事情,你为何要为她破例呢?”
“答应她时,我还不知道这些。”应如是苦笑,“当我发现冯斋主与温总堂有多年私交,甚至育有一子,再想抽身已来不及了。”
虎毒尚且不食子,即便是温莨这种人,能买通他灭了冯家满门,说明那个被冯盈带进地府的秘密背后定有一潭无底浑水。
应如是的右手袖口被刀风撕裂,掌心里也多了一道狭长伤口,虽未见骨,但皮肉翻卷,仔细看去还能发现一行紧密细小的裂口,如有一条血红蜈蚣趴在上头。
裴霁却将目光投向他露出来的手腕,那里赫然还有一道蜈蚣状的狭长刀疤,只是有些年头了。
当世只有一柄武器能留下如此特殊的伤,即是裴霁手里的无咎刀,这柄利刃本就是姜定坤为了杀人而铸造,不仅锋锐非常,刀刃上还有一排密齿,乍看难见,一旦劈在人身上,非得撕下血肉不可。
“我果然没认错……”他抬眼望向应如是,竟露出了笑容,“还真是你啊。”
这一句话轻如呢喃,除了他们两人,便连十步之外的陆归荑也听不见。
她坐在亭中,虽是身不能动,但眼里看得清楚,这两人的武功在伯仲间,裴霁强势逼人,应如是滴水不漏,倘使双方联手,便是刚柔并济,必能配合得天衣无缝,偏偏他们是敌非友,裴霁一出手就亮了杀招,应如是也没有半分退让,如此一来刚柔相冲,险些同归于尽。
待到二人罢战,陆归荑哽在喉间的那口气才敢松出来,背后已被冷汗浸透。
“裴大人,”她笑得勉强,“您不是……去了威山?”
字条上写明了交货的时间和地点,当陆归荑决定来苍山寻找应如是后,那便成了她离开乐州城的最好机会,没想到裴霁竟一路跟了过来,倘使她在途中生出潜逃之意,下场不堪设想。
“威山固然值得一探,可若是这些事情都要本官亲力亲为,我那班属下的俸禄未必拿得太轻省了。”说话间,裴霁仍在似笑非笑地看着应如是,“废物和叛徒,夜枭卫都是不留的。”
应如是目光沉沉,默不作声,只有鲜血沿着掌缘滴下。
陆归荑好歹懂得察言观色,她发现这两人间的气氛十分古怪,又回想那场激斗的种种细节,惊觉他们虽是出手无情,但对彼此的招法套路颇为熟悉,连最后收手也干脆利落,浑不怕对面偷袭,若非相惜,只能是相识了。
“应居士,你们……”
“你唤他作甚?”裴霁打断了她的话,“你知道他是谁?”
陆归荑迟疑了片刻,回道:“自然是苍山翠微亭的主人,应如是居士。”
裴霁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满含讥讽,却不是冲着陆归荑。
“好一个‘应如是’,应作如是观,静心净念,真如实相……是个好名字,可惜你配不上。”裴霁冷笑连连,“这三年来,翠微亭主人应如是可谓誉满江湖,本官远在开平亦有耳闻……早知是你,我一定备齐厚礼再来登门造访。”
微顿,他又看向陆归荑道:“看来你们的确不是一伙的,否则你的暗器刚才就该趁机发出,有他在正面牵制,七枚透骨钉,至少一半能打在我身上。”
陆归荑心中发寒,藏在手里的暗器险些落了地,她不是没想过偷袭裴霁,只是摸不清应如是的态度,更没有一击得手的把握,这才按捺下来,不料是从鬼门关前捡了条命。
她怔然望向应如是,初见时只觉这人周身气度清和自然,如风亦如月,却忘了那指间风和水中月皆为虚幻。
“应……你究竟是谁?”
自从翠微亭横空出世,江湖上不知多少人明里暗里打探应如是的底细,可他就像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让人无从下手,如今总算被陆归荑窥见了秘密的冰山一角,她不觉得庆幸,反而升起了莫名惧意。
应如是掏出干净的手帕包扎伤口,兀自一言不发,倒是裴霁收敛了笑容,一字一顿地道:“你面前这位应居士,本名‘李元空’。”
李元空。
陆归荑搜肠刮肚地想起来有关这个名字的零星情报,先是一怔,旋即色变,背脊上寒意炸开,如有毒虫啃噬皮肉——裴霁说的是夜枭卫前任指挥使李元空!
