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晚青妤深知,一个亲王府,若无严格规矩,便如一盘散沙,会逐渐从内部腐朽。
萧秋折自然明白府中问题重重,他沉声道:“从前府中有一位老管家,把亲王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惜后来病重,无力再管。我送他回乡后,接连换了数位管家,皆不尽如意。现任管家我精心培养了一年多,但仍显不足。管家换得太勤,难免生出诸多乱子。”
人心不齐,家宅难安。晚青妤理解他的难处,轻声安慰:“我见那管家面相和善,只是做事不够果断,我回头与他谈谈。除了生活开销,其他地方亦有不少漏洞,需细细整治。你平日里忙,若不介意,我可以列些家规,再整顿开销。”
萧秋折闻言,几乎未加思索就应允道:“我怎会介意,亲王府你随意管理,若有人不服或为难你,你只管告诉我,我去处置。”
“你就这般信任我?”晚青妤眨了眨眼,有些意外。
“嗯。”
嗯?
他答应得如此爽快,竟未提任何要求。
信任乃是相处之根本,聪明人与聪明人打交道,果真轻松。
晚青妤冲他一笑,夹了一块肉放入他的碟中:“我见你平日里用饭不易,朝中事务虽然重要,但是身体更为重要,吃好了才有力气做事。今日的肉我让厨子换了做法,吃起来不腻,你多吃些。日后我也会让他们根据你的喜好来做。”
萧秋折望着碟中的肉,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晚青妤见他发呆,歪头笑道:“怎么了?不喜欢吃肉?”
对,他本极不喜欢吃肉,一吃便反胃。但此刻,他却鬼使神差地将肉夹起咬了一口,回道:“喜欢。”
他违心地说了喜欢,破天荒地吃了好几块肉。
饭后,晚青妤让人收拾了碗筷便回偏房歇息,萧秋折则去了书房。
今晚月华如练,晚青妤未读诗书,只趴在窗边望着明月发呆。以前在山间小院时,她便喜欢独自赏月观星,似乎能忘却尘世烦恼。
萧秋折的书房,恰位于偏房一隅之斜对面,静坐窗前,便能将书房之门窗景致尽收眼底。此刻对面烛光荧荧,透过薄如蝉翼的窗纸,隐约可见其绰约身影。
他的身姿挺拔,站立间尽显风华,即便是窗纸上那淡淡剪影,亦是令人心醉神迷。
玉儿已将床铺打理妥帖,又精心沏了一壶香茗,款步至晚青妤身旁。她望向那斜对面的窗棂,心中既激动又欢喜。
她本以为小姐归来后,会因诸多不适而心生苦闷,更恐姑爷性情冷漠,使得小姐心生别扭,却不曾想二人相处竟是如此融洽和谐。
“小姐。”玉儿轻声呼唤,将茶盏递至她面前,“姑爷特地命人送来了安眠之茶,我已为您沏好,请品尝。”
晚青妤接过茶盏,轻抿一口,只觉清香四溢,甘甜入心。
玉儿目光流转,试探性地问道:“小姐,今夜您还打算歇在偏房吗?”
晚青妤微微颔首。
玉儿复又问:“那姑爷呢?他之前不是说要睡偏房吗?”
晚青妤:“对,不过我懒得挪动了,以后就睡在这里吧。”
“为何不一起睡呢?”玉儿突然问。
一起睡?
晚青妤闻言,刚入口的茶险些喷出,连咳数声。
她无奈地瞥了玉儿一眼,嗔怪道:“你这小丫头胡说什么?你又不是不知我和他是何关系?”
