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47节
  “要不怎么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呢……”
  羊汤馆门口一群看热闹的人在那议论纷纷。
  江米夏一行人也跟着看了一场热闹。
  遇到这样的事儿,江米夏这个女子自不必说,对那嗜赌的年轻人十分厌恶,而跟着一同来赶车的一些人,皆是有儿有女的,皆是见不得未出阁的姑娘家被未来丈夫这般算计的事儿,皆是忿忿地啐上了两口。
  宋景韫也拧了眉头,“这人,看着怪熟悉的,好像在哪儿见过……”
  “见过吗?”江米夏想了想,“咱家好像不认识这个人,不过咱家经常来县城,这人既是时常在这里赌钱,兴许是哪次看到过吧。”
  小赘婿的记性好像十分不错,见过一次的东西或者人,基本都能记个大概,觉得旁人的脸熟悉,倒也寻常。
  “估计是吧。”宋景韫也没多想,只把碗中剩下的羊杂汤给喝个干净。
  吃饱喝足,江米夏一行人往家走。
  回去的时候,因为不赶时间,一路上慢悠悠的。
  眼瞧着天都擦了黑,离家还有一段的路。
  几个赶牛车的人晌午都喝了两碗的羊杂汤,吃了三个饼子,这会儿也都不觉得饿,到是江米夏,因为吃饭时瞧见了那样一场闹剧,如吞了一只苍蝇一般,恶心难受,一碗汤只喝了半碗,饼子也只吃了半个。
  冬日寒冷,露天的牛车坐着十分容易消耗身体的热量,此时的江米夏只觉得腹中空空。
  甚至隐隐唱起了空城计。
  “娘子你饿不饿啊。”宋景韫问。
  “还成。”江米夏道,“你是不是饿了?”
  小赘婿最是容易饿的,平时去县城回来路上总是在吃东西,这次回来时忘了买些糕点等类的东西,实在失策。
  “我还行,晌午吃的饱,可我觉得娘子饿了。”宋景韫小声说话,“你肚子都在叫了。”
  被小赘婿指出来自己肚子饿的事情,江米夏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也快到家了,马上就有东西吃了,能顶的过去。”
  “肚子饿的时候,难受的很,不能硬撑的。”宋景韫从自己怀里头掏了块饼子出来,把上头的油纸一层一层剥开,“快吃吧,一直在怀里揣着,不凉的,吃起来也不会硬。”
  江米夏这会儿确实也饿了,便没有跟小赘婿客气,只接了过来,掰着小块的往口中塞。
  吊炉烧饼,一面烤的金黄,且撒了芝麻,吃起来是喷香的,做烧饼的面里面撒了些许的椒盐,吃起来带点咸咸的味道,很好吃。
  “你哪儿来的烧饼?”江米夏一边吃一边问。
  “就晌午那家羊汤馆的烧饼,我看你晌午吃的少,就给你捎带了一个烧饼,留着你饿的时候吃。”宋景韫道。
  满脸都是笑眯眯的。
  好嘛,小赘婿竟然这么温柔体贴?
  第71章 你怎么知道
  江米夏觉得心里暖暖的,“谢谢你。”
  “娘子晨起不也把鸡蛋让给我吃了嘛,这叫啥来着……”宋景韫想了想,“对,娘子说过,叫礼尚往来,所以娘子不用说谢谢的。”
  而且,娘子也说过,一家人是不用说客气话的。
  可现在娘子自己忘了?
  宋景韫嘿嘿笑了笑,心里腹诽江米夏的记性不好。
  江米夏瞧着宋景韫一副促狭的模样,大约也猜得到他在想什么,不过多去说这件事,只接着吃烧饼。
  一个大吊炉烧饼,最终是江米夏吃了半个,剩下的半个,进了宋景韫的肚子。
  因为江米夏在吃的时候,总能听到小赘婿拼命吞口水的声音。
  能让贪吃的小赘婿,强忍着饥饿,把烧饼分给她吃,已经太难得了!