夜枭卫的前身是燕军死士营,由不知僧一手组建并负责掌管,此人是姜定坤的幕僚,佛口蛇心,深不可测,座下有两名弟子,一个是自幼带在身边的李元空,另一个就是半路入门的裴霁,若论高低亲疏,李元空犹在裴霁之上。
八年前,姜定坤窃国功成,在开平定都立朝,死士营改置夜枭卫,不知僧举荐大弟子李元空担任指挥使一职,接掌无咎刀。彼时四方风波未平,李元空替姜定坤挡住了无数明枪暗箭,夜枭卫也在他的率领下进一步发展壮大,据点遍布各大州府,仿佛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让朝野上下无数人都喘不过气来。
然而,本初四年七月,姜定坤在凌山行宫内遇刺身亡,一应随行护卫皆难逃罪责,李元空也被撤职下狱,自此不见天日,这才让裴霁接替了他的位置。
据闻李元空与裴霁虽为同门,但无兄弟之情,两人性情相异,行事手段也大相径庭,明面合作,暗中较劲,说他们相看两厌也不为过,故在李元空销声匿迹后,不少人猜测他已经被裴霁给杀了。
谁能想到李元空不仅没死,还变为了应如是呢?
陆归荑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她知道某些秘密是只有死人才能听的。
果不其然,裴霁道破了应如是的本来身份,又将目光转向她,冷冷道:“此人是夜枭叛徒,你既然与他一道,也难逃包庇之罪!”
“你方才分明说过……”
陆归荑猛地想通了个中关窍,裴霁当然看得出她与应如是并非同伙,但他正苦于玲珑骨失窃一事,在这节骨眼上撞见了叛逃的老冤家,又有她这个嫌犯在场,若能趁机定死罪名,再杀人灭口,即使最终找不回玲珑骨,对上面也有了交代。
她说不出话来,裴霁却再次发笑。
四年前的护生剑大案,李元空不仅有失职之过,更有通贼之嫌,若非不知僧力保,他一定会人头落地。饶是如此,李元空活罪难逃,按照夜枭卫的规矩,他要生受三刀六钉十八鞭的酷刑,由裴霁负责行刑,可不等他趁机下手,李元空就从水牢里逃走了,而今故人重逢,还是在这紧要关头,他岂能不欢喜?
一笑间,裴霁的左手已搭上腰封,那里藏有特制的鸣镝,空手便可发射出去,响箭之声十里可闻,一干藏身待命的精锐很快就会赶到。
“且慢。”应如是终于开了口。
裴霁讥讽道:“你怕了?”
应如是竟然点了头,道:“蝼蚁尚且贪生,我等俗世中人又怎会不怕死?”
闻言,裴霁笑道:“那你现在就该出手,抢在鸣镝射出之前不惜代价杀了我。”
应如是摇头道:“我未必能胜你,何况在翠微亭建成时,我已立誓不再杀生。”
“可我听说这三年来与你对上的人,下场并不比死了好过。”裴霁讥讽道,“或者,你要向我求饶么?毕竟同门一场,看在师父他老人家的情面上,倘若你跪下来求我,我未必不会放过你。”
话虽如此,他眼中的恶意却是更浓。
应如是叹了口气,道:“四年了,你仍是只会逼人在两条路间做选择,可这世上道路千万,并不是非左即右的。”
此言竟有几分劝诫之意,可裴霁最是厌恶他这般做派,顿时没了交谈兴致,扬手就要发射鸣镝,应如是又道:“你还想找回玲珑骨吗?”
裴霁的动作陡然一顿,旋即回头,森然看向陆归荑。
只一眼,陆归荑已是遍体生寒,连忙自辩道:“东西真的不在我手里!”
应如是道:“她没有说谎,此番来寻也是想请我帮忙查明真相。”
“查明真相?”裴霁冷笑,“就凭你?你凭什么?”
陆归荑本是病急乱投医,此刻无言以对,却听应如是道:“你杀了温莨,不仅是他罪有应得,还因他只字不肯吐露吧。”
温莨为裴霁所杀,连同整个寸草堂都将化为乌有,此事是陆归荑在不久前亲口告诉应如是的,可她也只是从裴霁口中听说了结果,并不清楚当时的实情,虽然疑心有诈,但无凭据,终是相信居多。
眼下,应如是竟敢说得如此笃定,莫说陆归荑,连裴霁也吃了一惊。
心念电转间,裴霁放下手,问道:“你此行出山做了什么?又是应谁之请?”
“由我口中说出,怎比得上你自己猜出来的可信?”
“看来冯家那失踪的爷孙俩真是被你救走了。”
“除了这对老幼,通闻斋内三十四人皆已遇害,寸草堂的手段确实狠毒。”
“若无你多管闲事,他们早该在九泉之下全家团聚了。”裴霁道,“冯盈请了你相助,难怪温莨会失手,可据我所知,翠微亭一向回避与朝廷有关的事情,你为何要为她破例呢?”
“答应她时,我还不知道这些。”应如是苦笑,“当我发现冯斋主与温总堂有多年私交,甚至育有一子,再想抽身已来不及了。”
虎毒尚且不食子,即便是温莨这种人,能买通他灭了冯家满门,说明那个被冯盈带进地府的秘密背后定有一潭无底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