玉儿自知失言,连忙上前轻抚她的背,歉声道:“小姐莫怪,玉儿只是觉得您与姑爷般配至极,若不能相守实在可惜了。”
晚青妤哭笑不得:“你这小脑瓜里整日都想些什么?萧秋折是何等人,我与他绝无可能。”
“小姐为何如此笃定?”玉儿不解。
晚青妤未答,只将茶盏递回她手中,起身道:“我去洗漱了,有点困了。”
玉儿一时难以揣测小姐心意,急忙跟上她。
书房之内,烛光摇曳,映得萧秋折侧脸愈发立体俊逸。然每闻方于言语,其眼神便黯淡一分。
方齐则立于他一米之外,目光紧锁他的神色,大气也不敢喘。近日因赵老爷子之事,公子已心生烦躁。赵老爷子猝死之事已传入皇后耳中,皇后下令大理寺严查此事,务必给赵家一个交代,并责怪公子办事不力,如此大事竟不上报。
再者,顾家三郎突遭不测,其中还牵涉到公子的表哥陆临。陆临与顾家三郎情谊深厚,顾家有意将小女儿许配于他,故而二人来往频繁。那晚二人正于酒楼饮酒,陆临刚离去,顾家三郎便暴毙于酒楼。顾家人寻不到凶手,开始怀疑是陆临所为,已上报官府严查陆临。
陆临之父,即公子之舅,他为此忧心忡忡,多次央求公子相助。公子自不能坐视不理,先遣人调查,又亲赴顾家一趟。
然顾老爷子与萧亲王又是死敌。多年前萧亲王看上顾老爷子欲娶之女子,未及迎娶便将其玷污。为此顾老爷子召回镇守边疆之大儿子,一同入宫参奏萧亲王,一时之间闹得满城风雨。
父亲惹出此等丑事,做儿子的萧秋折实属无奈。多年来,他从不与顾家人往来,见了顾老爷子更是避之不及。然而,如今为了表哥陆临,他又不得不放下颜面,再赴顾家。
今日到访后,顾老爷子的脸色可想而知,他半截身子已入土的人,说起话来毫不顾忌,冷嘲热讽,言辞犀利,当真不堪入耳。
公子为此身心俱疲,却又无可奈何。
单单这两件事便已让公子焦头烂额,加之还要助晚青妤查找杀父凶手,又要时刻惦念她今日所行之处、所会何人。
公子简直就像个神人,方齐着实为他心累。
而当下,只闻“付”字,公子
的脸色就难堪万分。
屋内沉寂良久,气氛有点压抑。
萧秋折直挺挺坐着,用指腹揉了揉发胀的眉眼,复又问:“她去书肆之时,当真未曾遇见到付钰书?”
公子从不疑心属下不实禀报,然而方于现在躲躲闪闪的眼神又是什么意思?
方于慌忙摇头:“没有,方于可以发誓,只是提及,并未相见。”
都已发誓,总该安心了吧!
萧秋折默然,方于不知他究竟信了没有,只觉他脸色不佳。
明日乃是萧秋折入宫为小皇子授课之日,一去便是一整日,他便开始交代兄弟二人明日所办之事。
公子交代完毕,便摆手示意他们退下,然而方齐未动,看了看他的脸色,道:“公子,有一事需向您禀告。”
“说。”
“明日付家欲运一批书籍入京都书肆,可要查查?”
又是付家。
萧秋折皱眉看他:“方才提及书肆之时你为何不言?”
这一会他好不容易将这事忘了一点。
方齐挠挠头,回道:“方才见你心情不好,没敢说。”
现在就敢说了?
萧秋折瞥他一眼,轻叹一声:“明日我自皇宫回来过去看看,谁负责押送?”
“付钰书,这批书籍乃是他亲自挑选。”
呵!付钰书。
第13章
这下完了!
萧秋折未再吩咐事情,方齐和方于兄弟二人便退出了书房。
方齐揉了揉酸痛的肩颈,对方于抱怨道:“你可不知今日有多忙。大理寺来回跑了好几趟,又随公子去了回顾家,听那顾老爷子一顿冷嘲热讽,还得忍气吞声,脑袋都要炸了。好不容易办完事准备回府,公子却又让我出一趟城,真把我折腾得够呛。”
方齐搓了把脸,疲惫不堪,一手搭上方于的肩膀,叹气道:“公子行事愈发难以捉摸。从前虽也关注晚家,但从未揽下这么多事。如今倒好,自己手头的事都忙不完,还得帮着晚青妤查她父亲的死因,又要照看她弟弟晚青桁。赵老爷子猝死一事本就棘手,如今连皇后都知道了,若真查到公子头上,怕是难以交代。”
方于低头不语,默默听着方齐的抱怨,他今日好不容易得个轻松的差事,可不想再和他换班。
方齐身为兄长,文武双全,行事颇有萧秋折的风范,平日里多是他在辅佐萧秋折,并深得器重。而方于虽也有才,但心思不如兄长机敏,武功也稍逊一筹,因此所办之事相对简单些,却也未曾闲过。
方齐见他不吭声,用手肘撞了撞他的肩膀,道:“明日换换班,让我歇歇。”
方于急忙摆手:“不可不可,公子若知道了,非得打死我不可。我办事不如你稳妥,哪敢碰那些事?”
方齐冷哼一声,一拳捶在他胸口上:“你小子就是偷懒,我听说你今日与玉儿姑娘相谈甚欢,莫不是有什么想法?”