  到家后,家中做的鸡汤面。
  炖了一下午的老母鸡,用鸡汤煮的手擀面,炖的鸡捞出来撕成细细的丝,凉拌了一下,配着面条吃。
  江米夏和宋景韫一人吃了一大碗,才十分满足地去睡觉。
  郑记这笔单子送完,下一次再送货是半个月后。
  茶园那边的货早已送全,冬日里头,冬茶采摘甚少,这用具上头损耗也少,几乎没什么订单。
  惦记着前几日大家伙都是起早贪黑的做活,这两日江有成也能作坊里头做活的人都略微缓上一缓,别累到。
  快到晌午时,江有福和杨氏来了。
  喊江米夏一家人去家里头吃饭。
  说是马上就要到江小杏出嫁的日子了,一大家子吃个团圆饭,也坐到一块,再商量一下出嫁那天的一些礼节和规矩,分分各自的任务,别出了岔子。
  这种事没有拒绝的道理,江有成和刘氏满口答应,一家子去的时候从家里带了块礼条肉去。
  晌午饭做的丰盛,土豆、干豆角炖的红烧肉,炒了大葱鸡蛋,烧了皮渣,还凉拌了个藕片,菜样式不多,但样样都是量大盘大的,够一大家子吃。
  大房家的大闺女江小桃和二闺女江小梨今儿个也回到了家中,因着许久没有见江小杏和江米夏,姐妹几个凑在一块,又拉上了方氏来,亲亲蜜蜜的说话。
  杨氏和刘氏则是商量着办喜事那天,要预备多少喜钱,准备多少瓜子花生,还有端洗脸水的人。
  江有福和江有成则是商量着那日喜宴的菜式,预备多少酒水,以及给厨子封多少的礼。
  剩下江春雨,江麦花和宋景韫凑在了一块,讨论谁家的猫今儿个到了家里头要吃的,谁家的狗追了哪个小孩,你吃了几碗饭,长高了多少……
  “这办喜事是大事儿,是得重视,可大嫂也不能太劳累了,你看你这脸色都比从前憔悴了许多,眼圈底下都有乌青了,也得记得休息才行。”刘氏看杨氏脸色实在是不好,只劝道。
  杨氏闻言,苦笑了一声,“这事儿咋个说吧,预备着小杏的婚事倒是不累,主要是洪家那边……”
  “洪家那出啥事了?”刘氏问。
  “咱也不知道是不是出啥事了,论说这办婚事前,这男方大人该带着主事的来一趟,说道说道那天的礼节门道的,防止两边规矩不一样,出了岔子,惹了笑话。”
  “可这洪家,都到了这个时候了,都还没人过来,也不知道是要干啥,媒人这两天也不跑了,整个都没消没信儿的,闹得跟着喜事好像不办了似的……”
  杨氏越说,这声音也是越低,到最后是长叹了一口气,满都是惆怅。
  “这真是有些说不过去了。”刘氏也拧了眉,“这事儿都是男方操持着办,这女方都不好去多问,问多了显得女方这儿上赶着嫁似的,这洪家看着也是个老实人家,怎的这么不懂规矩?”
  老实人?
  江米夏的眼皮子顿时跳了一跳。
  脑海中顿时浮出来前几日在县城看到的那个想把未婚妻的贞洁送到赌坊偿还赌债的赌徒了。
  但很快,又摇了摇头。
  毕竟这世上,哪里有这么凑巧的事儿?
  更何况,洪家这门亲事,也是当初大伯和大伯娘相看许久的,应该不会错……
  江米夏思索间,宋景韫却是走了过来,有点迟疑地开了口,“大伯娘,小杏姐的未来夫婿长什么模样啊。”
  突如其来的问询,让杨氏愣了一愣,接着笑了起来,“生的面向老实,浓眉大眼的,个头比你矮上估摸着两寸左右,咋好端端地突然问起来这个?”
  “那个洪三宝,是不是左边眉梢底下,有一颗痣?”江米夏拧着眉问。
  杨氏又一愣,“对。”
  “右边的小臂上,有个拇指肚大小的黑色胎记?”
  “对。”杨氏再次点头,且越发诧异,“小夏,景韫,这些事儿你俩咋知道?”
  洪三宝的亲事定得比江米夏和宋景韫成婚要早,相看那会儿,江米夏人还糊涂着,就算见过洪三宝,应该并不记得他的模样。
  宋景韫到家中晚,也是没有见过洪三宝的,他也并不认识洪三宝才对。
  更别说,小臂上胎记这种私密的事情了。
  就连江有福和杨氏知道这事儿,也是因为当时相看时,洪三宝不小心打翻了茶水,当时正是秋天,衣着不算厚,茶水滚烫,洪三宝被烫了一下,急忙把袖子挽了起来,露出来了胎记。
  这事儿,只有在场的人知道,且人身上胎记这种私密的东西,一般都不会到处说,江米夏和宋景韫是怎么知道的?
  江有福和杨氏不可置信地看着江米夏和宋景韫夫妻俩。
  而江米夏,则是咬了咬牙,忿忿地啐了一口,“还真是他!”
  这江小杏的未来丈夫,洪三宝,就是哪个赌坊门口,厚颜无耻,妄图出卖自己未婚妻的那个恶棍赌徒!
  小赘婿第六感极准,怪不得他说这洪三宝看着眼熟,原来是还有这一层关系在!
  这个王八犊子!
  江米夏几乎咬碎了一口的银牙。
  众人见江米夏一双眼睛几乎喷出火人,牙齿也是咬的咯嘣咯嘣响,越发惊了一惊,不知所措地互相看了一眼。
  “小夏,这到底是咋回事?”江小杏不安地询问。
  第72章 退婚
  翌日。
  江有福,杨氏,以及江有成,刘氏,又带了族中几个沾亲带故的,江小杏和江米夏的叔叔辈,赶往了洪家村。
  去的时候,洪三宝正躺在床上。
  因为双腿双手被打断,洪三宝动弹不得,如废人一般。
  听闻江有福一行人来退婚,躺在床上骂骂咧咧,骂江小杏嫌贫爱富,骂江有福是个眼皮子浅的人,看他遭了难,便着急忙慌地来退婚。
  一同前去的人,皆是江小杏的叔叔们,这会儿听着这兔崽子在这里满嘴喷粪的,各自也都没忍住,伸手给了几巴掌,打的那洪三宝脸肿胀不堪,话都说不出来才罢休。
  收拾完了洪三宝,江有福等人也没含糊,直说了来意。
  彩礼退还,同时拿回江小杏的庚帖,从此两家再无任何干系。
  洪三宝的爹娘,原本看自家儿子不知何时成了赌徒,心里是恼得不行,更是恨不得要断了亲,将洪三宝撵出去。
  但在对待洪三宝的婚事上,夫妇两个人却又觉得,这男人之所以在外头胡来,总归是因为没有成家的缘故。
  等江小杏嫁了进来,洪三宝有了媳妇儿,这心便能收一收,知道好好过日子了。