一提到玉儿,方于眼皮一跳,耳根瞬间泛红。
方齐见状,一把揪住他的耳朵,冷笑道:“难怪今日你推三阻四,原来是有心思了。往日一提换班,你可是二话不说就应下的。”
“哥,疼疼疼……”方于疼得龇牙咧嘴,急忙捂住耳朵,“我当真办不来那些事,回头办砸了,公子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萧秋折自然明白府中问题重重,他沉声道:“从前府中有一位老管家,把亲王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惜后来病重,无力再管。我送他回乡后,接连换了数位管家,皆不尽如意。现任管家我精心培养了一年多,但仍显不足。管家换得太勤,难免生出诸多乱子。”
人心不齐,家宅难安。晚青妤理解他的难处,轻声安慰:“我见那管家面相和善,只是做事不够果断,我回头与他谈谈。除了生活开销,其他地方亦有不少漏洞,需细细整治。你平日里忙,若不介意,我可以列些家规,再整顿开销。”
萧秋折闻言,几乎未加思索就应允道:“我怎会介意,亲王府你随意管理,若有人不服或为难你,你只管告诉我,我去处置。”
“你就这般信任我?”晚青妤眨了眨眼,有些意外。
“嗯。”
嗯?
他答应得如此爽快,竟未提任何要求。
信任乃是相处之根本,聪明人与聪明人打交道,果真轻松。
晚青妤冲他一笑,夹了一块肉放入他的碟中:“我见你平日里用饭不易,朝中事务虽然重要,但是身体更为重要,吃好了才有力气做事。今日的肉我让厨子换了做法,吃起来不腻,你多吃些。日后我也会让他们根据你的喜好来做。”
萧秋折望着碟中的肉,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晚青妤见他发呆,歪头笑道:“怎么了?不喜欢吃肉?”
对,他本极不喜欢吃肉,一吃便反胃。但此刻,他却鬼使神差地将肉夹起咬了一口,回道:“喜欢。”
他违心地说了喜欢,破天荒地吃了好几块肉。
饭后,晚青妤让人收拾了碗筷便回偏房歇息,萧秋折则去了书房。
今晚月华如练,晚青妤未读诗书,只趴在窗边望着明月发呆。以前在山间小院时,她便喜欢独自赏月观星,似乎能忘却尘世烦恼。
萧秋折的书房,恰位于偏房一隅之斜对面,静坐窗前,便能将书房之门窗景致尽收眼底。此刻对面烛光荧荧,透过薄如蝉翼的窗纸,隐约可见其绰约身影。
他的身姿挺拔,站立间尽显风华,即便是窗纸上那淡淡剪影,亦是令人心醉神迷。
玉儿已将床铺打理妥帖,又精心沏了一壶香茗,款步至晚青妤身旁。她望向那斜对面的窗棂,心中既激动又欢喜。
她本以为小姐归来后,会因诸多不适而心生苦闷,更恐姑爷性情冷漠,使得小姐心生别扭,却不曾想二人相处竟是如此融洽和谐。
“小姐。”玉儿轻声呼唤,将茶盏递至她面前,“姑爷特地命人送来了安眠之茶,我已为您沏好,请品尝。”
晚青妤接过茶盏,轻抿一口,只觉清香四溢,甘甜入心。
玉儿目光流转,试探性地问道:“小姐,今夜您还打算歇在偏房吗?”
晚青妤微微颔首。
玉儿复又问:“那姑爷呢?他之前不是说要睡偏房吗?”
晚青妤:“对,不过我懒得挪动了,以后就睡在这里吧。”
“为何不一起睡呢?”玉儿突然问。
一起睡?
晚青妤闻言,刚入口的茶险些喷出,连咳数声。
她无奈地瞥了玉儿一眼,嗔怪道:“你这小丫头胡说什么?你又不是不知我和他是何关系?”
玉儿自知失言,连忙上前轻抚她的背,歉声道:“小姐莫怪,玉儿只是觉得您与姑爷般配至极,若不能相守实在可惜了。”
晚青妤哭笑不得:“你这小脑瓜里整日都想些什么?萧秋折是何等人,我与他绝无可能。”
“小姐为何如此笃定?”玉儿不解。
晚青妤未答,只将茶盏递回她手中,起身道:“我去洗漱了,有点困了。”
玉儿一时难以揣测小姐心意,急忙跟上她。
书房之内,烛光摇曳,映得萧秋折侧脸愈发立体俊逸。然每闻方于言语,其眼神便黯淡一分。
方齐则立于他一米之外,目光紧锁他的神色,大气也不敢喘。近日因赵老爷子之事,公子已心生烦躁。赵老爷子猝死之事已传入皇后耳中,皇后下令大理寺严查此事,务必给赵家一个交代,并责怪公子办事不力,如此大事竟不上报。
再者,顾家三郎突遭不测,其中还牵涉到公子的表哥陆临。陆临与顾家三郎情谊深厚,顾家有意将小女儿许配于他,故而二人来往频繁。那晚二人正于酒楼饮酒,陆临刚离去,顾家三郎便暴毙于酒楼。顾家人寻不到凶手,开始怀疑是陆临所为,已上报官府严查陆临。
陆临之父,即公子之舅,他为此忧心忡忡,多次央求公子相助。公子自不能坐视不理,先遣人调查,又亲赴顾家一趟。
然顾老爷子与萧亲王又是死敌。多年前萧亲王看上顾老爷子欲娶之女子,未及迎娶便将其玷污。为此顾老爷子召回镇守边疆之大儿子,一同入宫参奏萧亲王,一时之间闹得满城风雨。
父亲惹出此等丑事,做儿子的萧秋折实属无奈。多年来,他从不与顾家人往来,见了顾老爷子更是避之不及。然而,如今为了表哥陆临,他又不得不放下颜面,再赴顾家。
今日到访后,顾老爷子的脸色可想而知,他半截身子已入土的人,说起话来毫不顾忌,冷嘲热讽,言辞犀利,当真不堪入耳。
公子为此身心俱疲,却又无可奈何。
单单这两件事便已让公子焦头烂额,加之还要助晚青妤查找杀父凶手,又要时刻惦念她今日所行之处、所会何人。
公子简直就像个神人,方齐着实为他心累。
而当下,只闻“付”字,公子
的脸色就难堪万分。
屋内沉寂良久,气氛有点压抑。
萧秋折直挺挺坐着,用指腹揉了揉发胀的眉眼,复又问:“她去书肆之时,当真未曾遇见到付钰书?”
公子从不疑心属下不实禀报,然而方于现在躲躲闪闪的眼神又是什么意思?
方于慌忙摇头:“没有,方于可以发誓,只是提及,并未相见。”
都已发誓,总该安心了吧!
萧秋折默然,方于不知他究竟信了没有,只觉他脸色不佳。
明日乃是萧秋折入宫为小皇子授课之日,一去便是一整日,他便开始交代兄弟二人明日所办之事。
公子交代完毕,便摆手示意他们退下,然而方齐未动,看了看他的脸色,道:“公子,有一事需向您禀告。”
“说。”
“明日付家欲运一批书籍入京都书肆,可要查查?”
又是付家。
萧秋折皱眉看他:“方才提及书肆之时你为何不言?”
这一会他好不容易将这事忘了一点。
方齐挠挠头,回道:“方才见你心情不好,没敢说。”
现在就敢说了?
萧秋折瞥他一眼,轻叹一声:“明日我自皇宫回来过去看看,谁负责押送?”
“付钰书,这批书籍乃是他亲自挑选。”
呵!付钰书。
第13章
这下完了!
萧秋折未再吩咐事情,方齐和方于兄弟二人便退出了书房。
方齐揉了揉酸痛的肩颈,对方于抱怨道:“你可不知今日有多忙。大理寺来回跑了好几趟,又随公子去了回顾家,听那顾老爷子一顿冷嘲热讽,还得忍气吞声,脑袋都要炸了。好不容易办完事准备回府,公子却又让我出一趟城,真把我折腾得够呛。”
方齐搓了把脸,疲惫不堪,一手搭上方于的肩膀,叹气道:“公子行事愈发难以捉摸。从前虽也关注晚家,但从未揽下这么多事。如今倒好,自己手头的事都忙不完,还得帮着晚青妤查她父亲的死因,又要照看她弟弟晚青桁。赵老爷子猝死一事本就棘手,如今连皇后都知道了,若真查到公子头上,怕是难以交代。”
方于低头不语,默默听着方齐的抱怨,他今日好不容易得个轻松的差事,可不想再和他换班。
方齐身为兄长,文武双全,行事颇有萧秋折的风范,平日里多是他在辅佐萧秋折,并深得器重。而方于虽也有才,但心思不如兄长机敏,武功也稍逊一筹,因此所办之事相对简单些,却也未曾闲过。
方齐见他不吭声,用手肘撞了撞他的肩膀,道:“明日换换班,让我歇歇。”
方于急忙摆手:“不可不可,公子若知道了,非得打死我不可。我办事不如你稳妥,哪敢碰那些事?”
方齐冷哼一声,一拳捶在他胸口上:“你小子就是偷懒,我听说你今日与玉儿姑娘相谈甚欢,莫不是有什么想法?”
一提到玉儿,方于眼皮一跳,耳根瞬间泛红。
方齐见状,一把揪住他的耳朵,冷笑道:“难怪今日你推三阻四,原来是有心思了。往日一提换班,你可是二话不说就应下的。”
“哥,疼疼疼……”方于疼得龇牙咧嘴,急忙捂住耳朵,“我当真办不来那些事,回头办砸了,公子非扒了我的皮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